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隐私博弈,用户永处下风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得物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
文 丨 周文猛
划重点:
“得物App被指调用户用权限删除投诉视频”一事持续发酵。
IT技术专家解释称,隐私用户永处目前App权限获取授权很乱,博弈一般用户分不清究竟是下风否被违规获取了数据。浙江大学专家也指出,得物App利用用户信息不对称,隐私用户永处容易突破权利边界,博弈侵犯用户利益,下风而用户要弄懂这些问题有很高的得物学习成本。这场授权博弈中,隐私用户永处用户依然处在劣势地位。博弈
得物App,下风又又又又一次因负面舆情登上了热搜。得物
近日,隐私用户永处有用户诉称,博弈“双11在得物上买到问题商品,就向平台反映并上传了视频,但随后却发现得物调用自己的手机权限,删除了其录下的投诉视频证据。”对此,得物方回应称,完全没有动力去做删除用户相册等不合规的行为,也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各大网络平台上,用户们就此展开了激烈讨论。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当前在App和用户的授权博弈中,用户依然处在劣势地位。App利用用户信息不对称,容易突破权利边界,侵犯用户利益,而用户要弄懂这些问题有很高的学习成本。“哪怕是缓存删除,App也应该通知用户,争取用户的同意,而不应该自行行动”。
互联网代驾平台技术人员文清告诉新浪科技,从技术的角度看,虽然对于大规模的用户无法做到每个人都精细化地分析,但如果只针对少数的优质群体对象,是可以实现的,”这其实造成了个人隐私的泄露与被侵犯“。
删用户视频被拦截,谁之过?
在最新的回应中,对于“手机提示得物删除视频”一事,得物给出的答复是,“得物App并未删除该用户手机相册中的原视频,用户在App中编辑、处理、上传视频过程中,系统生成临时缓存文件,上传成功后会清除缓存,该用户手机系统提示的系统拦截通知,是系统检测到得物清理临时缓存文件导致的。”
据得物介绍,为了缩短编辑视频时用户等待时间同时影响原视频,得物App采用了目前行业各大知名App进行视频处理时通用临时缓存文件方案,将用户添加的文字、音乐、贴纸等功能和原视频合并,用视频分段处理方式加速写进临时缓存文件生成新的视频文件,在新视频文件上传成功后,为了不占用用户磁盘空间会将缓存文件清理。
得物甚至于给出了文件缓存管理方案示意图,介绍了得物App视频处理方案的实现思路。但同时也承认了存在使用体验问题,将第一时间研究优化该体验避免误会。
“逻辑上是通的,解释也合理,但多数用户并不知道缓存、磁盘空间等技术细节,让用户误会了就是有问题。”有在IT行业工作超过十年的技术人员严鹏对新浪科技表示。据他介绍,通常而言,手机App调用相册,都会有专门的应用系统API可以使用,但由于现在的App权限获取授权很乱,一般人往往分不清究竟是否被违规获取了数据。
“这次事件是一个个例引发的群体关注,至于那个用户真实遭遇的情况是怎样的,大家并不清楚,最终得物的解释能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也得看用户自己的判断了”,严鹏说,用户如果想确认自己的原文件是有没有被调用修改过,可以多上传几次验证一下,就可以验证得物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了。
个人数据安全,用户情绪引爆点
得物App删用户视频引发关注一事背后,其实消费者讨论更多的,是个人隐私是否被侵犯,以及个人网络数据是否安全这一类问题。在得物官方给出的最新回应下面,虽然得物已经就删除视频的“真相”做出必要解释。
但绝大多数网友仍议论纷纷,“随意调用用户权限,侵犯用户隐私,太可怕了……”“App有权利自主删缓存吗?”“得物你真行~”一系列评论充斥网络。
相比于理性地解释,因不了解技术实现逻辑而导致的个人隐私及数据安全被侵犯焦虑,主导了大众情绪。
据某互联网代驾平台技术人员文清对新浪科技介绍,“通常而言,如果App得到授权,想要删除用户手机上的视频等内容是很容易实现的。”而授权后,App甚至于还可以读取到文件上的内容,如果结合AI技术企业还能够知道用户手机上哪些信息是对自身有利的,并且可以据此作出一些特定的“用户运营开发”。
“虽然对于大规模的用户无法做到每个人都精细化地分析,但如果只针对少数的优质群体对象,这是可以实现的。”文清表示。但对于被分析的对象而言,这其实造成了个人隐私的泄露与被侵犯。
“有时候用户甚至于自己的相册有没有被扫描窥视了也不知道。”文清感叹道。在他看来,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通报相关部门进行抽检,并对不达标的曝光处罚。
问题不断的得物,究竟怎么了?
