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200万卖银行理财,按业绩比较基准计算收益可达8万,但实际仅获利4千元
2022年,投资资管新规正式落地,行理银行理财告别刚性兑付,财按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业绩元而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比较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表现欠佳,基准计算仅获甚至在三、收益实际四月份出现一波“破净”潮,可达后来随着市场形势好转,利千破净幅度有所收敛。投资
作者:汪青
导读
壹 ||尽管在购买前手机银行也弹出窗口提示,行理在资管新规的财按要求下,银行理财产品均不再保本保息,业绩元即使是比较稳健型的R2理财产品仍具有一定亏损风险。
贰 ||值得注意的基准计算仅获是,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收益率普遍下降,即使是节日专属理财产品的优势相比以往也有所下降。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九个多月,苏瑾没想到会产生亏损,感到很“肉疼”。她现在的想法就是盼着理财产品能够“上岸”。
投资者的抱怨也让作为银行理财经理的李豫直呼有些“头疼”。
在李豫看来,尽管资管新规在2022年正式实施前,已经有较长的过渡期做铺垫,但是以往“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让大部分投资者错以为银行的理财产品就是保本保息的高息存款。
“但两者本质上完全不同。存款属于债权债务关系,所以肯定是保本的。理财产品属于资产管理产品,它的收益由投资的底层资产所决定。”李豫有些无奈地说,近两年基本上每天都在给客户灌输银行理财产品已经不再保本保息的道理,但大部分客户购买后,出现亏损或是收益率不达预期就会投诉。
尽管感到委屈,李豫还是要不停地向客户解释,希望得到客户的谅解。
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银行理财告别刚性兑付,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而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表现欠佳,甚至在三、四月份出现一波“破净”潮,后来随着市场形势好转,破净幅度有所收敛。
在净值波动时代,银行理财还值得入手吗?
“理财刺客”?
“明明购买的是银行R2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为什么20万的理财产品目前已经显示亏损了2万块?怕不是被我遇到‘理财刺客’了吧?还有大半年时间才能到期,现在每天都很焦虑。各位大神帮忙分析一下,未来还有机会保本上岸吗?”苏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求助帖”。
去年年底,手中有一笔闲置资金的苏瑾在手机银行APP上购买了两款理财产品。彼时,在手机银行进行风险能力承受测试得出的结果显示,稳健型的R2等级理财产品更加适合其购买。
苏瑾坦言,尽管在购买前手机银行也弹出窗口提示,在资管新规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产品均不再保本保息,即使是稳健型的R2理财产品仍具有一定亏损风险。
彼时,苏瑾认为既然购买的是稳健型理财产品,大概率不会有问题。此后,工作生活忙碌的她,便连续几个月没有再查看银行理财账户。
直到今年6月,苏瑾才发现所购买的银行理财已经亏损超过1万元。
“我立刻就给银行客户经理打电话,理财经理的回复很官方:简单说,以后银行理财产品就是不保本保息。如果出现亏损,也只能等行情好转。银行理财净值化管理后,客户随时都可以看到理财产品在投资期间收益的波动情况。其实以前的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过程中的收益也是一直在变化,所以也不必过于恐慌。”苏瑾说。
苏瑾刚开始还是很有情绪,最近正在慢慢接受亏损的事实。但是苏瑾还是很疑惑,如果理财产品上显示的业绩比较基准和最终的收益差距很大,那么这项数据还有什么参考的价值?
苏瑾告诉记者,相比自己,其朋友似乎更加幸运,所购买的200万理财产品,尽管没有之前按业绩比较基准计算的8万块收益,好歹最后还是挣到四千块。“理财到期后,她把钱全部拿出来提前还了房贷。在目前这种投资环境下,有闲钱的人反而比较烦恼。毕竟股票基金这类的风险更大,总归还是希望可以找个风险低、收益相对可以的投资标的。”苏瑾说。
和苏瑾一样,张小姐所购买的80万银行理财产品近期也是出现亏损。“毕竟刚工作的时候,我就开始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图的就是保本,利息又比定存高一些。没想到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全部都不再保本保息,并且收益率也有所下降。去年9月份陆续买了共计80万的理财产品。目前浮亏十来万,都快赶上自己买基金和股票亏的钱了。只能希望后面行情可以好一些。”张小姐表示。
尽管近期掐点抢银行大额存单成为张小姐的投资重点,但当她从理财经理处了解到银行推出的节假日专属理财产品还是有些“心动”。
“这类产品其实以往一直都有,我也曾多次购买。这次我最终还是买了五万块的国庆专属理财,主要是了解到这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相较于大部分常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会稍微高一点,业绩比较基准显示的收益可以超过四个点。想着钱放在手里也是贬值,就少放点再试试水。”张小姐说。
投资偏好趋谨慎
作为银行的客户经理,尽管国庆假期临近,李豫仍加班加点地联系客户询问是否有意向购买国庆专属理财产品。“银行推出的节日专属理财产品还是相当不错的,目前我们支行也在推这类的产品。即使有短信通知客户,还是需要我们主动联系,毕竟客户群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中老年客户,他们可能没办法那么及时、准确地获取活动信息。”李豫认为,国庆理财产品较同类产品收益率略高,以一年及以内中短期为主,投资类型以固收类为主,对流动资金较为宽裕的投资者可以适当认购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收益率普遍下降,即使是节日专属理财产品的优势相比以往也有所下降。此外,受市场行情的影响,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曾出现大面积“破净”,这也让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更加谨慎。
