北汽蓝谷推80亿定增背后:融资500亿市值仅270亿 失去华为还剩什么?
炒股就看,北汽背后权威,蓝谷专业,推亿及时,定增全面,融资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亿市亿失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日前,值仅召开董事会,去华通过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的为还议案,公司新一轮的北汽背后定增事项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根据此前的蓝谷公告,北汽蓝谷本次拟发行不超过12.86亿股股份,推亿募集资金80亿元。定增根据计划,融资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面向场景化产品的亿市亿失滑板平台开发项目、整车产品升级开发项目、研发与核心能力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北汽蓝谷此前一轮定增的募集资金并未使用完毕,并且由于持续不佳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2018年和2020年参与定增的投资者,若持有至今,仍然处于被套牢状态。
尽管公司控股股东北汽集团控制的关联方北京汽车和拟合计认购此次增发份额的约40%,但此举能否打消投资者疑虑仍是未知数。
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仰仗华为品牌号召力对外销售的极狐汽车,在经历华为人事变动和战略调整后,已然被华为边缘化,未来销量和业绩无疑更加堪忧。失去华为力挺的北汽蓝谷,在已白热化的行业竞争中要求得一席立足之地,将变得更为困难。
5年融资500亿亏损180亿 前次融资未用完又推新定增
2022年7月,北汽蓝谷首次披露新一轮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9月申请受到证监会正式受理。按计划,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2.86亿股股份,募集资金80亿,用于面向场景化产品的滑板平台开发项目、整车产品升级开发项目、研发与核心能力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北汽蓝谷前次定增的募集资金,截至2022年中仍未使用完毕。
2021年5月,北汽蓝谷完成上一轮定增,发行7.94亿股股票,募集资金55亿元,投向ARCFOX(极狐)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项目和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公告,截至2022年6月30日,北汽蓝谷该次募集资金总额54.50亿元,实际使用募集资金38.06亿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6.44亿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占募集资金总额30.17%。
上一次定增融来的钱还没用完,就开始筹划新一轮定增,北汽蓝谷缺钱程度可见一斑。事实上,自2018年借壳上市至今,北汽蓝谷可谓是与“融资和亏损一路随行”。
2018年至2021年,北汽蓝谷净利润分别为1.55亿、0.92亿、-64.82亿、-52.44亿,2022年预计亏损56亿至62亿,5年累计亏损达180亿(2022年按亏损59亿元的预告中值计算)。而扣非后更是连亏5年,累计亏损近200亿。
连续巨亏之下只有依靠输血求生。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北汽蓝谷通过首发和两轮定增融资352亿元(其中286亿为资产出资),新增短期借款61.66亿元,新增长期借款83.12亿元,累计达500亿元,这还未包括本次正在筹划的80亿元定增。而参与前两次公司定增的投资者,若持股至今,依然处于被套牢的状态。
对于上一轮定增资金未使用完毕的原因,公司解释是,北汽新能源N50AB车型项目处于研发阶段,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项目处于后续结算阶段,以及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处于研发阶段。
事实上,募投项目推进迟缓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北汽蓝谷已陷入业务拓展困境的现实。
失去华为力挺 极狐还剩下什么?
在国内补贴和市场偏好发生变化后,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一直低位徘徊。此后,即便有华为品牌的加持,北汽蓝谷销售也不温不火。
2022年,北汽蓝谷累计销售50179辆,尽管同比增长92%,但离10万辆的“品牌生死线”还有一半的距离。
今年1月,北汽蓝谷仅销售2125辆,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大跌近80%,销量重回颓势。
也难怪一位北汽极狐的高层曾在内部会议上直言:我们跟华为合作了这么多年,华为得到了很大的声量,我们得到了什么?