在传出得物App删投诉视频被拦截的新闻之前,得物App还频频因为平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涉嫌欺诈、商品炒作严重等问题,频频引发外界关注。
今年1月,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报显示,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9家电商直播平台销售的婴幼儿服装、成人服装、服装配饰、鞋、箱包和床上用品等6类商品进行抽检,共涉及96个品牌的6类产品。结果发现,113批次样品中,有2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9.5%。其中,抽查不合格率最高的是“得物”电商平台,不合格率达50%。
对于大多数垂类电商而言,想要给出百分百正品保证的承诺确实存在极大的困难,但如何控制不合格产品的比例确实可以做到的。但在与得物同批次抽检的电商平台中,快手不合格率为40%,小红书为28.6%,而京东、淘宝等平台的货物也存在部分问题。同样是陷入质量门,得物在不合格率方面却遥遥领先。
而在去年6月,得物因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中消协点名。据中消协介绍,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计20天监测期内,共收集“618”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6488460条。其中,监测期内共收集得物App有关负面信息8735条,主要涉及假冒伪劣、鉴定费、优惠券等问题。
区别于淘宝、小红书等去中心化的平台,由于得物对电商货品实施强中心化的平台监管,其在商品和消费者之间扮演着“把关者”的角色。因此,一旦产品质量监管出现漏洞,得物受到的影响也最大,长此以往,当得物平台上的商品数量达到一定量级以后,得物这位“守门人”因守门失误导致的负面舆情登上热搜也便成为了常态。
在此之外,得物主打的潮牌商品自身存在的高溢价特性,也为炒作现象提供了捷径,这也频频令得物招致诟病。此前,李宁、安踏等国货品牌被炒至溢价三十多倍,也成为了一个极端的反面教材。
因删除用户视频被拦截引发事故的背后,或许得物真的应该好好地考虑一下如何优化一下得物App的用户体验了,而不是每次出现问题之后,草草发表声明并承认错误,却依然是“下次还敢”。不断地消耗用户信任与好感度,并非得物可持续增长的正途。
(责任编辑:知识)
-
*ST星星两年虚增近50亿营收,仍连续亏损,监管出手!重整后投建百万辆电动车产能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针对巨额财务造假,证监会又开出罚单。11月20日晚间,300256)公告披露,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告知书 ...[详细]
-
“一杯酒、两角银,三不五时嘛来凑阵……”1997年,刘德华唱这首《世界第一等》的时候,潮汕方言,已经时髦了整个东南亚。但汕头最出圈的时刻,直到最近几年才等来。随着近年美食、旅游、探店等短视频在人们生活 ...[详细]
-
来源:保险秘闻三季度已尽,保险业严监管力度持续不减。10月9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银保监全系统今年前三季度共披露涉及保险相关事务罚单907张,涉及金额1.86亿元。财险公司罚款金额居各类公司之首,人 ...[详细]
-
财联社10月9日电,从本月起,北京市管首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已下调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降至2.6%和3.1%。缴存职工新购房,可按新利率执行。另外,市管存量首套房住房 ...[详细]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A股公司总营收约相当于我国GDP的60%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市公司扛起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今年前三个季度,A股公司总营收约相当于我国GDP的60%。上市公司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详细]
-
Counterpoint:Q2全球手机市场利润同比增长6%,苹果三星收入增加
本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Counterpoint公布的最新研究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机的收入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15%,收入只有956亿美元。全球手机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总利润为113亿美元 ...[详细]
-
彭博社10月6日文章,原题:世界经济需要供给侧改革 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和经济活动水平,政客们可以调节两者关系,供给侧改革的意义与路径却因国而异。英国和欧洲的案例可能会帮助我们加深了解。过去,供应经济 ...[详细]
-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丰台区已对新发地市场高风险区开展全面环境消毒,消毒评价合格,消毒后环境核酸检测结果阴性,高风险区域内的相关人员已整体移出,落实集中或居家隔离措施。经市区两 ...[详细]
-
不识字的成年人,生活中到处是难以启齿的尴尬。11月15日,安徽淮南的杨维云在家里打开了直播间,给她的粉丝们教拼音、识字。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但杨维云在镜头面前滔滔不绝,声音洪亮,用笔有力,不时还会随着拼 ...[详细]
-
经济日报:支付、投融资、储备、计价等功能持续增强 人民币国际化稳慎推进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姚 进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稳步提升,投融资货币功能进一步深化,储备货币功能不断上升,计价货币功能逐步增强……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人民币国际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