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次提价,核心产品失速 洽洽食品百亿销售目标迎考
炒股就看,年两权威,次提专业,价核及时,心产全面,品失品百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速洽售目
转自:北京商报
又涨价了。洽食近日,亿销洽洽食品宣布对旗下葵花子系列产品整体提价约3.8%,标迎这距离上一次产品提价不足一年。年两产品升级、次提原料成本上升,价核是心产洽洽食品给出的提价原因。然而,品失品百在业内人士看来,速洽售目缓解成本压力外,洽洽食品连番涨价背后或是因为主营业务增长乏力。
从财报数据来看,营收占比超六成的葵花子业务增速呈现放缓趋势,这对于定下“在2023年实现含税销售收入100亿元”目标的洽洽食品来说可不是好消息,这也被业界认为是洽洽食品连番提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年两次提价
一纸涨价公告再次将洽洽食品推至公众视野。
8月23日晚,洽洽食品发布公告称,经研究决定,对葵花子系列产品进行出厂价格调整,整体提价幅度约3.8%,公司已于2022年8月21日开始执行新的价格政策。
对于涨价原因以及提价幅度考量的标准,洽洽食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洽洽食品是基于公司葵花子系列产品升级带来产品力提升以及伴随的原料及包辅材、能源等成本上升,为了更好地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这不是洽洽食品第一次对旗下瓜子产品进行提价。2021年10月,洽洽食品公告称,对公司葵花子系列产品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产品进行出厂价格调整,各品类提价幅度为8%-18%不等,价格执行于当天开始实施。而涨价的原因,同样是基于公司瓜子系列产品升级带来产品力提升,原料及包辅材、能源等成本上升。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表示,“对于洽洽食品来说,成本上涨的幅度远大于单次产品提价,因此提价不足以完全转嫁成本变化的压力。与此同时,当下市场需求收缩,提价可能进一步打击企业需求,影响其收入和利润”。
对于上述终端产品的涨价情况,北京商报记者从洽洽食品天猫旗舰店客服人员处了解到,“其店内葵花子产品占据大多数,大概70%左右,但目前还没有接到涨价通知”。这意味着,此次提价若传导至终端,该店铺内可能有约七成产品都将提价。
资料显示,洽洽食品主要从事坚果炒货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葵花子类、西瓜子类、豆类、南瓜子类、花生类等传统炒货产品和以开心果、核桃、杏仁等为代表的坚果产品。其中,两次涨价都被提及的葵花子系列产品是洽洽食品营收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19-2021年期间,葵花子产品的营收占比分别达到了68.27%、70.43%、65.89%。
核心产品失速
作为洽洽食品的顶梁柱,葵花子产品业绩增长放缓或也是其涨价的“催化剂”。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洽洽食品近年来业绩发现,2019-2021年期间,洽洽食品葵花子收入分别为33.02亿元、37.25亿元、 39.43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17.54%、12.8%和5.86%。
同期,葵花子毛利率也曾出现小幅下跌,虽在去年10月提价后有所上涨,但仍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数据显示,2019-2021年葵花子毛利率分别为35%、33.35%、34.13%。最新发布的半年报则显示,洽洽食品葵花子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1.56%,较上年同期下降0.42%。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葵花子系列的消费下滑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葵花子经过这些年的消费升级之后,消费者的选择更多,葵花子这种单一爆品,或者说传统产品对于消费者吸引力在下降,另一方面,葵花子产品本身需求并不强劲,且散装葵花子占据了瓜子市场较大份额。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瓜子需求量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尤其在2015-2018年趋势较为明显,2019年虽然有所回升,年总需求量达到了12779.8吨,但仍然难达到2015年时13183.7吨的水平。虽然中国瓜子产业链相对成熟,但从整个市场来看,包装瓜子市场份额仅为10%左右,而散装瓜子占据了90%,产品同质化程度也颇高。
核心品类增长放缓,洽洽食品盈利能力也迎来新挑战。数据显示,2018-2020年,洽洽食品净利润的同比增幅分别为35.58%、39.44%、30.73%。但到了2021年,洽洽食品的净利润增幅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洽洽食品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9.85亿元,同比增长13.15%;实现归母净利润9.29亿元,同比增长15.35%。
为寻求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2017年前后洽洽食品推出每日坚果。但从营收占比来看,坚果品类突破并不明显。2019-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洽洽坚果品类营收占比分别为17.06%、17.96% 、22.83%和19.59%。在业内人士看来,洽洽食品布局坚果的时间较晚,彼时沃隆每日坚果基本已经坐稳市占率第一,、在坚果品类的布局也已经完成,此时洽洽食品分食市场份额并非易事。
百亿目标迎考
在核心品类增长乏力、净利增幅放缓的情况下,洽洽食品能否实现“含税百亿”的目标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据了解,洽洽曾立下“百亿目标”,即2023年,整体实现含税销售收入100亿元。据业内人士估算,2023年的百亿目标折算成不含税大概是80多亿元。
