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罚金过亿 保险业个人追责成常态
来源:北京商报
2022年行程已过半,半年保险上半年监管罚单已悉数出炉。罚金7月3日,过亿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人追2022年上半年,责成银保监系统对保险机构合计处罚603次,常态合计罚款1.21亿元,半年保险较2021年同期的罚金1.33亿元罚款金额有所下滑。
虽然罚款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过亿但严监管的人追态势并没有放松。监管“之手”已经触及到个人,责成上半年有33张罚单直接指向个人,常态利用微信朋友圈虚假宣传保险产品等“细节”违规行为也被“揪出”。半年保险从处罚手段来看,罚金终身禁业、过亿撤销高管任职资格、暂停新业务等顶格处罚频频出现。
总罚金1.21亿元
财险公司依旧占大头
2022年上半年,银保监系统对保险机构合计处罚603次,合计罚款1.2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33亿元罚款金额出现下滑。
分机构类型来看,财险公司依旧是监管处罚的大头,上半年总计被罚款金额6524.91万元,占比超五成,其中,针对机构罚款5431.21万元,针对个人罚款1093.7万元。人身险公司被罚量次于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共领罚单220张,被处罚金额为4424.52万元。
虽然今年上半年保险业被罚款金额较去年同期的1.33亿元有所减少,但严监管的态度并没有放松。今年上半年,终身禁业、撤销高管任职资格、暂停新业务等顶格处罚频频出现,共有5家机构被责令暂停新业务,3位高管被撤销任职资格,15人受到了禁业的处罚。资深精算师徐昱琛表示,如果保险机构或个人的违规问题影响特别恶劣,造成了严重损失,有必要对“害群之马”采取顶格处罚措施,形成威慑、警示作用。
从处罚原因来看,“欺骗投保人”“虚列费用”“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财务数据不真实”等仍为行业顽疾。
为何这些行业痼疾难以杜绝?徐昱琛表示,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机构为了所谓的“业务”发展,自身合规意识薄弱,另一方面,由于涉及的人员、机构主体比较多,从总公司到分公司再到四级机构,人员多,管理困难,所以欺骗投保人、返佣等痼疾一直存在。
徐昱琛进一步分析,如果部分机构通过违规的手段展业,在短期内业绩不错,就容易造成跟风违规,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从长期的合规经营角度来看,保险营销人员还是要做好对于保险产品的介绍,对于保险消费者的宣传,要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对于有问题的机构要坚决处理,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专员王言建议,处于从粗放式经营转向高质量发展调整转型期的保险机构,应及时深入了解监管规则和监管动态,将其作为自身健康发展的风向标。同时,更要负有主体责任,将自身发展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结合起来,从意识上深入改变经营理念、摒弃经营痼疾,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中介公司互联网业务
频频“踩红线”
监管对保险中介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今年上半年,银保监会对保险中介公司开出96张罚单,罚款总金额1092.65亿元。
从处罚缘由来看,中介机构大多是因为充当了保险公司套利的工具而被罚。某寿险公司分支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中介机构虚构业务、数据造假等并非个案,甚至频有发生,中介“虚构业务套取费用”还曾是监管整治工作的重点。
同时,中介机构在互联网保险业务上的违规行为逐渐抬头,多家中介公司因违反规定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互联网保险业务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原因被罚。
比如,帮帮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安润国际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等机构因未按规定开展互联网保险经纪业务分别被罚款1万元到3.5万元不等。还有中介机构出现了互联网保险业务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况。
对此,王言分析,2021年10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这项政策从市场准入、销售行为、产品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详细而严格的执行要求,对保险中介机构,尤其是以互联网保险为主要销售产品的机构来说是重大的冲击,很多中介机构还处于转型调整期。
“比如,业务管理要求保险中介机构有产品独立专属的运营团队,还需要大量的合规调整工作。”王言表示,新规的出台,为部分有资质有条件的保险机构进一步深耕互联网保险业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但多数机构与新规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客观差距,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才能顺利转型、稳健经营。
责任主体更加明确
个人追责成常态
今年以来监管责任主体更加明确,上半年有33张罚单直接指向个人,不包含机构。
对个人的处罚中,监管对保险代理人以从事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方式套取费用的违规行为加大了整治力度,有10人因利用虚挂业务牟取不正当利益被罚款。利用微信朋友圈虚假宣传保险产品、双录让他人代替投保人出镜等“细节”的违规行为也被“揪出”。
王言认为,今年上半年行政处罚直接指向个人的动作,意味着监管机构关注到了保险业经营过程中代表保险公司、连接消费者与保险产品之间渠道的代理人的重要作用,让处罚真正落实到承担决策的责任人身上,防止违规处罚责任虚化。进一步明确了当下对于保险展业严监管的监管趋势,落实了近年来保险业严监管的政策基调。
“在未来,随着行政处罚落实到个人,倒逼保险代理人在展业过程中更加注重合规合法,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回归保障的行业要求更加鲜明,从而为保险机构进一步获得金融消费者信赖打好基础,也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王言肯定道。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李秀梅
(责任编辑:百科)
-
多部门: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质量管控和追溯
新京报讯 11月23日,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的质量管控和追溯,依法承担商品和服务 ...[详细]
-
小天才平板电脑被指出现黄暴内容。据《中国消费者报》日前报道,有消费者购买小天才T1儿童平板电脑,能在应用商店搜索下载许多含有血腥、暴力、犯罪的游戏及广告。这些游戏存在多处共同点:全部使用外文;不限制游 ...[详细]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行情步入关键窗口!中报分化引领配置,抓牢景气资产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行情步入关键窗口,中报分化引领配置市场行情步入关键时间窗口,今年中报季是近年来宏观经济数据最弱并且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最大的时期,三因素共同导致短 ...[详细]
-
6月18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汽贸城正式启动“惠聚盛夏 畅购丹江”政府消费券发放活动暨夏季汽车展,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快来看看我家新买的红旗汽车!”市民李女士笑逐颜开。“早就看中了这款越野车 ...[详细]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要求的科创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11月21日,央行等八部门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指出,推动科创金融业务创新。支持银行业金 ...[详细]
-
苦等5年、第4次冲击A股上市的菊乐股份,带来了什么不一样的故事?此前,因深耕含乳饮料品类,且长期局限于四川市场,公司多年规模无增长且业绩波动较大。再加上历史遗留问题多、内控问题突出,成为IPO钉子户。 ...[详细]
-
对于绝大部分支付机构来说,上半年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并不为过。一方面是展业难度,疫情冲击下餐饮、旅游、文娱类商户流失明显,导致支付机构需要时间重新获取新商户,展业压力大、市场成本高。另一方面是业务压力,断 ...[详细]
-
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韦伯空间望远镜拍摄的首批全套全彩宇宙深空图像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合作,于当地时间7月12日10时30分在美国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进行直播,发布了韦伯空间望远镜拍摄的首批全套全彩宇宙深空 ...[详细]
-
来源:有数DataVision ,作者李康平10月31日,收盘价209港元。相比于2021年2月,562港元的高点,已然腰斩。而上一次香港交易所在200元附近震荡,还是疫情前的事了。兜兜转转香港交易所 ...[详细]
-
建行田国立:将为北京城市更新和租赁住房建设提供超万亿融资支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雨晨)7月12日,首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三号高炉举行,中国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期间,建行集团将为北京城市更新和租赁住房建设提供不低于1万亿元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