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遇热浪席卷欧洲,本就脆弱的能源市场能否“逃过此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斌 上海报道
肆虐北半球的逃过此劫极端高温天气愈演愈烈。
百年一遇热浪正席卷欧洲,百年英国已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遇热源市法国西部城市南特7月18日气温达到42摄氏度,浪席刷新历史纪录,卷欧仅西班牙热浪就已经导致逾500人死亡。洲本此外,脆弱场在美国,逃过此劫拜登考虑尽快在本周宣布气候紧急状态。百年
来势汹汹的遇热源市极端热浪也加剧了能源危机,各国发电和用电需求激增,浪席本就脆弱的卷欧能源市场雪上加霜。不过,洲本好消息是脆弱场夏季可再生能源发电整体条件尚可,夏季欧洲能源依旧够用。逃过此劫但更大的问题在于,欧洲对能源的需求往往到冬季才真正到达顶峰,加上“断气”风险始终高悬,寒冬将成为欧洲更大的挑战。
极端高温也再次唤醒了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7月18日发出严厉警告:要么一起采取行动,要么一起自杀。地球上半数人类正处于洪水、干旱、极端风暴和山林大火的威胁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
石油行业高级经济师朱润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碳排放对气候的影响角度看,当前的极端热浪对能源市场产生的影响有两个可能的走向:一是进一步促进能源消费的增长,越热越需要能源降温;二是各国政府意识到消费经济学追逐的经济增长不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前者会推动能源需求不断攀升,能源供给更趋紧张,价格不断走高;后者会推动人类进入新的节俭状态,主动削减能源消费,价格下跌。
极端热浪加剧能源危机
在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下,欧洲能源危机正愈演愈烈。
研究院研究员吕昊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极端热浪推升了电力消费需求,促使全球对煤炭、天然气发电需求激增,对能源市场供需产生冲击。需求端方面,在极端高温的冲击下,2022年6月以来各地居民、办公、工业用电需求持续攀升。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欧美等地电力供需形势整体趋于紧张。在供需偏紧的背景下,欧洲各国电价普遍出现上涨。
在供给端,极端高温天气促使水位下降,水电和核电供给减少。吕昊旻表示,在欧洲地区,天然气、水力和核能是电力来源的“三驾马车”。其中,水电约占欧洲电力供应量的16%。高温天气下,降水量减少导致河流水位降低,水力和核能发电能力受限,电力供给受限推高电价。
另外,高温甚至还阻碍了能源运输。例如,极端天气导致莱茵河水位创新低,燃油和煤炭无法运输至德国内陆地区,当地发电厂、居民使用的能源告急。莱茵河是欧洲长河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流域之一,也是沿岸国家,尤其是德国重要的运输动脉。
不过高温天气也并非“一无是处”,持续的高温天气利好发电,7月17日德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约为38174兆瓦,创下历史纪录,预计本周发电量也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朱润民对记者表示,极端天气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但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另一方面,极端天气贡献的可再生能源可能远远低于我们应付极端天气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损失。
尽管极端高温让欧洲原本平静的夏季遭遇“烤验”,但总体而言,夏季能源危机依旧可控,可再生能源发电条件良好,能源库存尚可,而且夏季天然气需求只有不到冬季高峰的一半。
供求失衡难题如何破解?
