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万亿城市力撑广东“制造业当家”:经济增长锚定新目标 跨市集群裂变新动能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广州报道
即将在1月12日召开的大万东制当家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一项重要的亿城任务是部署2023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广东在2021年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2万亿元的市力市集省份,跻身世界前十大经济体。撑广2022年,造业增长广东不断加码稳经济的经济实招,从2022年前三季度的锚定数据看,广东经济总量已经达到91723.22亿元。新目
既要在新经济中寻找增量,标跨变新也要在存量中实现结构调整,群裂广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大万东制当家动广东路径,要坚持制造业当家、亿城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市力市集
珠三角地区是撑广“制造业当家”的主要着力点,经济总量大并且产业体系相对完备,造业增长高端制造业加速发展。广东有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四个GDP万亿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超过六成,是全省经济的“领头羊”。
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广州、深圳龙华区和福田区纷纷上调2023年增长目标至6%及以上,有力提振了市场主体的信心。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表示,万亿城市对于稳定全省经济有支撑和引领作用。这些城市应牵头强化产业链融通,推动共建跨城跨区的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重组情况下,确保全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形成更大合力。
广州、深圳挑头高质量发展
2023年的第一天,《求是》杂志透露了深圳在2022年经济发展的初步成绩。中共深圳市委的署名文章提到,2022年深圳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出口总额连续30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2021年,深圳GDP首次突破3万亿元。而2022年前三季度,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已达22925.09亿元,同比增长3.3%。要在3万亿的台阶上实现增长,压力不小。
深圳将目光放在未来。在2022年,深圳提出“20+8”产业集群,针对当前深圳制造业进行战略性调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改变过去大量零部件从国际进口,短平快地发展制造业,用国际供应链进行集成制造,实现快速市场追赶。
紧随深圳其后,站在3万亿元大关门口的还有广州。2021年广州GDP总值为2.82万亿元。广州市统计局透露,直至2022年前11月,广州市经济稳增长态势承压放缓,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提交的《关于广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进一步显示,受俄乌冲突、疫情多点频发等超预期、突发性因素冲击,地区生产总值、投资、消费和外贸等指标增速与年度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但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在结构调整上初具成效,新动能发展的优势明显。广州在2022年首次提出“制造业立市”,制造业对于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汽丰田第五生产线、TCL华星T9项目相继在2022年投产。
广州预计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5%,其中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超过1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超过1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提高至61%左右。
谢来风表示,广州、深圳作为广东的龙头城市应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领先企业的引领作用,致力于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同时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和畅通产学研体系,做大做强全球排名第二的“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再上新台阶。
作为第一梯队的广州、深圳与佛山、东莞的第二梯队的关系愈发紧密,形成了跨城市的产业集群形态,推动了资源要素的流动与重构,实现产业链高效运转。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佛莞泛家居集群进入了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国家队”。
谢来风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龙头城市应该推动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在城市之间互联互通,推动创新性、突破性、引领性的制度改革,率先构建统一大市场,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市场支撑。
较高目标提振市场信心
在四个万亿城市中,东莞率先公布2022年GDP的初步数据。中共东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透露,预计2022年东莞全年GDP超1.1万亿元。
东莞以超常规力度稳增长,稳住了经济大盘。受外部环境和疫情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作为外贸大市的东莞经济仍面临严峻考验,内外两个市场的调整成为关键。
如无意外,佛山2022年GDP也将继续突破万亿。前三季度,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850.10亿元,同比增长2.9%,比上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增速在珠三角排名第3。
2022年前11月份,佛山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下行,但出口表现十分亮眼且坚挺。2022年1-11月,佛山完成进出口总额6133.60亿元,增长8.1%,比1-10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远超广东平均水平(1.3%),成为了佛山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力量。
