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CEO年终奖与“减碳”挂钩,国内上市公司也要把 ESG 写进 KPI
原标题:星巴克CEO年终奖与“减碳”挂钩,减碳国内上市公司也要把 ESG 写进 KPI | 36碳焦点
36碳
随着2030年目标逼近,星巴写进ESG表现或成为投资市场评判上市公司的年终内上标准之一。
文 | 袁斯来
2022年,奖挂美国CEO们将发现,钩国自己的市公司也奖金考核指标中,多出了ESG(环境、减碳社会和公司治理)目标。星巴写进
2021年,年终内上星巴克CEO Kevin Johnson 2000万美元的奖挂奖金中,有10%来自于“消除塑料吸管”和“减少农场甲烷排放量”;苹果将2021年高管年度奖金额外增加了10%,钩国用来激励在ESG项目表现突出的市公司也人员。
上市公司必须调动起高管的减碳积极性,毕竟重视ESG已经迫在眉睫。星巴写进
美东时间3月21日,年终内上美国证交会(SEC)通过气候披露规则提议,要求未来上市公司必须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并必须由第三方核实数据准确性。大部分公司要在2026年前提供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
同时,企业需要在年度报告中公开直接排放和购买能源排放数据,并且注册的公司需要每年披露减排计划。无论上市公司愿意与否,这都将成为投资者们的考量指标。哪怕只是为了股价,高管们也将不得不重视起ESG。
变化正从大洋彼岸传导至国内。
3月1日,上交所发布“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到要强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推动低碳发展。
但目前国内仍然缺少更细化的指标,ESG本身对公司不过是锦上添花,对股价没有实质性大影响。ESG要在评判体系中更重要,可能还需要更强大的外力推动。
中国企业在 ESG 上刚刚觉醒,但枷锁已经逼近
在SEC和证监会规则出台前,上市公司推动ESG,更多依靠自律,甚至也和领导人的个人风格有关。
在乔布斯时代,苹果并不在意ESG,库克上任后,这块业务明显更受重视,苹果产品的外包装和马达等零件换成可再生材料。
2020年苹果提出碳中和目标后,陆续有175家苹果公司供应商在往使用可再生能源过渡。苹果的做法算得上激进,如 iPhone12 不再赠送充电头的政策还引起了不小争议。
毕竟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有苹果的实力,要披露一份可靠的ESG报告,可能需要寻找几百个相关方获取数据,对中小公司是不小的负担。
美国公司无论愿意与否,都不得不掏这部分多余的费用,而国内政策还没有更细化的规定。企业给出报告的细致度,甚至要不要定下减排目标,依赖于企业自身的业务规划,包括减排是否困难,或者有多重视宣传发声。
最响亮的呼声很多来自大型互联网公司。其实他们减排也相对容易,互联网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基建、日常运营和数据中心。如腾讯公布的碳排放数据中,占大头的排放就是数据中心建设、发电和办公楼的日常运营。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要求披露碳排放量其实对大型互联网公司来说负担不算沉重。
最沉重的减排压力其实在高耗能的国企身上。
根据《财经》发布的2021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中,前十名都为电力、建材、石化行业巨型国企。在“双碳”大政策方向下,国企一直在合规性上都走在前面,根据社科院2015年的报告,当时六成社会责任报告都由国企发布。如2005年就开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并且联合出资成立了国内首家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中国上市公司多数披露的报告都不复杂,重要的变量如碳足迹、相对减排等指标已经延续多年,每年只需要简单改动。更多的公司此前根本不会披露。
根据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团队统计,A股上市企业当中,每年都披露ESG报告的比例不超过30%。
他们也不会拨出团队来做这件事。一位上市公司员工对36氪表示,ESG 相关事宜主要由董办与市场部负责,直到近期才开始做更多披露方面的培训。
一位投资人则表示,过去这部分报告,主要是IR(投资人关系)部门的员工参与。当然,这份报告很多时候也不会有第三方审计,很少有公司会主动告知负面信息。
但必须看到,随着2030逼近,在国内ESG收紧监管是趋势。
“过去会发布报告、自愿披露的公司本身就在 ESG 方面做得很好,算是锦上添花。之后强制披露、统一公开后,才会有足够的数据来产生用于规避风险、控制负面影响。”华兴资本首席分析师庞溟告诉36氪。
此时对于重污染的上市企业正是关键时刻,他们需要提前做准备,毕竟,谁都不想上“ESG”黑名单。
ESG 暗流汹涌:资金聚集,但缺乏监管
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中,碳中和热度毋庸置疑。“这是政策热潮,也是大势所趋。”庞溟告诉36氪。
上市公司们正因为自己在ESG方面的努力获得收益。摩根士丹利的全球ESG领导者指数2021年上涨了22%,而衡量更广范围内资本增长的“世界指数”,只上涨了15%。这正说明更重视ESG的公司,增长超过了同侪。