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进入全面净值化管理的新阶段。这也意味银行理财产品彻底打破刚性兑付,不再保本保息。如何引导客户理性地看待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成为银行理财经理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李豫解释道,其实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仍是稳健型投资,其产品类型以稳定的固收类产品为主。因此,仍然比较符合银行投资者稳健的风险偏好。
根据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理财资金投向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为21.58万亿、2.27万亿、1.02万亿,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67.84%、7.14%、3.21%。
“一般情况下,选择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其风险偏好基本也都是以稳健型为主。打破刚兑后,已经习惯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保息的客户,还是很难接受利息变少甚至是出现亏损。之前我们接到不少这类的投诉,甚至莫名其妙就会被客户打电话骂一顿。好再后来‘破净’的情况逐渐好转,投资亏损也就慢慢少了,不过每天咨询亏损或者利息少问题的电话还是很多。”李豫说。
上述理财市场半年报告显示,一季度,银行理财市场出现产品“破净”,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一度比年初有所下降。二季度市场迅速企稳回升后,规模达到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投资者数量增长至9145.40万个,同比增长49%。
根据李豫的观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似乎也在慢慢接受全面净值化管理后的收益波动。实际上,摆在客户面前的投资选择本就比较有限,如果一味追求无风险,要么去抢大额存单这类定存产品,要么就是购买储蓄型保险。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不少银行均再度下调存款利率,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将跟着下调。
“利率下行是大趋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尽量和客户沟通,让他们降低收益预期。如果是有养老需求的客户,我们也会建议他们配置一些养老理财产品。毕竟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已经有一年时间,目前已经进步常态化阶段。这类产品后期还会继续扩容,其业绩比较基准较高,大多数都超过5.5%,开售基本上都是被抢完的。”李豫说。
据悉,目前银行除了不断加大对客户的投资者教育力度外,也会采用下调销售服务费率和固定管理费率等营销手段,以此吸引客户购买。
(责任编辑:探索)
-
据叙利亚通讯社9月1日消息,美国在叙利亚非法驻军使用73辆油罐车,满载从叙利亚东北部油田偷盗的石油,通过马哈茂迪非法过境点运往美国在伊拉克的基地。此外,美军还使用武装车辆护送了一列由油罐车、卡车等25 ...[详细]
-
来源:鞭牛士5月13日消息,据新腕儿报道,B站直播涉黄擦边的问题严重,打开午夜十二点后的直播频道,B站直播区开始充斥着暧昧的标题,露骨的对白,堂而皇之的低俗交易。“B站,这个号称国内用户最年轻的内容社 ...[详细]
-
在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下,4月份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一些企业和职工遭遇困难。在此背景下,五险一金政策迎来新调整,以支持企业和职工渡过难关。实施降费率和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根据人社 ...[详细]
-
渤海人寿起诉中天金融违约,追索10亿回购本金及2亿溢价回购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与恒大人寿之间的诉讼尚未解决,又收到法院送达的渤海人寿对其提起的起诉状。5月12日,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天金融,000540.SZ)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送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当前外贸中小企业面临多重挑战,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各方面要综合发力,推动中小外贸企业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平军在发言中提出。 ...[详细]
-
2022新财富500富人榜发布:上榜门槛93.7亿 上榜人总财富16.5万亿
提要:2022新财富500富人榜的上榜门槛为93.7元,已连续4年提升。与此同时,上榜人总财富为16.5万亿元,比去年微降1.1万亿元。本年度,千亿巨富身家大缩水,百亿级富人却层出不穷。2021年,有 ...[详细]
-
币圈大逃杀,交易所急到“拔网线”!2700亿“币圈茅台”急速归零,孙宇晨1天或巨亏上亿
5月12日,加密货币市场上演大逃杀。一度被币圈玩家称为“币圈茅台”的LUNA币遭到血洗,狂泻99.99%!据coingecko,LUNA币曾在4月5日达到119.5美元高点,也达到了其最高市值410亿 ...[详细]
-
作者: 赵颖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和总理桑娜·马林联合表示,芬兰将毫不拖延地申请加入北约。这标志着该国安全政策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引发了俄罗斯的警告。在俄方昨日对芬兰加入北约发出警告后,芬兰媒体Ilta ...[详细]
-
11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3年2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上海将加大对个人“二房东”监管力度,要求其开立租金监管专用账户,并按规定 ...[详细]
-
谎称团购山姆会员店,居民缴款近4.6万,“团长”骗得2.2万获刑一年九个月
上海封控期间,龚某某假冒“团长”,谎称能团购山姆会员商店货品,骗得居民2.2万余元。5月12日,龚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罚金人民币六千元。2022年4月7日,被告人龚某某从山姆会员商店工作人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