与酷暑相比,冬季欧洲能源需求量更大,天然气消耗量是夏季的数倍。
德意志银行警告称,由于俄罗斯已经限制向欧洲出口天然气,供应十分紧张。在俄罗斯的“断气”风险下,今年冬天,德国家庭可能会不得不使用木材作为取暖来源。由于天然气供应不足、价格高企,预计德国今年的天然气消费量将比2021年的水平低10%。
俄罗斯对欧洲“断气”的风险已经肉眼可见。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已告知数个欧洲客户,由于遭遇“不可抗力”,公司无法保证天然气供应。俄气在7月14日的一封信中表示,不可抗力条款自6月14日起生效,而且并未透露截止期。德国能源巨头Uniper和电力巨头RAW均承认收到俄气发出的不可抗力通知。
目前全球正密切关注7月22日俄罗斯是否恢复对欧洲供气。这封信则加剧了欧洲的担忧,俄罗斯可能在北溪一号管道维护期结束时不会再重启管道,以此对西方的经济制裁发出反击,从而令一场可能使欧洲地区陷入衰退的能源危机进一步恶化。
吕昊旻对记者表示,从短期看,天然气、原油供给减少加剧欧洲能源危机。随着2022年6月欧盟正式批准第六轮对俄制裁方案,欧盟将逐步停止成员国通过海运方式采购俄罗斯原油。同时,受到产能限制,欧佩克增产计划实际提升原油供给有限。伴随地缘冲突的持续发展,欧洲能源危机或将加码。
对于欧洲而言,弥补能源缺口可谓是困难重重。在吕昊旻看来,一方面部分国家重启煤电计划,延长煤电服役周期,例如,德国正在推迟一些燃煤发电厂的退役,荷兰正在取消煤炭发电的上限,奥地利则在恢复一个关闭的燃煤发电站,法国也准备重启一座燃煤电厂。但供给端煤炭产能仍需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能源供需紧张局面短期将持续。另一方面,欧洲难以从其他来源地快速进口所需的天然气,天然气供需仍存在失衡风险,能源短缺将会一直是困扰欧洲发展的长期问题。
欧洲最大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壳牌首席执行官本·范伯登(Ben van Beurden)表示,由于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担忧,欧洲今年冬天可能需要对能源供应实行配给。欧洲将迎来一个非常艰难的冬天,能源价格将出现“大幅”上涨。
对于形势的严峻性,国际能源署(IEA)执行主任Fatih Birol警告称,这场能源危机的深度和复杂性是史无前例的,最糟糕的情况尚未到来,这将影响整个世界。欧洲这个冬天将非常、非常艰难,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可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解决方案方面,Birol无奈给出了“省字诀”。首先,欧洲各国可以采取措施限制工业天然气用户消费量,例如通过招标程序拍卖天然气,德国已经试点了这一举措。其次,欧盟也可以在电力行业采取措施,临时部署煤炭、石油、核能和其他燃料来源,以替代天然气。第三,欧洲的天然气和发电厂可以相互协调,实施更高效的能源运营。第四,欧洲各国政府应该发起运动,鼓励家庭通过设定夏季空调制冷标准来节约能源。最后,欧盟需要在整个欧洲大陆范围内制定应急计划,共同协调如何度过这个冬天的能源危机。
与此类似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敦促国民控制能源消耗,为俄罗斯切断天然气供应做准备。他表示,法国必须尽快学会如何在没有俄罗斯天然气的情况下生存,俄乌冲突注定会持续下去。
在朱润民看来,环境是客观的,但是人类活动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应对策略,能源问题是否恶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活动,需要采取节俭政策。
(作者:吴斌 编辑:包芳鸣)
(责任编辑:时尚)
-
作者丨古廿 0糖撑起150亿美元估值的元气森林,正想要走出赤藓糖醇的围城,寻找新的支撑点。日前,元气森林对外宣布,旗下即饮茶品牌“燃茶”全系升级,去掉代糖。此外早在今年9月,元气森林官方微博就宣布:截 ...[详细]
-
不予正视或将再度炸响。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齐介仑来源:海克财经ID:haikecaijing)从7月17日大肆营销带货力刷存在感,到次日邀约媒体召开发布会将热度推至 ...[详细]
-
上海书兰食品公司销售雷同商品 因涉嫌不正当竞争被罚5.5万元
中国网财经8月15日讯记者 钟文鑫)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上海书兰食品经营有限公司因涉嫌不正当竞争被罚5.5万元。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当事人在经营过程中为获取竞争优势,明知涉案商品与他 ...[详细]
-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张千千)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8月15日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8月16日MLF到期的续做)和2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按照国务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规定,经专家组研判,吉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定,2022年8月15日13时起,将昌邑区润达冷库、船营区解放中路苏菲亚婚纱摄影风险等 ...[详细]
-
上半年物流总收入达6万亿元, 但物流公司老大们还在操心这件事
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约16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1%,物流业总收入达到6万亿元,同比增长6.1%。物流供给加速恢复,行业顶住不利因素实现正增长。 今年上半年,全国物流行业遭遇了 ...[详细]
-
科技部网站8月15日发布《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其中提出,在智能教育方面,针对青少年教育中“备、教、练、测、管”等关键环节,运用学习认知状态感知、无感知异地授课的智慧学习和智 ...[详细]
-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肖星:再保险要坚守本源 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奎)11月23日,第四届国际再保险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肖星在会上表示,保险业应该积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发挥自身的风险 ...[详细]
-
人身险行业的寒意,仍未消退。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截至8月12日,80余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中,已有61公布了今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其中,32家险企出现亏损,合计亏损96.3亿元。有分析人士指出,出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