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龙: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持续推动农信系统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判断风险主要看两点:一是龙助力中量看零售业务做得好不好,二是国式高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现代系统机制有没有建立。一般来说,化中只要这两点做得好的持续,风险基本都不大。推动而防范化解风险,农信关键就是龙助力中量要抓好风险背后“人”的问题。对于农信社这样的国式高质小法人来说,人比资本重要,现代系统化解风险不能单靠资本解决,化中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抓好行社领导班子这一关键少数,推动特别是农信配好行社“一把手”才是正道。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
党委书记、龙助力中量董事长
王小龙
11月22日,在第四届中国农金30人论坛广西会议上,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小龙就“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王小龙首先介绍了浙江农信改革发展的实践,并从浙江农信改革发展的实践为农信机构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今年4月18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正式挂牌开业,标志着全国新一轮深化农信社改革拉开了大幕。自2004年浙江省联社成立以来,省联社党委始终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带领全系统坚守“姓农、姓小、姓土”的核心定位,从“草根金融”转变为“标杆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先行。截至今年9月末,浙江农信存贷款业务规模保持全省银行业首位;普惠金融引领全国,承担了全省1/2的农户贷款;创新“党建+金融”服务模式,基层社会治理全面融入;不良贷款率0.82%,拨备覆盖率518.8%,82家行社中没有一家高风险机构。
从浙江农信的改革发展实践看,王小龙认为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抓好风险防控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农信社规模小、约束多,面临外部的经济周期和金融环境风险、内部的经营方向偏离和道德风险以及跟不上市场节奏的不发展风险,更为复杂特殊。
王小龙认为,判断风险主要看两点:一是看零售业务做得好不好,二是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有没有建立。一般来说,只要这两点做得好的,风险基本都不大。而防范化解风险,关键就是要抓好风险背后“人”的问题。对于农信社这样的小法人机构来说,人比资本重要,化解风险不能单靠资本解决,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抓好行社领导班子这一关键少数,特别是配好行社“一把手”才是正道。
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把好“三关”:一是把好选人用人关。坚持党管干部,依党章党规履行干部管理权,由党委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目前总体来讲,农信社高管主要还是靠内部培养选拔,是省联社首先充分听取员工意见,尊重股东选举权,然后征求地方党委意见,最后经过银保监部门审核把关选出来的,在我国现有银行体系中是考虑最周全、兼顾方面最多的。二是把好素质提升关。提出“县域金融的政治家、专业领域的银行家、经营管理的实干家”培养目标,对应的就是要领导干部讲政治、懂专业、能实干,这是农信社高管的基本素养。三是把好监督管理关。近年来,探索如何平衡激励与约束来管理好干部队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创新实施分层分类经营管理考核、开展“比学赶超”活动等,通过数字、数据来考量评价干部,连续4年开展考核强制分布,及时调整业绩或综合评价连续较差的行社高管,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整体队伍的竞争力和活力得到了充分激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新征程,农信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王小龙认为,成体系、全方位是农信系统独一无二的制胜法宝。因此,在新征程上需要继续发挥和放大这一独特优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助力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服务好共同富裕,不仅是农信系统当前和未来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也是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应有之义。聚焦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主攻方向,需要积极发挥“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作用,立足长期深耕“三农”小微的基础,把更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期盼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争取多元化业务资质牌照,精准服务中低收入群体的多样化财产性收入需求,助力扩中提低。
坚持把服务挺在最前面,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信社作为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全面融入城乡社区治理具有天然优势,也有政治使命。过去,农信社几十年如一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走千访万”,创新“党建+金融”服务模式等等,深度融入社会治理,这些看似不经济的长期工程,推动构筑了不可替代的人缘地缘优势,必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给予农信机构持久、正向的回馈。
坚持守正创新数字赋能,塑造农信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金融机构在技术应用创新上始终走在各行各业的前列,加上拥有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的独特优势,能够通过的融合发展,更大程度地放大数字化改革带来的变革效应,并进一步成为政府部门的最佳服务供应商。未来,要持之以恒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并深化全国农信的合作共赢,在科技发展等方面探索强强联盟,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环境污染防治和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金融是重要的推动力量。特别是在推进湖州、衢州等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过程中,农商银行成为主力军,如,安吉农商银行还发布了全国首个地方法人银行“碳中和”银行建设规划图,打造了全国地方法人银行首家“碳中和”试点支行。这些都充分说明农信社在发展绿色金融上大有可为,需要基于良好的试点经验,持续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深化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普惠金融来说,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做全方位、无死角的金融服务,而不是选择性地 “挑肥拣瘦”“嫌贫爱富”。浙江农信将坚持把服务挺在最前面,做深做实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让所有家庭和有需求的小微企业都能享受到足额、便捷、便宜的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焦点)
-
8月的最后一天,融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融信中国”,03301.HK)发布了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融信中国实现营业收入142.52亿元,同比减少34.44%。对于收入减少的原 ...[详细]
-
系列报道——《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通过分地区分领域分行业的采访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反映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 ...[详细]
-
运营商财经 吴碧慧/文据中国电信集团内部消息,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一职发生更替,由原集团党组副书记邵广禄接任。此前,运营商财经网已获悉,中国电信集团原总经理李正茂到龄退休,而由谁接任备受业内关注,如今集 ...[详细]
-
7月12日消息,第287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于2022年7月12日在北京召开,发布单位为 湖南银保监局、新疆银保监局、深圳银保监局,主题为:“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之一。原文如下 ...[详细]
-
我国首批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试点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种类型,涵盖5年、10年、15年、20年四个期限。如何看待这个比较新鲜的储蓄产品?试点的目的是什么?收益情况又如何呢?我国首 ...[详细]
-
7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上海保险交易所处了解到,近日,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成立已达5周年。上海保险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春生表示,中保登是上海保交所在保险资产端的重要战略平台, ...[详细]
-
7月12日,浙江杭州。盒马鲜生工作人员回应“菜品发现活蛆”:会派专人处理。陈女士在盒马鲜生解百店用餐发现活蛆,称店家退钱但未道歉。店家称已对400多元消费免单。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见习记者 文夕新能源又一细分赛道爆发了。12日,研究机构EVTank发布了《中国钒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该机构预计2025年钒电池新 ...[详细]
-
盖世汽车讯 在其旗舰电动汽车项目Trinity投产推迟至2030年之后,大众汽车可能会推出其高尔夫紧凑型掀背车或途观Tiguan)跨界车的纯电动版本,以保持其电动汽车产品阵容的活力。德国媒体援引大众消 ...[详细]
-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5G发展进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记者12日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5G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包括矿山、港口、医院、工厂、电网等。2021年7月12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