政策驱动之外,ESG背后涌动着巨额金钱。根据路透社报道,2021年1月至11月,全球有6490亿美元流入了ESG类基金,是2019年的两倍以上。
但很长时间中,都没有衡量一家公司ESG治理水平的客观标准。缺乏监管之下,丑闻在所难免,美国新媒体Axios报道,领航投资(Vanguard)五只ESG基金,就悄悄投入了几家污染严重的企业。
投资需求如此旺盛,也如此盲目。很多大型上市公司连续很多年都在披露ESG报告,却没有减轻投资者的困惑。
福特汽车和特斯拉都会发布可持续性报告,福特汽车算入了他们所有的车型的排放量,包括生产以及燃料利用率。但特斯拉只分享了model 3的产线排放数据。特斯拉给出解释:model 3已经足以代表他们车辆的排放影响。
“投资者们认识到了气候危机能给公司财务带来巨大的影响,他们需要关于这方面更可靠的信息做决策。” 美国SEC的主席Gary Gensler说。
在没有规章制度前,很难依靠公司“自觉”,毕竟哪怕是主动披露的公司,大多也会保留部分和ESG相关的不利情报。更严重的问题根本不会出现在报告中,比如在海平面可能上升的地区设立运营点。比起抽象的排放量和气候变暖,这些可触碰的风险对投资者们更重要。
更严格的监管无疑可以减轻这些欺瞒。在国内,ESG暂时没有成为投资者的关注重点,A股还没有相关概念板块,广泛的个人投资者依然更看重经济指标。
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更大的意义是示范作用,即倒逼市场重视ESG业务。“这次热潮也算一个拐点,大家明确政策走向,至少加深了对ESG市场的认识。”庞溟表示。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1年9月21日,存续“泛ESG”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100亿元。更严格的标准在热潮之下必然会出炉,或许不久之后,中国高管们的KPI中,也会多出ESG。
(责任编辑:焦点)
-
旭辉控股更关注现金流和利润 公司高管称“要有归零心态二次创业”
本报记者 王丽新“今年,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年,这让民营房企意识到高增长只是行业的一个阶段,需回归理性。”8月30日下午,在旭辉控股2022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对《证券日报》记 ...[详细]
-
6月3日,在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练寺镇下马刘村,刘家骏驾驶收割机在套种西瓜的麦田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1月据全国农技推广站预报,预计2022年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1亿亩次,其中 ...[详细]
-
留抵退税“扩面增量”发力稳经济 车购税新政预计惠及870万辆乘用车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购置税优惠新政首日,多地晒出减免成绩单。为拉动汽车消费和提振市场,从今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我国对单车价格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 ...[详细]
-
林木公司无林木!黄岛公安侦破特大虚开发票案,涉案30多亿元,打掉犯罪窝点5个!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今年5月下旬,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通知,集中力量联合严打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释放了“骗税必严打”“违法必严惩”,坚决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近期市场进入了一波退市小高峰,据统计,自5月以来,已有29家公司被交易所终止上市。今日,有2家公司结束了退市整理期,将被交易所予以摘牌,告别A股 ...[详细]
-
家长朋友们:家庭是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力量,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为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眼健康,营造家庭爱眼护眼防控近视氛围,在今年6月6日第27个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教育部全国综 ...[详细]
-
新浪数码讯 11月22日上午消息,近期Apple Pay针对北京一卡通开展充值优惠活动。活动时间为2022年11月 21日至2023年2月11日,使用Apple Pay银联借记卡)为京津冀互联互通卡进 ...[详细]
-
8成疫情期间上市科技公司股价破发!Robinhood、Rivian领跌
对在疫情期间趁着需求火热、估值飙升之际上市的数十家美股科技公司来说,这几个月以来的熊市对它们而言并不友好。媒体汇编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3月以来上市且IPO规模至少为5亿美元的科技公司中,有80%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