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员手记:建筑减隔震行业的投资机会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员手记:建筑减隔震行业的投资机会

2025-07-07 04:28:43 [焦点] 来源:庚癸之呼网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工作,摩根强调由灾后救治转变为灾前预防。士丹手记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利华地处欧亚板块的鑫基东南部,受环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金研究员建筑减隔机影响。根据我国地震局记录,震行国内平均每天发生1.9次或大或小的投资地震,超过40%的摩根国土以及一半以上的城市属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因此建筑物的士丹手记抗震减震显得尤为重要。2021年8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建筑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利华自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鑫基

《建筑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金研究员建筑减隔机发布也意味着我国建筑减隔震行业进入爆发元年。《条例》指出:“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震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投资新建学校、幼儿园、摩根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

什么是隔震减震技术?传统的抗震手段是通过提高建筑的梁柱强度和变形能力,即加粗加宽钢筋水泥来达到抵御地震灾害的效果。而隔震减震技术则是通过设置隔震层将建筑物与地面隔开使得传导到建筑物的能量减少,或者通过在建筑物内安装阻尼器,使得上部结构变形减小来达到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相较传统抗震手段,建筑隔震减震技术有明显优势。在高烈度地区运用能够有效降低综合成本,同时运用减隔震技术后的建筑物与传统建筑相比在同等条件下需要的钢筋、水泥等用量有所减少,符合国家碳中和方向。建筑减隔震技术在国内属于刚起步阶段,渗透率仍然很低,但随着《条例》要求的强制执行,该市场有望快速扩容。根据专家访谈调研数据,2021年国内建筑减隔震市场容量约20亿元,《条例》落地后市场有望在几年内快速增长至200亿元以上。随着该技术在国内的认可度提升,除立法规定的应用市场外,住宅等其他非强制要求的建筑和工业领域也有很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拥有较多产能储备和大型项目经验的龙头公司有望率先受益。我们已经看到相关的建筑减隔震公司订单饱满,即将进入业务爆发式增长的阶段,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

(专栏作者:研究管理部 沈菁)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