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2月官方PMI数据点评:2月PMI超预期
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PMI 52.6,期货期预期 50.6,月官月前值 50.1。数据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 56.3,点评预期 54.9,超预前值 54.4。期货期综合PMI 56.4,月官月前值52.9。数据三大指数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点评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超预
制造业PMI分类指数均较上个月回升,期货期供需双双改善。月官月随着春节假日因素和疫情影响消退,数据制造业企业生产恢复加快,点评市场需求继续改善,超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6.7%和54.1%,高于上月6.9和3.2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5%,高于上月1.9个百分点,升至近12个月来高点,企业信心继续增强。
从结构来看,各规模企业PMI均高于临界点。大各规模企业景气水平不同程度回升,其中小型企业PMI自2021年5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大、中、小型企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产需较上月有所增长。
建筑业景气水平升至高位景气区间,2月份各地工程项目集中开复工,建筑业施工进度加快,商务活动指数为60.2%,高于上月3.8个百分点。从企业用工看,从业人员指数升至58.6%,高于上月5.5个百分点,建筑业企业用工量明显增加。据百年建筑网调研显示,工程项目开工率和劳务到位率超去年同期,项目施工逐步恢复正常。行业高频数据显示投资开工改善,地产产业链如销售数据、开工率偏弱、基建产业链如、镀锌件开工率偏强。
服务业景气水平升至较高景气区间。春节过后服务业复商复市加快,景气水平升至近期高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6%,高于上月1.6个百分点。春节出行高峰期已过,但在疫后出行复苏的带动下出行指标仍处于高位,物流延续修复。(光期宏观团队 叶燕武 于洁)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具体产品、业务的推介以及相关品种的操作依据和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自负盈亏,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责任编辑:娱乐)
-
来源:经济日报在新冠肺炎疫情与保险业转型的双重影响下,近两年来,寿险业整体增速放缓,保险代理人规模持续收缩。在放慢前行脚步的同时,保险机构也在积极主动寻求产品、渠道、服务等方面的转型之路。当前,寿险业 ...[详细]
-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表示,从金融业来看,要进一步健全银行信贷政策风险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增加科技贷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的枢纽作用,健全长期资金投资机制,更好发挥政 ...[详细]
-
1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我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全文如下:我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治疗 ...[详细]
-
规模大比拼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巨无霸”ETF份额激增 窄基指数ETF“遍地开花”
刚刚落幕的2022年,市场行情整体较为震荡,股票ETF规模之争十分激烈。随着宽基指数ETF被资金频繁“抄底”,市场上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巨无霸”ETF达到4只,规模最大的一只更是突破775亿元。此外 ...[详细]
-
转自:中国科技网俄罗斯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模拟器,可以更高的准确性、更少的时间和计算成本来训练无人驾驶运输系统。研究人员称,该解决方案是使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获得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传感器》杂志上。交 ...[详细]
-
据报道,在结束了有史以来最赚钱的2022年,股票的卖空者在新年伊始又给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分析公司S3 Partners的数据显示,希望通过出售借来的股票,并在稍后以更低的价格买回这些 ...[详细]
-
资金持续出逃,财报季将扰动市场?经历了惨淡的2022年之后,美国股市新年第一周迎来开门红。虽然美联储官员最新表态依然普遍强硬,12月非农报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外界对政策前景的担忧,终端利率压力有所减轻。 ...[详细]
-
携程集团梁建章:刺激需求的同时,也可以提升生育率,提升中国经济的长期信心
冬去春来,万物萌生,2023,中国经济展开新的一页。当中国民营经济领军者齐聚,这场《对话·开年说—启动,2023!》今晚21:30开场... 曹德旺、宗庆后、南存辉、张勇、梁建章等众多企业家开讲。娃哈 ...[详细]
-
门诊共济改革全国加速推进今年12月1日,深圳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将迎来一项重大改革,一档参保人计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从缴费基数的8%降至2%,期间差额纳入统筹基金后用于提升门诊的报销水平。深圳市在相关政策解读 ...[详细]
-
本报记者 杜雨萌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又和人民群众利益相关,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要在精准上下功夫。首先问题要找得准,目标要瞄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