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基金会年度报告:目标是“确保最终没有援助的必要”
当地时间9月12日,盖茨告目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发布了其第六份年度《目标守卫者报告》。基金从2017年开始,度报盖茨基金会每年都会发布这份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标确保最必报告,对联合国在2015年通过的终没助“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17个关键指标进行追踪,梳理全人类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有援进展和挑战。
今年的盖茨告目报告显示,目前距离203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金进程过半,但几乎所有关键指标都无法如期完成。度报新冠疫情、标确保最必俄乌冲突和持续的终没助气候危机和粮食危机以及宏观经济压力,对到2030年实现全球目标、有援挽救千百万生命并改善人们的盖茨告目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虽然如此,基金报告仍然保持乐观,度报强调在加快终结贫困、对抗不平等以及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方面存在机会。报告的作者之一,盖茨基金会创始人和联席主席比尔·盖茨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说:“在多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目标的进展停滞并不让人意外,但这绝不是我们放弃的理由。我们为挽救生命、减少苦难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很重要,置身事外并不可取。”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女性平等和粮食安全
今年的报告包含对上述联合国全球发展各项指标的最好和最差情形的分析,包括消除可预防的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改善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扩大金融服务覆盖以及实现性别平等,等等。
比尔·盖茨在报告中强调,仅靠人道主义援助无法解决饥饿问题。他提到世界粮食供应一方面在近期受到俄乌冲突的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受到气候变化的持续威胁,这凸显了全球粮食系统的脆弱性和高度关联性。报告还预测了气候变化对未来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尤其大,特别是在非洲。
这一关切在不久前联合国五大相关机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关注粮食危机的报告中得到了呼应。
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在 2021 年上升至8.28亿,自 2020 年以来增加了约4600 万,自新冠大流行暴发以来增加了1.5 亿 。新的证据表明,世界正在进一步远离其到2030年消除一切形式的饥饿、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目标。
“我们的报告反复强调了这些导致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主要驱动因素的加剧:地缘冲突、极端气候和经济冲击,以及日益严重的不平等。”上述机构的负责人在报告的前言中写道。“关键的问题不是逆境是否会继续发生,而是我们必须如何采取更大胆的行动来增强抵御未来冲击的能力。”
盖茨基金会另一位联席主席梅琳达今年着重关注了性别平等议题。她提到,目前的数据显示全球至少要到2108年才能实现性别平等,比原先所期望的晚了三代人。她呼吁采取措施确保女性不仅能够获得生计,还能对此有充分掌控。
梅琳达强调了两个方法:一是通过扩大数字金融工具的覆盖建立经济韧性,二是建设强大的家庭照护基础设施,使女性能够在家庭之外获得收入。
“进步仍然是可能的,因为全球之前也面临过很多困境并取得了胜利,我们能够再次做到这一点。”梅琳达说。
气候变化加剧粮食危机
尽管非洲的粮食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但是今年以来的国际冲突、气候变化等挑战对全球粮食供应链造成了严重冲击,让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和紧迫。
非洲进口小麦占比高达72%,俄乌冲突发生之前,非洲有14个国家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进口一半左右的小麦,这些粮食进口中断之后,供给震荡导致小麦价格飙升至40年以来最高水平。
另外,今年席卷全球的热浪干旱对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特别是东非的“非洲之角”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农业减产。今年的《目标守卫者报告》估计,到2030年非洲将增加3200万饥饿人口,严重的气候压力是造成这个状况的首要原因。高温将导致所有食物来源,无论是玉米还是其他作物,以及牲畜等等无一例外面临减产。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全球饥饿问题。俄乌冲突和今年全球范围内的极端气候灾害频发表明,仅靠人道主义援助无法解决饥饿问题。我们必须对农业研发加大投入,创新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案。”比尔·盖茨说。
盖茨在报告中指出,尽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农民的收成在增加,但各地的产量增长速度并不相同。在中国和巴西等地,农民收成大幅提高,但另一些国家的生产力则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产量增长比世界其他地方的增长都要慢,还远达不到养活国内人口的水平。
出生于津巴布韦的一个小农家庭,曾担任非洲种子贸易协会(AFSTA)前主席、现任盖茨基金会农业发展部门代理主任的伊诺克·奇卡瓦(Enock Chikava)告诉澎湃新闻,非洲农业生产力低下与非洲农民的耕作条件有关。尽管非洲大多数人(超过50%)靠农业谋生,但拥有的土地面积往往不到一公顷,而且没有足够的灌溉或肥料。因此,当更广泛的粮食体系受到冲击、全球粮食供应减少时,他们无法生产足够多的粮食弥补缺口,从而陷入饥饿。
奇卡瓦特别强调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说,气候变化是农业发明以来对粮食生产的最大威胁,特别是在非洲,那里的环境恶化速度比地球任何其他地方都快。”他说。