从近年营收来看,洽洽食品还尚未突破60亿元大关。数据显示,2018-2021年,洽洽食品营收分别为41.97亿元、48.37亿元、52.89亿元和59.85亿元。从上述数据看到,洽洽食品营收每增长10亿元大概需要近两年的时间。如今距离“含税百亿”目标还剩下一年半的时间,洽洽食品能否在此期间拿下20多亿元营收恐怕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业界对恰恰食品目标的疑虑似乎在资本市场也有所反映。前几日,洽洽食品交出一份营收、净利双增的半年成绩单,2022年上半年,洽洽食品实现营收26.78亿元,同比增长12.49%,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7.25%。值得一提的是,半年报发布后,洽洽食品股价不涨反跌,中报发布第二天,洽洽食品股价开盘迅速触及跌停,跌至47.34元,直到收盘时,其股价仍较前一交易日跌去了9.7%。
投资者的失落,或源于先前高预期的落空。多位分析师对洽洽食品今年的利润普遍预期在11亿-12亿元区间,而上半年洽洽食品仅实现净利3.51亿元。在此情况下,多家券商下调对洽洽食品的盈利预期。Wind显示,8月18日-19日,有6家券商下调了洽洽食品今年的盈利预测,盈利区间从11亿-12亿元下调至10亿元左右。
“虽然业绩增长,但是增速不如预期,而消费趋势出现疲态,对未来增长预期转弱。另外,业绩报告发布前,市场已经推高股价,发布后部分资金获利回吐。”沈萌认为。按照过往几年的增速,2023年的百亿含税销售收入目标实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关于未来如何实现“百亿战略”目标,洽洽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品牌方面,公司会继续强化坚果和瓜子营养健康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坚果定位为日常营养必需品,持续为品牌增加年轻活力;在产品方面,公司聚焦坚果休闲食品和主航道品类,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实施创新战略;在渠道方面,公司会加速推进渠道精耕战略,打造百万终端,实现线下渠道数字化,提高产品渗透率;此外,洽洽食品还会持续推动供应链升级、组织人员优化等。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王晓/文并摄
(责任编辑:娱乐)
-
上半年,有8家上市银行的绿色贷款投放较去年末增长超过40%,13家增速超20%,涵盖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银行类型。其中,、、、、的增速超50%,分别为96.93%、63.41%、61.19%、57 ...[详细]
-
Netflix第二季度营收79.7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5%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0日凌晨消息,美国视频流媒体服务提供商Netflix今日公布了该公司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Netflix第二季度营收为79.7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73.42 ...[详细]
-
7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三方会谈,就解决叙利亚问题交换意见。会后三方发表联合声明称将继续合作“消灭叙利亚境内恐怖分子”。 ...[详细]
-
参考消息网7月20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熟悉俄罗斯天然气出口计划的两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在完成对“北溪-1”输气管道的维修工作后,21日将准时重启输 ...[详细]
-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发挥绿色交易所功能,积极服务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11月21日晚,在2022论坛年会之“能源安全与绿色经济”平行论坛上,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表示,北京绿色交易所将持续深化绿色定价、绿色量化和绿色资金配置 ...[详细]
-
7月19日7时15分许,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一上世纪80年代建成投入使用的老旧楼发生燃气爆燃,造成楼体受损,有群众被困。接报后,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立即作出批示并赶赴现场全程组织调度 ...[详细]
-
文章参考来源:SUN | FamilyOffice离岸信托由于其地处离岸的天然灵活性优势、税收方面的筹划功能、可高效地进行家族传承安排以及个人债务风险隔离等效果,被境内外高净值家族广泛采用,作为家族传 ...[详细]
-
家中无榜样、教学无课程,社会文化作品失真是当前婚恋文化引导的痛点1982年,专门给单身青年介绍“对象”的广州市青年婚姻介绍所成立了,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婚姻介绍所。40年来,广州共青团不断创新“浪漫”的形 ...[详细]
-
11月23日0时至15时,东城区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55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53例,社会面筛查人员2例,目前均已转入定点医疗机构。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主要风险点位11月16日7:00—17:0 ...[详细]
-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尹野平 韩雯]美国两党围绕“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缠斗数月,为在8月国会休会前解决僵局,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等人起草“芯片法案”,聚焦以52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来提振美国半导体行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