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反催收”盯上逾期无偿还能力者,背后有哪些骗局?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松林 美编 宋溪
多家银行日前表态,反催收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时还房贷可以延期;与此同时,调查盯上信用卡和网贷逾期状况,逾期有骗也可与金融机构、无偿贷款平台反馈申请延期。背后
然而却有人把逾期者当摇钱树,反催收打着“协商”的调查盯上幌子,替他们与金融机构掰手腕“耍赖账”。逾期有骗这背后风险重重,无偿本已陷入困难的背后逾期者,很可能因为偏信掉入“反催收”的反催收坑,遭受更大麻烦。调查盯上
伪装
大打“援助”牌 投广告“捞鱼”
“反催收”并非新话题,逾期有骗近几年多次被曝光,无偿虽然表面上这桩生意有所收敛,背后但仍在多个平台活跃,伪装得更“专业”。
在搜索引擎输入“催收”,旋即出现多个广告。“欠债没钱还了,教你一招成功上岸”“信用卡逾期协商分期交给专业团队处理,避免被起诉”等映入眼帘。而在QQ群搜索页面输入“逾期”,“逾期分期负债交流群”“网贷逾期负债反催群”“负债融资,互助学习”等聊天群组也能看到。在专门的问答类网站也有“反催收”力量活动的身影。他们通常活跃在有信用卡或网贷逾期的求助者帖子下方,在回答内容中,夹杂微信号等联系方式。
活跃在各渠道的“反催收力量”主要以传播所谓“退费技巧”、帮助或协助“减少还款金额”、代办“停息挂账”、修复个人征信等为名号,进而吸引用户关注。
与几年前以“反催收”“反催”等明晃晃字眼出现在网络不同,如今的反催收力量大多已舍弃类似关键词,转而以“债务重组”“逾期协商管理”“债务优化”“逾期法律援助”等面目出现。他们之中有个人“营业”,更多的则是自称为“律所”“公司”“援助中心”等机构。
除了“面孔”上的伪装和改变,一些反催收力量还善于借鉴网络,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传授技巧,投放广告,主动寻找“生意”。
“最近遇到什么债务困扰吗?逾期多少、有多久了?”自称是某信用管理公司法务的人搭话问道。当记者询问从何得知本人账号时,其回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的,我们在上面投放了广告。”
有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有所上升。有银行不良率一度超过6%,一年内增加两倍之多。与此对应,盯准信用卡或网贷逾期者的“反催收力量”究竟有多少,仍然是个谜。
操作
恐吓外加诱导 按逾期数收费
尽管反催收生意看起来已伪装升级,但其从事的工作本质上并未变化。记者调查发现,提供反催收生意的机构或个人,往往利用逾期者不堪被催收、担心被起诉的心理,一边贩卖焦虑,一边兜售生意。
“你逾期六个月了,还没被起诉吗?”在听闻记者所述情况后,自称某律师团队债务规划的“闫老师”说。“信用卡逾期,超过三个月以上银行就可以起诉你了,信用卡诈骗罪你不知道?”他介绍,不同信用卡发卡银行和网贷平台的逾期处理办法不尽相同,“有的通过我们的协商能办延期还款,有的可做重新分期”“要专业的人去协商”。
另一家信用管理公司的法务则介绍,信用卡逾期后,可以通过他们做“停息挂账”。一旦成功就能停止一切催收,停止产生利息,处理费用为定金800元,“成功再结尾款,对公账户走账”。该法务还补充说,不仅信用卡,一旦网贷逾期还不上,也可以由他们去与网贷平台“协商”,“网贷处理难一点。”
记者采访多个个人和机构发现,处理一单“反催收”业务的时间大多在7到15个工作日。而收费均以逾期金额为基准,有的业务是单次计费上千,有的则明确表示是按逾期金额的5%来收费。至于他们与银行和网贷平台“协商”的具体方式,均不愿多透露,只表示“填好表格材料给我们就行,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
“说白了就是和银行协商,只是我们更明白政策和诉点在哪里。”一名反催收工作人员表示,他和团队是靠“专业做事”。而另一名反催收机构人员表示,主要是由法务人员和银行法务沟通,“我们不投诉,是协商解决。”
“反催收的套路,主要是拿着逾期者的相关材料,滥用金融监管政策的‘合理规则’,对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多次投诉。这是最常见的方法,因为他们知道银行面临着央行和银保监会等管理部门的压力。”一名金融行业人士介绍,也有反催收者故意挑衅、激怒催收人员,录音后恶意投诉,一些金融机构为降低投诉率可能就选择和解。此外,也有反催收机构和个人利用自媒体、论坛等制造舆情施加压力,迫使某些银行或金融机构接受他们所谓的“停息挂账”“个性化分期”等方式。
乱象
代办虚假证明 “技术”百元就卖
为了达到不再催收、“重新分期”等目的,反催收力量往往需逾期者配合提交身份证照片、逾期信用卡或网贷截图、手机号、住址等信息。而在“协商”过程中,他们甚至宣称能帮逾期者搞定不良征信和代办虚假材料。
“先签订合同,交定金,整理材料后,就可介入协商了。”前述信用管理公司员工表示,要提高“协商”成功率,在基本材料之外,还要给银行或网贷平台提供个人收入证明、征信报告等。“收入证明可以代开,会根据个人情况来制定收入。”记者提出“征信有问题”,其表示“没关系,我们专业做这个的。”
随着调查深入,记者发现反催收力量在“协商”中,代办或使用虚假证明并不少见。“看你情况,实在还不上需要时,可以开贫困证明,但是贫困证明不是每个人都要开。”某法律团队的债务规划人员说。
类似提交虚假证明的情况,引起了一些平台注意。一家个人及小微信贷平台负责人透露,有些反催收机构或个人会组织用户做虚假证明,“但从我们的情况看,用户拿着一些难以辨别、存有疑惑的贫困证明来聊延期还款,我们基本不会通过。”
相比这样的乱象,更混乱的是,在多个群组中,有人兜售故意拖欠贷款的话术与操作方法,“反催收方法论”正被成套售卖。
