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政策带动经济回稳向上,四季度货币政策如何演绎?
伴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动经度货持续推进,三季度GDP增速超预期回升。上季而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币政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下行压力的演绎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四季度货币政策如何演绎颇为关注。稳增稳
10月24日,长政策带策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动经度货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3.9%,上季较上季度大幅回升3.5个百分点,币政高于市场普遍预期。演绎
近年来,稳增稳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长政策带策何货币政策,前瞻性加强跨周期调节,动经度货有力促进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同时,人民银行新创设了十余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货币政策工具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宏观经济转入回稳向上过程,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持续发力。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重在兼顾好内外平衡尤其是防控好金融风险。预计四季度货币政策将宽而不溢,不排除用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操作的可能性。
经济回稳向上
宏观经济已企稳并开始上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9月当月,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房地产投资降幅较8月有所收窄。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宏观经济转入回稳向上过程,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持续发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认为,宏观政策落地的效果日益显现,基建投资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回暖的催化剂。
当然,金融数据也凸显了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给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保持了较大力度。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达27.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0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其中,企业贷款同比多增9370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6540亿元)。
展望四季度,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近期决策层出台的一系列稳经济接续政策仍把基建投资作为重点,再加上四季度可能提前发行一部分明年专项债,基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此外,房地产市场有望弱企稳。近期政策正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发力,特别是政策性银行保交楼专项借款的推出,推动竣工速度明显加快,这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盛松成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已经企稳并开始上行,但仍需重视改善预期和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消费持续增长,巩固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虽然今年面临很多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但我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处于较高水平,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应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从而实现经济质的不断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四季度如何演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但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与此同时,美联储连续加息,收紧货币政策。基于此,对于四季度货币政策如何演绎,市场颇为关注。
“当前国内和国际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对于货币政策的需求,不仅是完全相反的,而且对冲的力度还很大。”在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看来,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实体经济层面,有关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呼声时不时可以听到;但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美元强势后人民币汇率遇到了很大的压力,贬值速度加快。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似乎进入了一种左右为难境地,需要理清思路,审慎抉择,精准施策。
连平认为,从我国实际出发,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继续实施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而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跟随美国加息,收紧相关政策。此外,未来一个阶段,对货币政策来说同样重要的是兼顾好内外平衡尤其是防控好金融风险,后者是货币政策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
他表示,在维护内外平衡和防控金融变量联动风险的问题上,货币政策是不可替代的主角,因为货币政策具有明确和直接的功能,而其他政策则不具备这样的功能。货币政策需兼顾多方需求,运用相关的政策工具,包括总量工具、结构性工具和价格工具等来进行调节。当下,货币政策根据需要进行向松的调节,以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但要避免由于有些工具(特别是价格工具)的偏松运作,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货币贬值压力。
用降准置换MLF讨论增多
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与变化,货币政策操作还有多大空间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自8月起,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量增多,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增加。面对巨额MLF到期,市场对用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操作的讨论逐渐增多。
10月17日,央行等量续作5000亿元MLF;数据显示,11月和12月将到期MLF分别为1万亿元和5000亿元;2023年1月,MLF将有7000亿元到期。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考虑到接下来MLF到期量较大,央行在落实好结构性工具的同时,仍不排除适时通过小幅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的可能。用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既可在基本保持流动性总量不变的同时,又向银行体系释放期限更长、成本更低的资金,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展望后期政策,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货币方面,预计宽而不溢,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政策核心聚焦扩信贷、稳地产,不排除年内再度降准,但降低政策利率的概率偏小。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10月17日MLF等额续作,并没有降准置换操作也没有延续前两个月缩量续作,体现了货币政策在内部经济逐步修复与外部货币政策收紧的复杂环境中维持稳健谨慎操作的基调。虽然后续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但也不意味着降准操作被完全排除在货币政策之外。
“综合考虑流动性缺口、MLF到期、美联储加息节奏、历史降准多发时点等,未来一个季度,我国央行均有降准的可能,今年底明年初降准落地概率较大。”明明称。
(责任编辑:休闲)
-
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2022年8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6.84亿元,期限均为隔夜。期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4.81亿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有利于 ...[详细]
-
“傍上”华为的净亏损仍在扩大。10月28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127,赛力斯)公布第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7.07亿元,同比增加163.39%;净亏损9.4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 ...[详细]
-
10月28日,发布今年三季度业绩报告。业绩报告显示,在第三季度,奥佳华实现营收15.42亿元,同比下降17.9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508.93万元,同比增加21.91%。今年前三季度,奥佳华实现营 ...[详细]
-
经济观察报 社论10月25日,国务院公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继2011年发布《个体工商户条例》后,国务院层面又一份聚焦这一群体的政策条例。个体经济的重要性毋庸质疑,它为中 ...[详细]
-
积极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印发《中国建设银行“十四五”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积极布局。截至目前,基础设施领域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近70 ...[详细]
-
华夏幸福:前三季度净亏损15.59亿元,无新增开工房地产项目
10月28日,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幸福,600340.SH)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及2022年7-9月经营情况简报。今年第三季度,华夏幸福营业收入76.16亿元,同比上升3.56%;归属于上市公司 ...[详细]
-
每经编辑 李泽东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28日下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举行,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有关人事任免事项,决定任命闻大翔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免去邬惊雷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详细]
-
近年来随着线上渠道的红利逐渐褪去,在发展线下渠道的布局,但是目前体现在业绩上的增长尚不明显。零食企业陆陆续续交出了三季报,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10月25日,“国民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300783.SH ...[详细]
-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中国消防 11月22日消息,据河南省安阳市“11.21”厂房火灾扑救现场消息,大火已扑灭。消防救援人员正在清理余火,全力搜救失联人员。此前,@安阳消防 微博发布警情通报称 ...[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机械与材料研究所宣布,它已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能够进行所有抓取动作的抓手,其灵感来自象鼻。具体来说,它是模仿大象用鼻尖捏住并捡起小物体,或通过象鼻深深吸入空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