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文最新发声:看好科创板当前机会,有些公司实在太优秀,甘愿忍受阶段性业绩不佳去拥抱
财联社7月6日讯(记者 沈述红)2022年下半年已经开启,杨锐有公愿忍业绩资金将向何处去,文最成为了投资者面临的新发秀甘新课题。在7月5日的声看司实受阶一场路演中,明星基金经理杨锐文给出了自己的好科答案,他认为未来比较明确的创板主线方向无外乎三个方向:能源线、自主可控线、当前段性消费升级线。太优
此次路演中,不佳抱他也以坦诚的去拥态度讲述了自己对投资的思考,以及对下半年市场和半导体、杨锐有公愿忍业绩新能源车、文最科创板等的新发秀甘看法。
杨锐文表示,声看司实受阶自己不是好科呆板的buy and hold,发现更好的机会也会进行适度的调整。敢于坚持,一定是他已经推演了各种情形。“我们希望我们投资的公司一定要有未来,如果没有未来或者未来非常不确定,我们一定毫不犹豫砍掉。但是,只要它有足够光明的未来,有足够的赔率,我就会坚持。”
4月底、5月初开始,他认为有必要更为乐观看待新能源车的发展。杨锐文看到,越来越多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产品推出,新能源车的体验相对于传统燃油车进一步拉开,渗透率的提升过程会比之前更为乐观。“智能化的机会更像是2019、2020年的电动化,只是刚刚开始。”
他表示自己当下很看好科创板,认为这是媲美2012年创业板的机会。科创板里有些公司,实在太优秀,以至于他都不得不忍受阶段性业绩的不佳去拥抱它们。他同时认为,半导体的认知差将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机会。历史上的半导体行情高点领先砍单传闻半年,当砍单传闻出来,半导体行情基本是见底反弹了。
当下很看好科创板 甘愿忍受阶段性业绩不佳去拥抱
虽然杨锐文管理的基金本季度跑赢了基准,但是,除了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外,其他基金反弹都让他不够满意。“主要还是科创板与半导体在这一轮的反弹都比较弱。”
杨锐文坦言,自己当下的确很看好科创板,认为这是媲美2012年创业板的机会。在他看来,科创板公司质量整体很高,有不少公司是其之前在主板和创业板找不到的。
“有些公司,实在太优秀了,以至于我都不得不忍受阶段性业绩不佳去拥抱它。”杨锐文感慨。
近一段时间以来,科创板表现相对较弱。他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三年期的大额解禁的影响。三年期解禁一般是实际控制人解禁,但实际的减持金额会远小于大家的预计。他回顾2012年底创业板三年期解禁时的情形,砸坑并没有发生,却酝酿了2013-2015年的创业板大牛市。
由此,他认为这个“故事”在科创板身上会重演。
“通过三年的估值消化,不少科创板公司的估值已经从50-100倍下降到20-30倍,甚至更低。科创50,历经三年依然在1000点左右徘徊。”与之相反的是,这三年,不少科创板公司的业绩已经翻了几倍的增长。
从时间维度,他认为三年的蓄势已经足够长。“现在很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同类型的公司,科创板的公司的估值却是最低的,基本面又是最强劲的。市场过度担忧短期解禁的风险,这个纠偏可能会来得很迅速和猛烈。”
半导体该反弹了?
