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7气候大会本周结束 焦点在哪里?
今年COP27气候峰会本周进入第二周,候大会本近200个国家竞相达成一项协议,周结引导世界朝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束焦方向前进,并加大对受气候影响国家的点里资助。一些谈判代表和观察人士警告称,候大会本如果不能就这类“损失和损害”资金达成一致,周结就可能破坏联合国谈判,束焦阻碍其他协议的点里达成。在130多个发展中国家首次成功地要求将该问题列入议程后,候大会本该问题一跃成为COP27的周结首要政治议题。
第一周的束焦谈判留下了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几十位世界领导人发表了讲话,但几乎没有宣布新的点里资金或加快减排的承诺——各方谈判代表们面前现在摆着一堆需于周五之前达成协议的事项。非营利智库E3G政策分析师Tom Evans在谈到迄今为止COP27上宣布的候大会本承诺时称:"这都是建设性的,但我不认为这是周结对人们所期待的对转型紧迫性的回应。"
迄今为止的束焦声明包括德国、奥地利、美国和其他国家承诺为较贫穷国家提供几亿美元的资金,远远低于易受冲击国家每年应对不断升级的干旱、洪水和海平面上升所需的数千亿美元。
损失和损害基金问题
周一,各大政府部长将在埃及参与谈判,寻求达成一项协议,以避免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出现任何倒退的迹象。不过,与此同时,各国政府正在应对多重危机,从猖獗的通胀到俄乌战争,一些官员预计,欧洲代表将在本周的谈判中提出这些问题。
在去年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所有国家都同意在今年设定更严格的气候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科学家称这将避免全球变暖最严重的影响。但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和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只有大约30个国家付诸了实践。
一些谈判代表表示,在峰会达成此前初步达成协议,同意讨论为帮助脆弱国家应对洪水、干旱和其他气候影响造成的损害提供资金之后,最近几天达成协议的进展磕磕绊碰。
牙买加谈判代表Omar Alcock称:“关于损失和损害的讨论一直很弱,没有取得多大进展。”牙买加是13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气候脆弱国家之一,这些国家要求各国在COP27会议上同意设立一个新的损失和损害基金。
在联合国气候谈判中,“损失和损害”一词指的是由气候引发的极端天气或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已经造成的成本。迄今为止,气候基金一直专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遏制气候变化,而大约三分之一的资金用于帮助社区适应未来影响的项目。损失和损害融资将有所不同,补偿国家无法避免或“适应”的成本。
但对于气候灾害中的“损失和损害”应该如何界定,目前还没有一致意见——这可以包括受损的基础设施和财产,以及更难估价的自然生态系统或墓地等文化资产。一份由55个脆弱国家在6月份发布的报告估计,在过去20年中,它们与气候相关的损失总计约为5250亿美元,约占其GDP总量的20%。
脆弱的国家和活动家认为,富裕国家的历史排放量造成了大部分的气候变化,现在应该为此付出代价。美国和欧盟反对这一观点,担心债务螺旋上升。如果各国同意建立一个基金,他们将需要研究出一些细节,比如资金应该从哪里来,富裕国家应该支付多少,以及哪些国家或灾难有资格获得赔偿。
这个问题有可能破坏谈判,延缓其他潜在协议的进展。欧盟已经表示,他们现在愿意讨论设立这样一个基金,但他们和美国一样,拒绝接受任何可能让富裕国家根据其历史上的高温室气体排放承担与气候相关损害的法律责任的结果。
美国气候特使John Kerry周六称:“众所周知,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不会建立……某种与赔偿或责任相关的法律结构。”
COP27谈判观察员Mohamed Adow表示,到目前为止,缺乏进展相当于“对脆弱社区和国家的背叛”。
其他问题
在峰会核心政治协议的其他主要问题上,其他谈判也出现了分歧。上周,印度推动达成一项协议,将逐步淘汰所有化石燃料,而不是像各国去年在联合国峰会上达成的那样,只淘汰煤炭,这让一些国家感到意外。
这将把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国和生产国置于聚光灯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们对印度等严重依赖燃烧煤炭作为能源的国家的关注。参与谈判的观察人士称,印度的提议可能会遭到沙特阿拉伯等主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的抵制。
与此同时,欧盟希望所有国家同意在2023年提高各自的减排目标。一些国家也在寻求正式谈判之外的协议,尤其是因为过去的缔约方会议协议未能转化为现实行动。周一,德国和一些气候脆弱国家发起了一项“全球盾(Global Shield)”计划,试图改善对气候灾害易发国家的保障。
上周在COP27会议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上升,这暴露了各国在未来几年削减排放的承诺与他们目前的行动之间巨大的差距,如果继续下去,地球温度上升水平将远远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
(责任编辑:娱乐)
-
11月21日,一天时间内,汪小菲连发20余条微博,提及人数不下5位,其微博内容被网友称为“发疯文学”。在这期间,汪小菲母亲张兰也在直播间抖料。看戏的网友们从社交平台涌入张兰直播间、麻六记直播间,“疯狂 ...[详细]
-
见习记者 彭衍菘近日,国家电网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日前正式开工建设。据悉,这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计划2025年建成投运。今年以来,多地密集开工特高压项目,行业发 ...[详细]
-
现在放弃对2023年债券市场强劲反弹的希望还为时过早。但即使重新投入美国国债被证明是一项成功的交易,胆小的人也不会坚持下去。智通财经注意到,就业增长激增、消费者支出增加以及高于预期的通胀使交易员相信, ...[详细]
-
在短短一个月内,投资者对亚洲新兴市场资产的观点从看多转变为看跌。有迹象表明,随着3月份的临近,投资者仍将保持谨慎。北亚股市的资金外流正在加速,该地区货币正徘徊在数月低点,全球基金在2月份抛售当地债券, ...[详细]
-
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怎么建?易会满提出三道“思考题”和五个原则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在近日举行的2022论坛年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的发言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这一金融领域的重大 ...[详细]
-
恩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仙逝,三大贡献公认。著名经济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先生于2023年2月27日19点31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噩 ...[详细]
-
3月1日听富国华安创金合信等基金公司大咖说:中国科幻走向世界 全面注册制带来哪些投资机遇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大摩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01138)“增持”评级,目标价由7.58港元上调21.4%至9.2港元。报告中称,由于供应紧张及装运需求恢复,于农历新年后,阿拉伯湾至中国的超大型油轮VLCC)现货收益日均约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8月30日,、、发布2022年半年报,工行并召开业绩发布会,至此,四大国有银行上半年成绩单出齐。总体看,上半年国有大行发挥银行业“头雁”作用,进 ...[详细]
-
据朝日新闻28日报道,日本民间企业“i太空公司”宣布,其月球表面探测项目“白兔-R”1号任务的着陆器预计在4月底到达月球。如果该着陆器成功着陆月表,将成为首个由私营企业成功实施的月球登陆任务。“i太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