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厂开启裁员潮,微软、英特尔裁上千人,马斯克:推特裁75%
一觉醒来,美国马整个团队都被老板炒掉是大厂怎样的体验?
格雷格·查普曼就在最近深切感受到。作为微软旗下Studio Alpha的开启克推首席架构师,查普曼在刚刚过去的裁员潮微裁上一周被通知,他所在的软英Studio Alpha工作室彻底关闭,团队所有员工都被解雇。特尔特裁
“哇,千人这真是美国马一次冒险,我和我的大厂整个团队都被炒了。我已经从事游戏开发25年,开启克推在微软干了12年。裁员潮微裁上我到现在还没有平复心情……”查普曼在社交媒体上说,软英但很快,特尔特裁他就给自己的千人账户设置访问权限,并不再发表任何公开言论。美国马
KC Lemson是微软首席技术官办公室的产品经理,她在社交媒体上亦透露,自己也被解雇了。
这位在微软工作了20多年的老员工感叹道:2022年,真不容易啊!
10月20日,微软表示,将在多个部门裁员,包括Xbox、战略任务和技术组织等多个部门,涉及不同级别、团队和驻地。有消息称,此次裁员人数接近1000人。
不仅仅是微软,整个2022年,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不是在裁员,就是在减少招聘。数据显示,迄今为止,美国科技行业已裁掉44000名员工。
另一巨头英特尔在10月12日已被曝出将大幅裁员,裁员人数可能达数千人。在此之前,网飞(Netflix)已裁员300人,美股平台Robinhood裁员9%,二手车交易平台Carvana裁员2500人,特斯拉更是一举裁了10000人。
网飞(图源:社交媒体截图)连公认最爱招人的亚马逊也在8月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第二季度亚马逊直属员工减少了9.9万人,主要是仓库和配送中心大规模裁员。
至于全球首富马斯克,虽然还未完成对推特的收购,但他已对裁员跃跃欲试。10月21日,美国媒体透露,马斯克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将推特的7500名员工人数减少到2000多人。这意味着,推特可能要裁近75%员工。
美国经济降温,裁员寒潮四起,昔日财大气粗的科技巨头也未能幸免。
疯狂竞争或被裁
一直以来,美国科技企业以待遇高、福利好而闻名,是无数人向往的梦中公司。
但在经济走势放缓、通胀加剧的当下,曾被调侃“最适合养老”的美国大厂也不得不告诫每一位员工:要么竞争,要么被裁。
“被炒前,我已经嗅到了些危险的味道。当被通知去谈话时,我就知道,一切都结束了。”特斯拉的一位前程序员表示,宣布裁员当天,所有人都哭着走出了办公室。
特斯拉(图源:图虫创意)这位程序员回忆道,特斯拉还给了他一张优步乘车券,让他打车回家。“行吧,我觉得我要重新开始了。”
尽管有这样的经历,这位程序员仍然觉得特斯拉是最好的公司,为世界做着有意义的好事。
网飞的前广告撰稿人也向媒体描述了他所在的团队被裁员的经历:先是经理的办公软件被停用了,很快他们就接到了电话,被告知会继续支付两周的薪水,但全部被开除了。
在这些美国大厂,面谈或者电话告知已经算体面的做法了。一家科技公司的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说:“刚刚在Zoom里和其他600人一起被解雇了。”另一家公司的员工则表示:“没有任何预兆,昨天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让我们在家办公,今天早上又发封邮件,让我滚蛋。”
即便没被裁,留下来的员工也不轻松。扎克伯格已经连续几个月在公司内部会上直言,并非所有员工都符合公司的标准,要求大家必须自我加压,更加努力工作,要是不想干了随时都可以走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亚马逊员工表示,“以前从事多个建设项目的同事,现在已经不再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了”,他们的经理建议他们利用额外的时间专注于“学习和发展”。在这位员工看来,这话“让人听着很慌”。
谷歌首席执行官皮查伊对员工们说:“从今以后,有3个人做决定的地方都需要改进……将其减少到2个或1个,以提高效率。”他表示,预计于2022年余下期间,将放慢招聘速度。
谷歌(图源:社交媒体截图)微软任务工程部门负责人扎克·克拉马尔亦透露,由于项目优先级调整,该部门不得不砍掉一些已经在进行中的项目。“公司不得不权衡利弊并做出取舍,因为资源不是无限的,而时间恰恰属于最稀缺的资源。”
好日子不再
疫情以来,美国科技行业普遍曾有过一段好日子。
就在2021年,科技五巨头——苹果、亚马逊、谷歌、Meta和微软的总利润还一度达到1.4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96万亿元)。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全球向数字化时代趋近,这些科技大厂们通过云基建、互联通讯、电子商务以及远程办公等方式,提供数字化时代的核心服务。
销售增长、股价飙升,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扩招。
但进入2022年,繁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俄乌冲突、高利率高通胀等因素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降低,损害了市场并影响了行业吸引人才的能力,对美国经济的增长与创新产生了广泛影响。
经济增长放缓,科技巨头们的业绩也在下滑。
电商零售作为亚马逊的核心业务,增长明显放缓。今年以来,亚马逊的零售营收同比增长连续两个季度7%,停留在个位数,远低于去年和前年20%-40%的同期增长水平。营收下降的同时成本还在大幅增长,整个2022年亚马逊的利润来源基本都是靠云业务撑着。