在半导体板块,由于手机、笔记本和TV等下游需求超预期地差,部分芯片出现了终端价格跳水,28nm和40nm以及先进制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砍单。不过,杨锐文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半导体涨价本就是非常态,价格下降才是常态。
“但这并不会影响半导体行业过去的高速成长。”
在杨锐文的认知里,半导体是现代工业的原油,涉及到无数细分行业,芯片的种类多如牛毛,且不同产品的差异化很大。由于半导体不同于一般制造业,不同制程或不同工艺的产能不完全能自由切换,这决定了供需过剩与结构短缺并存是常态。但只要经济在发展,半导体永远都会有结构性机会。
正如新能源高速成长,推动功率半导体的需求爆发式增长,杨锐文分析,这个趋势并不会受到消费电子的需求低迷所影响。
“显然,功率半导体的扩产时间和难度远远高于新能源的其他环节。这种半导体的认知差将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机会。”他表示,车规半导体、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领域,预计也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保持高景气度。
如今半导体行情泥沙俱下。尽管杨锐文的持仓表现还算稳定,但却跑输其他成长板块。杨锐文表示,很多人还是把半导体认为是简单的制造业,认为先进制程过剩了就可以转单生产功率半导体。实际上,很多人对半导体的认知还是很初级的。这次A股半导体行情见顶,领先砍单传闻一年,美国半导体指数领先了接近半年。
但根据jefferies的统计,历史上的半导体行情高点领先砍单传闻半年。当砍单传闻出来,半导体行情基本是见底反弹了。
“如果按照这个规律,半导体也该反弹了。我们相信,半导体反弹之后,我们的半导体持仓会在未来展示最强的基本面和成长性。”杨锐文判断。
对新能源车发展可以更乐观
去年底今年初,杨锐文曾公开表示,对新能源车相对谨慎的态度。但从4月底和5月初开始,他认为有必要更为乐观看待新能源车的发展。
今年,他看到越来越多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产品推出,新能源车的体验相对于传统燃油车进一步拉开,渗透率的提升过程会比之前更为乐观。尤其现在处于政府逆周期刺激消费的过程中,新能源车明显受益,补贴力度的增加缓解了成本上涨以及消费萎靡的压力。
与此同时,杨锐文也看到越来多车企加速推进车的智能化,在车上引入越来越多酷炫的功能。车不再是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而是被赋予更多层次的涵义。对此,杨锐文非常看好汽车智能化进程加速。
他认为,现在只是车的智能化时代的开始,未来充满期待与想象。“我们在智能化上做了不少布局,可能这些布局会提前于市场。但是,我认为智能化的机会更像是2019、2020年的电动化市场,只是刚刚开始。”
不会呆板地buy and hold,对未来一年市场乐观
2020年上半年,杨锐文做的最多的事情是思考持仓个股的风险,毕竟未来的确不确定。
他表示自己不会固执于某个股票或者板块。“我们敢于坚持,一定是我们已经推演了各种情形,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风险。”杨锐文希望自己投资的公司一定要有未来,如果没有未来或者未来非常不确定,他一定毫不犹豫砍掉。但是,只要它有足够光明的未来,有足够的赔率,他就会坚持。
杨锐文坦言,成长过程中会有种种波折。只有认知足够充分,才能做有价值的坚持。“我们不是呆板的buy and hold。如果发现了更好的机会,也会进行适度的调整,”
尽管当下的市场已经反弹了不少,后续的走向充满分歧,但杨锐文的观点很明确,他对未来一年的市场保持乐观态度。
“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市场参与者,尤其是国际投资者,低估了中国经济的相对优势。”杨锐文解释,这种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国内经济已经度过低谷,逐步向好,而欧美仍深陷在通胀和战争的泥潭中;我国过去相对克制的经济政策与相对低通胀的环境,现在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空间。
从全球三大主要经济体对比来看,美国处于胀而不滞状态,欧洲则处于滞胀状态,中国则是滞而不胀。中国是全球少有依然能保持低通胀的经济体,因此,中国也是全球极少有能力继续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体。随着中国不断加码经济刺激力度,杨锐文认为中国将走向复苏的态势,中国资本市场可能会越来越有相对的吸引力。
从国内的数据来看,5月份的社融数据是超预期的,但是,数据的结构并不好。这意味着剩余流动性持续过剩,风险偏好不断上升。“参考历史的经验,这种情形大概率是成长股行情。”杨锐文称,经济复苏是确定的,剩余流动性过剩是持续的,美国加息带来的资金回流力度是边际减弱的,这种情形之下,市场大概率表现会好。
“尽管疫情对我们的服务业带来严重的挑战,但是中国消费的韧性是比我们预想中更强。”在这种相对不利的环境之下,他还看到了消费龙头企业依旧不断在提升市场份额。 随着疫情的缓解以及消费刺激政策陆续出台,杨锐文相信,这里面存在各种各样的机会。