世界银行和尼日利亚政府近期开展的一项农民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你将如何应对收成减少?”,第二和第三常见的回答是“吃少点儿” 和“卖牲畜”,而最常见的则是“无能为力”。
农业创新是解决之道
在今年的报告中,比尔·盖茨提出通过种植“气候智能型”作物和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模型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非洲的小农户可得以提高生产力,并让农作物免遭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影响。
他举例道,通过培育特定品种,研究人员相信他们能生产出一种杂交玉米,这种玉米能够抵抗更热、更干燥的气候。而这项研究已经取得了成功。
肯尼亚的研究人员将这种名为“DroughtTEGO®”的新玉米与老玉米进行比较,他们发现种植DroughtTEGO的农场每英亩产量要高66%。这样的产量足以给一个六口之家提供一年的口粮,并有盈余可卖,换来大约880美元,这相当于一个普通肯尼亚人5个月的收入。
盖茨基金会农业项目官员吴昶欣告诉澎湃新闻,这种创新的杂交种子是通过和非洲各国当地企业进行联合育种,在当地试生产的方式展开的。同时,他也表示,除了好的种子以外,非洲各地也亟需建造更多灌溉设施。
此外,为了加快更适应未来气候条件农作物的培育工作,一个解决办法是“ 预测模型”。这种人工智能软件可用于处理作物的基因组序列和环境数据(包括从土壤样本到卫星图像等所有数据),然后基于数据对农场未来需要什么样的种子做出预测。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这一模型为特定的地区选定最适合的作物品种,或者反过来为特定的作物找到最佳的种植地区。
尽管目前这项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但类似的预测模型,比如预测农场可能遭受入侵物种或作物疾病冲击的模型已经取得成果。例如,去年埃塞俄比亚的农民担心小麦蝗灾疫情会破坏该国的收成,但“早期预警系统”提醒农民蝗虫到达的具体位置,这样他们就能采取预防措施。到2021年底,埃塞俄比亚的小麦作物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实现了历史上的最大丰收。
奇卡瓦还表示,农业变革最成功的经验,就是中国在过去40年里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非常震撼,但是并未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分享。他本人在非洲一直在积极分享中国的经验。他相信,通过中非农业合作,非洲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学到很多东西。
比尔·盖茨在报告中总结道:“各国应该慷慨解囊,防止人们陷入饥饿。但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提供更多的粮食援助,而是确保最终没有援助的必要。”
(责任编辑:百科)
-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北京市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政策于2022年底到期后,缓缴社会保险费的最后补缴期 ...[详细]
-
最新任命!8月4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公司宣布委任集团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利蕴莲,以及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前主席吴港平为集团董事会独立董事,于2022年8月4日起生效。截至午间收盘,股价涨4.04%, ...[详细]
-
8月3日,七国集团外长就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发表所谓声明,公然为佩洛西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挑衅行径张目,妄称中方升级地区紧张,呼吁中方不要以武力单方面改变地区现状。加拿大外长乔利还在当天 ...[详细]
-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龚建华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漳州市人民检察院已向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详细]
-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深挖行社典型、萃取业务精髓,中国农金30人论坛中小银行卓越管理丛书系列正式亮相。11月22日,在第四届中国农金30人论坛广西会议上,展现湖南浏阳农商银行“小、融、稳”经营之道的 ...[详细]
-
华春莹:解放军只能以美方和“台独”势力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
8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岛周边开展的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提问。华春莹表示,连日来,中方通过各种渠道,在各个层级反复向美方阐明,中方坚决反对佩洛西窜访台湾的严 ...[详细]
-
近期,又有两家农商银行获批筹建。7月26日,山西银保监局公布行政许可,同意筹建山西临县农商银行。前一日,云南双江农商银行筹建工作也获云南银保监局同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3家农商银行获批筹 ...[详细]
-
纽约州声称,公司拒绝应该州的要求提供信息,以调查其在疫情期间是否存在价格欺诈行为。纽约州总检察长莱蒂希娅·詹姆斯Letitia James)周三在一份法庭文件中表示,她正在寻求一项特别法庭程序,迫使泰 ...[详细]
-
威马发内部信,公司高管带头降薪!专家:保持定力的企业会坚持到最后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裴健如11月21日,一份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布的内部信在网络上流传。内部信显示,2022年充满挑战和困难,威马汽车也面临着资金、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压力。“今年10月以来,公司 ...[详细]
-
被问“为台湾带来何实质意义?” 佩洛西沉默 民进党当局避重就轻
来源:中国台湾网中国台湾网8月4日讯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开启“锁台”军演,大陆官方还宣布暂停输入台湾多项产品,更停止输送晶片必不可少的天然砂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