受访专家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佛山在产业层次、创新能力、区域协同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东莞在科技创新水平、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改革开放等方面也亟待优化提升。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等策略,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大湾区建设和全省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对此,佛山市委常委会提出,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其中,首要任务是要依靠转型升级支撑制造业当家。持续推进产业“六大升级行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通、生产协同、资源共享,带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整体竞争力。
招商引资与科技创新则成为东莞跨入“双万”新赛道的重要支撑点。2023年,东莞将继续坚持制造业当家,集中一切资源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未来一年,东莞将把工业投资作为生命线来抓,发挥投资在经济稳增长中“压舱石”的作用。
2022年末的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东莞共签约项目31宗,涉及投资金额581.43亿元,涉及储能、汽车电子等产业,再一次释放出东莞竞逐万亿级蓝海市场的决心。
2023年广东经济发展的任务更重。近日广东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力做好一季度经济工作,确保实现开门红。
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广州、深圳纷纷上调2023年增长目标至6%及以上。
在近日召开的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公布了2023年的主要经济目标:GDP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商品进出口总值增长3%左右。
广州进一步提出,将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
坚持实体经济为主线贯穿四个万亿GDP城市的2023年经济工作部署。2023年,深圳提出要将供给端做大做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工业是城市的支柱和脊梁,加快做大工业总量和服务业总量,加快做优结构、做强主体,协调推进各次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增加值实现较好增长。
上述《求是》杂志的署名文章明确了深圳2023年扩大投资的目标,深圳要深度挖掘产业投资、民生与社会事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潜力,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积极争取加强深港地区对外通道建设,优化经济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力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
目前,深圳龙华区和福田区已经明确了2023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分别为7%和6.5%以上。
谢来风表示,广州和深圳全省经济重要支柱,目前确定的较高经济增长目标,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特别是海内外投资者信心,有利于稳定全省经济预期并锚定目标扎实、系统推进有关工作。
“不过,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也带来一定挑战,因为2023年甚至是未来几年,仍处于疫情影响的周期之内,对进出口、投资以及消费的冲击仍在,比如产业链供应链全球重组,全球化遇到逆流,以及市场需求萎缩等,对各地经济工作部署及推进而言,有一定的挑战。”谢来风认为,广东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存在,如何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的新形势下,找到经济增长点,需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
(作者:梁施婷 编辑:李振)
(责任编辑:休闲)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三大突破
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裴健如 “近几年来,我汽车技术实力明显增强,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产业规模化逐步扩大。”11月23日,在由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猎车榜以“电动智能下半场的 ...[详细]
-
周全贴心的适老化服务不断上线,让更多老年人畅享智能技术的便利。市发改委昨日介绍,去年开始本市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等场景重点推动了52条具体措施,其中政府网站适老化改造等40条措施已顺利完成,今年将推动 ...[详细]
-
中国网财经6月21日讯 记者 钟文鑫)据信用中国湖南长沙),近日,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谭亮波饮品店因聘用童工,被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罚款1万。图片来源:信用中国湖南长沙)处罚决定文书显示,经 ...[详细]
-
水滴筹等平台开启收费模式:筹款方称“没几个人在乎”,捐款者则“无法接受”
原创 温如军 中国慈善家杂志如何造血,如何获得公众信任,如何转变增长模式?在未来很长时间里,互联网筹款仍将是中国社会的刚需。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详细]
-
中新经纬11月23日电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号23日消息,11月23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913例,其中,社会面筛查人员148例。北京新增“273+640”北京疾控通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楼市持续低温,房产中介的扩张节奏也受到影响。6月20日,000560.SZ)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合肥、烟台、长沙城市的加盟业务,秉承合规合法原则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持续巩固线上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果,2022年5月23日至6月10日,教育部抽取部分线上培训机构、重点网站平台,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双减”政策要求,继续开展第15次线上 ...[详细]
-
潘功胜: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作用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出席2022论坛年会成方金融科技论坛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上并致辞。“近年来,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实施《金融科 ...[详细]
-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王 宁公募基金即将迎来“中考”。《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统计发现,截至6月20日,9786只公募基金中,年内获得正收益的有3451只,占比35.26%;有1670只公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