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和固态电池即将装车?比亚迪回应:均为不实信息
11月22日,钠离(002594.SZ)回应界面新闻称,和固近期关于公司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态电传言,均为不实信息。池即车比
当天有媒体报道称,将装均比亚迪计划于2023年二季度量产钠离子电池,亚迪搭载于秦、不实海豚及海鸥等车型。信息比亚迪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将钠离子电池装车的钠离企业。
本周亦有消息提及,和固比亚迪全固态锂电池在重庆生产,态电即将装车试验。池即车比其使用硅基材料作为固态电池负极,将装均能量密度预计达400 Wh/kg。亚迪能量密度的不实高低,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动力电池装车量43.6 GWh,全球市占率12.8%,仅次于(300750.SZ)和LG新能源,位列第三。
钠离子和固态电池,均被视为下一阶段电池研发的重要技术路线,多家企业已宣布两类电池的研发、生产进展。但比亚迪此前并未官宣在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方面的研发进展。
相较于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储备量极丰富、成本低、充电快的优势,但在能量密度方面还落后于锂电池。固态电池则具备高安全、长续航的优势,但由于制作工艺不成熟,成本较高。
今年11月,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宁德时代(300750.SZ)党委第一书记、董事长助理孟祥峰表示,公司通过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解决部分锂资源供应紧张和锂价暴增问题。
他提到,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将于2023年实现产业化,能量密度达160 KW/kg。
去年12月,中科海钠也官宣将联手(600905.SH)等公司,在安徽阜阳建设1 GWh的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线,预计今年正式投产。
而在固态电池方面,今年9月向界面新闻等媒体表示,其半固态电池将在9月量产。半固态电池是在固态电池的一条分支,采用固液混合的电解液形态。
(002074.SZ)本月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半固态电池预计年底实现装车,明年批量交付。其产品能量密度达360Wh/kg,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责任编辑:综合)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9月2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9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0例上海19例,广东19例,福建5例,北京3例,四川3例,天津2例,江苏2例,浙江2例,云南 ...[详细]
-
年度最贵新股要来,吃肉还是接飞刀?11只新股连发,这只腾讯入股12%,会有惊喜吗?
本周将迎来11只新股申购。“今年最贵新股”,上周进行了申购,大概率将在本周上市。万润新能的发行价高达299.88元/股,中一签需缴款14.99万元。根据新股发行安排,本周共有11只新股申购。其中,创业 ...[详细]
-
格隆汇9月26日丨上周五遭遇至少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英国央行上周决定只加息50个基点,而不是像欧洲央行和美联储那样加息75个基点,这可能会加剧人们对英国央行在对抗通胀方面滞后于债券收益率曲 ...[详细]
-
服贸会的成功举办,将继续凝聚全球化的共识。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8月31日—9月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本届主题为“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将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基风云 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涨逾1%。板块表现来看,医药生物、大消费大涨,社会服务、医药生物板块涨幅均约为5%;煤炭、石油石化板块盘中领 ...[详细]
-
发改委:我国高铁、高速公路、电网、4G网络规模等长期稳居世界第一
央视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26日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会上发改委基础司司长郑剑介绍,到2021年底,我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 ...[详细]
-
平均降价84%!骨科脊柱类耗材国家集采拟中选结果出炉!医疗器械板块掀涨停潮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9月27日,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公示了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 ...[详细]
-
联合国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韩升洙:金融科技成为数字时代全球金融业创新及竞争的新焦点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媛)11月22日,在2022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全球金融科技发展与技术生态合作暨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网络交流活动上,联合国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国际金融论坛联席主席、韩国前总理韩升洙表示 ...[详细]
-
自: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国际观察)近观美国抗疫失败的五大恶果新华社记者眼下,美国新冠死亡病例数仍在增长,新冠后遗症折磨病患,通胀不断加剧,经济面临衰退,社会撕裂加深……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冠疫情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