事实上,如今的北汽蓝谷,已不仅是“没得到什么”的问题,而是要面临被华为边缘化后“生死存亡”的风险。
众所周知,车企与华为的合作模式有三种:一是零部件供应模式,即华为向厂商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二是解决方案集成HI模式,华为从研发到软硬件上会深度参与,北汽蓝谷旗下的极狐便是这一模式,华为只是联合参与方,主要负责核心零部件供应,如鸿蒙座舱系统,华为自动驾驶系统等,品牌主导权则隶属于车厂;三是智选车模式,即华为不仅参与产品造型设计、内饰设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同时还负责车型营销和终端销售,这也是华为介入最深的模式。
由于采用HI模式的北汽蓝谷极狐和长安阿维塔销量始终没有起色等原因,今年2月,华为车BU的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被停职。这一消息被市场普遍解读为王军主导的HI模式被边缘化,而以余承东为主导的智选车团队将逐渐成为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核心模式。
也就是说,极狐与华为的HI模式合作已基本走到了尽头。那极狐是否会改为智选模式合作?答案是很难,而且即便改了,极狐不被市场认可的局面也不大可能出现很大改观。
日前,有消息传出“华为+江淮”造车项目已经开工,双方合作将基于智选车模式,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技术。同时,在安徽省招标投标信息网发布了公司江淮新港年产30万中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建设项目涂装工艺设备招标等公告,业界认为,这意味着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的目标年产能或达30万辆。
另外还有消息称,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选车基于奇瑞E平台,内部代号E03,售价或在20万元左右。
再加上此前深度合作的问界品牌,已有多家车企在智选模式上与华为展开合作,极狐被华为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考虑购买极狐的消费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华为品牌号召力去的,一旦发现失去了华为的力挺,又有多少仍然会最终出手?
值得一提的是,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极狐阿尔法T和阿尔法S两款车加起来销量仅400辆。
融资500亿、市值仅270亿的北汽蓝谷,在失去华为后,看来真的没剩下什么了。
(责任编辑:休闲)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需根据相关要求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
财联社11月21日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核酸检测由社区组织采样人员上门采集,并及时推送核酸检测结果。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需根据相关防控要求配 ...[详细]
-
宁德时代官宣!与爱驰汽车共同开发换电车型,预计第四季度推向市场
从参与投资的车企入手,逐步推广换电模式,保障电池销量的同时为更丰富的商业模式埋下伏笔。4月27日,宁德时代发布消息称,与爱驰汽车就EVOGO换电项目展开合作。双方将以爱驰旗下首款车型U5为载体,共同开 ...[详细]
-
参考消息网4月27日报道 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4月25日发表题为《为何乌克兰战争不会演变成核战争》的文章,作者为美国外交学会成员、《外交》双月刊主编吉迪恩·罗斯。文章指出,在核时代,像乌克兰战争这样 ...[详细]
-
天眼查App显示,4月25日,北京度小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梁志祥退出法定代表人并卸任董事长职位,由孙云丰接任;李彦宏卸任监事职位,由张苗接任;同时,董事新增葛新、胡玮玮等多人。北京度小满支 ...[详细]
-
IT之家 11 月 22 日消息,尼康本月发布了 APS-C 尺寸微单数码相机 Z fc 新颜色版本,单机身售价 6499 元,现已正式开售。IT之家了解到,Z fc 的设计灵感源自尼康 1982 年 ...[详细]
-
俄国防部更新战报,俄军使用“山毛榉-M1”系统拦截“圆点-U”导弹4月26日,俄罗斯联邦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少将发布俄武装部队在乌特别军事行动最新简报。科纳申科夫宣布,俄军共摧毁2588辆坦克 ...[详细]
-
记者 韩乐受海外疫情、全球流动性宽松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几年大宗商品价格连创新高,下游编织袋厂、无纺布厂、包装厂、家电厂等塑化产业链下游企业因原材料成本攀升叫苦不迭。而中游贸易商风险管理经验较为充足,利 ...[详细]
-
【#张庭传销风波后陶虹能全身而退吗#?】最近,#张庭夫妇tst庭秘密被认定为传销#刷爆各大网络,张庭夫妇公司名下96套房产被查封,价值17个亿,这让人不禁疑惑,名人效应下的传销为什么做了这么久才被打倒 ...[详细]
-
中邮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01999)“推荐”评级,预计FY2023-25营业收入为216.90/246.16/281.27亿港元,同比+0.9%/+13.5%/+14.3%;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5. ...[详细]
-
新消费投资进入调整期:流量型公司打法失效,基础食材类必需品投资穿越周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实习生 陈立 北京报道 近来,新消费投资赛道进入调整期。诸多盛极一时的新消费品牌面临增长困境,纷纷通过关店、裁员等方式调整经营,它们的融资步伐也逐渐放缓。与此同时,21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