三大投资主线
在全球大通胀的背景之下,未来几年的增量机会在减少,长期成长的机会可能变得更为稀缺与珍贵。站在当下,杨锐文认为,未来比较明确的主线方向无外乎三个方向:能源线、自主可控线、消费升级线。
现在炒的火热的原油、煤炭、风电、光伏、新能源车、储能等,都属于能源线,这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绕开的全球性问题。尤其在碳中和以及战争冲突的背景之下,能源的地位尤其重要。
“相对而言,我们更偏好于新能源,而非传统能源。”对于传统能源,杨锐文不知道怎么给长期衰退型资产定价,对估值的把握充满忐忑,因此,他对参与传统能源的机会相对谨慎。他更热衷于风光车储这类型新能源资产,尤其是新能源车。
“叠加汽车智能化的趋势,新能源车无疑是未来十年最精彩的赛道。”
俄乌战争的爆发,无疑让杨锐文更清楚认识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自主可控线包括半导体、设备、新材料、软件等等。在他看来,由于我国是全球的制造工厂,也是这些产品的最大需求方,这意味着替代空间巨大。
此外,杨锐文表示,只要经济平稳发展,消费升级的趋势不会改变。消费升级远不止于白酒,还有各式各样的消费升级。他尤其偏好于科技品牌崛起的机会。
“科技一直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看到中国科技公司推出越来越多有创新性的产品,同时也看到中国对国产科技品牌越来越接纳,这些都让我们深信中国科技品牌的崛起。”
(责任编辑:百科)
-
两名高管被列入“黑名单”私募上海民享因失联被强制注销 重罚之下行业严监管成共识
两名高管被列入“黑名单” 上海一家私募因失联被强制注销 重罚之下行业严监管成共识图片来源:中国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一家上海私募因违规受到严重处罚。11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了关于上海民享股 ...[详细]
-
银行股连续两日走低。近日,全国多地陆续出现了业主欲“停贷”的现象,数十个楼盘的业主向各个开发商发放“强制停贷告知书”。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这些楼盘大多数已经处于停工状态。“我们只想让开发商把房子 ...[详细]
-
浙商银行:“保交楼”风险的楼盘涉及按揭贷款余额2.6亿元 业务规模与占比较小风险可控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A股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提升,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数量大幅增长。截至6月末,A股市场已有24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4 ...[详细]
-
宁愿烧掉也不给欧洲?俄罗斯每天烧价值一千万美元的天然气,梅德韦杰夫:价格还会涨
俄罗斯又对欧洲停止供气了。当地时间8月31日4点至9月3日4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表示,将对“北溪-1”管道目前唯一能运转的压缩机进行检修,期间暂停向欧洲供气。这意味着,欧洲又陷入 ...[详细]
-
陆金所控股回应裁员:整合优化职能重叠部门 受影响员工不到1%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近日,有市场传言称,陆金所大裁员,比例达到60%。7月14日,陆金所控股新闻发言人就此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回应,“考虑到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将进一步集中科技能力与资源, ...[详细]
-
加拿大央行周三出乎市场预期地将利率提高了整整100个基点,成为本轮经济周期中第一个如此激进加息的G7国家央行。美国劳工部周三报告称,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9.1%,高于市场预期,创198 ...[详细]
-
据台湾《经济日报》,台积电总裁魏哲家7月14日在二季度法人说明会上表示,由于供应链不顺,台积电将把2022年的部分资本支出推迟到2023年。现在谈论明年的资本支出还为时过早。台积电表示,3纳米制程有望 ...[详细]
-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多位专家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分论坛上表示,从国内看,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在持续 ...[详细]
-
7月14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提问时指出,今年以来,商务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稳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