“停息挂账教程(手把手教学)出售”“防催防起诉,收代理,收学徒”……记者观察的几天内,这样的广告不断在逾期交流群中发布。“你需要吗?市面上都是几千上万元的收费,我这里都是自己学会自己办理,费用不高。”网友“满天星”问道,其表示可以拉群学习,“你学会了给自己办理,也可帮别人办理。”
个人“招学徒”之外,还有“微学院”招聘学员。“我们专门教这个技术的,有近两万学员,太多中介都在我们这学习了!”一家微学院导师介绍,技术课程主要包括各种网贷免息结清、免催收、协商延期分期、征信修复、停息挂账等,“全国统一价998元,包教包会。”
提醒
“反催收”风险多 可走正常协商
“近年来,由于受到过度借贷、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中低收入群体偿还能力下降,不少人还不上债务,导致反催收市场需求增长。”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说,而需求推动着“反催收联盟”等黑产扩大,“有一部分此前玩金融黑产的人转移到反催收行业中,甚至形成了团伙式的专业化运作。”
董希淼表示,个人信用卡或贷款逾期,千万不能找“反催收联盟”,因为有多种风险。首先,交了钱不一定能办成事,有卷款诈骗的风险;其次,个人敏感信息有被泄露和转卖的风险;更严重的是,授权或配合反催收组织“办事”,伪造虚假材料,可能影响个人信用,严重者涉嫌犯罪。
“面对反催收组织的手段,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有一些可鉴别的手段,包括借助科技手段对材料、声纹等识别。”董希淼建议,个人偿还能力下降实在还不上时,可主动选择与银行、借贷平台等坦诚沟通、平等协商,一定别找反催收组织。而金融管理部门也要对正常投诉和不正常投诉、甚至恶意投诉鉴别分类,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热点)
-
2020年1月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两年多来,四川、重庆银保监局齐唱“双城”,全力推进金融机构聚集和发展、持续深化拓展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英才杂志作为华为“短暂”的供应商,市场对最大的期待就是能担起国内5G射频芯片替代的重担。但在美国的多轮制裁下,华为的5G还是受到了限制,而 ...[详细]
-
国家能源集团换帅,总经理刘国跃接棒王祥喜出任该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中国最大煤炭及火电集团董事长一职得到补位。据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家能源集团)官网,9月2日下午,该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宣布刘国跃任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国跃原为国家能 ...[详细]
-
9月2日,2022年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一行两会一局”的官员均有出席,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方星海,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亮,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和国家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雨晨 阎侠)11月21日至23日,2022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在议题为“金融助力产业革新与全球合作”的论坛上,路易达孚集团全球首席商务官兼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周学军发表了演讲。国家的 ...[详细]
-
据外媒报道,因投资者意向未达到其估值预期等原因,艺人王一博所属的乐华娱乐暂停赴港上市。港交所9月2日回复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不评论个别公司。澎湃新闻记者查询港交所披露易,乐华娱乐的新上市公告和招股章程仍 ...[详细]
-
杰克逊霍尔年会后全球债市的暴跌,重新引发了市场对做空日本国债的基金的关注,不过这一次,一些人预计不会在市场上产生6月份那样大的反响。联博和GAMA Asset Management加入了做空或减配日本 ...[详细]
-
TB2型无人机。当地时间9月1日,土耳其无人机制造商巴伊卡尔Baykar)公司首席执行官哈卢克·巴伊拉克塔尔Haluk Bayraktar)表示,土耳其已经向24个国家出口该公司的TB2型无人机。土耳 ...[详细]
-
随着默默酱清甜及洗脑的wow声响起,屏幕中央身着白蓝裙子、浅发碧眼的甜美少女默默酱开始手舞足蹈起来。这是7月23日,二次元虚拟偶像主播)默默酱在抖音发布“抖音夏日奇遇季”直播的预告。该直播在7月30日 ...[详细]
-
王鹏飞: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不断提升快递末端服务能力
9月2日,第八届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在北京举行。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副司长王鹏飞发表了主题演讲。“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在抗疫情、保供应、促消费、促转型、稳就业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20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