亚马逊(图源:图虫创意)微软7月公布的季度财报显示,受到经济放缓、通胀、加息、俄乌冲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季微软营收仅增长12%,低于预期,其中Windows OEM及Xbox内容和服务两部分各衰退2%及6%。
这些科技巨头,曾经为了跟上消费者需求而大举扩招,如今只能被迫裁员、调整招聘,以应对增长放缓和其他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由于疫情期间需求,亚马逊在2020年投入了巨资招聘并增加所需的储存空间。但两年后发现,由于美国通胀飙升,已经不需要这么多仓库和员工了。Meta亦因为业务下滑,被迫削减成本,其中就包括裁员;而推特则准备在马斯克完成收购前,完全不再进行新的招聘。
裁员和经济下行的恐惧困扰着这些科技企业的员工。在一个可以用来匿名谈论雇主的应用程序Blind中,关于停止招聘的讨论比去年增加了13倍,关于裁员的讨论增加了5倍,关于经济衰退的讨论则增加了50倍。
图源:图虫创意10月下旬,美国各大公司第三季业绩将陆续揭晓。从目前公布的情况看,几大巨头均表现不佳,职场裁员已成大势。
当地时间10月25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利润均不及预期,其中营业收入为690.92亿美元,是该公司近9年来的最低增速,营业利润171.35亿美元,同比下降18.5%。财报公布后,Alphabet表示,将放缓招聘,并加强成本控制。
至于微软,2023财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至501亿美元,增速创5年来最弱,净利润176亿美元,同比下降14%,是两年多来最大降幅。
一位在Meta工作的工程师表示,现在除了房贷,他都不敢过度消费,连油都不敢乱加,免得被裁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要是我能晚几年毕业就好了。”
(责任编辑:娱乐)
-
一、科创板目前募资情况及投产进度科创板开市以来融资7351.61亿元,主要支持国家战略导向企业。科创板诞生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背景之下,自2019年开市以来,为科创企业融资达7351.61亿元,上 ...[详细]
-
韩国央行周三表示,截至4月底,韩国外汇储备环比减少85.1亿美元,至4493亿美元。韩国央行解释,这主要是因为美元走强,其他货币资产换算为美元后减少,加上政府采取措施缓解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在韩国外汇储 ...[详细]
-
宁德时代:2025年之前公司电池产能预计达到670GWh以上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5月5日消息,披露定增募集说明书公告,公司目前产能无法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自公司发布本次发行方案以来,公司相继公告了相关电池产能专项建设基地项目 ...[详细]
-
快讯:京东健康跌近5% 此前遭刘强东减持逾884万股套现近4.4亿元
5月4日消息,跌近5%,现报47.6港元,此前遭刘强东减持逾884万股套现近4.4亿元。联交所权益披露显示,京东集团09618.HK)JD.US)创办人兼主席刘强东近日两度减持于京东健康06618.H ...[详细]
-
12月加息50基点?美联储梅斯特:同意放缓步伐 但“刹车”还很远
财联社上海11月22日讯编辑 黄君芝)美国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梅斯特周一强化了美联储将在下个月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不过她同时也强调仍有必要继续收紧政策。虽然她承认最近的数据令人鼓舞,但她在接受采访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植 上海报道 面对美联储大幅加息50个基点,人民币开始逐步“企稳”。截至5月5日19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CNY)徘徊在6.6168附近,较前一个交易日小幅回落84个基 ...[详细]
-
近日,据华尔街苹果分析师爆料称,苹果将在iPhone 15开始采用自研基带,他在相关爆料中指出,外界普遍期待苹果在2023年也就是iPhone 15节点上采用自研基带,据悉,这次基带将由台积电独家代工 ...[详细]
-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周三公布2021年销售额500强企业榜单,半导体企业表现抢眼,动力电池、K-Pop、虚拟货币相关企业的名次大幅上升。具体来看,和分列前二,销售额分别为279.60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半导体产业链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目前,国内在芯片设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制造端包括半导体材料、装备、工艺、元器件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短板。为打破这一现状,近10年来,在国 ...[详细]
-
来源:华尔街见闻公司的255亿美元,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多家退出俄罗斯业务的企业中,遭遇的最大损失。据英国石油公司BP)5月3日发布第一季度财报,该公司第一季度净亏损203.8亿美元,因决定退出所持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