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酒业百亿狂飙后,何时圆梦“酱香白酒第二股”?
白酒A股许未“添丁”,国台股赴美赴港或成首选?酒业酒第
作者 | 徐长卿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这是野马财经的第3029篇原创
本文约2600字,阅读时长约8分钟
白酒企业IPO道阻且长。百亿
2月8日,狂飙有消息称国台酒业考虑去香港进行IPO,后何融资规模为5亿美元。时圆对此,梦酱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香白以正式公告信息为准,国台股目前无法正面回应。酒业酒第
纵观近年来白酒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百亿IPO之路,事实上皆难言坦途,狂飙赴美赴港是后何否能成白酒企业新思路?国台酒业能否成为“酱香白酒第二股”?
国台发展之路一波三折
2001年,已经通过医药行业赚到第一桶金的时圆闫希军,花费500万元在贵州茅台镇收购一座酒厂。梦酱他将酒厂命名为“金士力酒业”,这与他的天士力品牌仅一字之差。作为天士力集团大健康产业的延伸产业,强关联药牌的“金士力酒业” ,在宣传上也喊出了要打造最健康的白酒的口号。
在业内看来,从未涉足过白酒的天士力,这样的重金投资行为,无异于一场赌博。彼时,市场上还没有“茅台镇酒”的概念,除了茅台,其他都算是散酒。更重要的是,千禧年前后的白酒行业形势并不景气,加之此前“秦池标王事件”和“山西假酒案”的余波,白酒行业也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此后的几年中,闫希军虽借助天士力药物质量控制优势,联合国家酒检中心等权威机构,推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也花费数亿资金用于宣传,虽也赢得了社会层面上的荣誉与褒奖,但始终没有打造出金士力酒的品牌,因为金士力的品牌名实在无法让消费者联想到酒。
2011年,闫希军果断放弃斥巨资打造的金士力品牌,改回原来的名字——“国台”,但改名亦是风波。
来源:罐头图库
“国台”这一词常用于海峡两岸的政经往来事务活动中,而“国”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通常代表“国家”的含义。闫希军在申请注册“国台GUOTAI及图”商标,即“国台”系列商标的延伸使用时,就曾被国家商标评审委予以驳回。虽然后来在二审中胜诉,但有法官后来专门撰文指出,二审法院的部分判理“似乎值得探讨”——根据《商标法》规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改名的行为其实也是对标茅台的“靠近战略”。因为“国台”听起来就像是“国酒茅台”的简称。这样的战略也引发了与茅台的纠纷。
2019年,闫希军的白酒生意版图中,还增加了其收购的酱香型白酒知名品牌——怀酒。由于怀酒官网上有“赤水河畔二茅台”的宣传信息、并且实物商品的外包装上有“同宗酱酒”和“赤水河畔二茅台”,最终被认定为侵权。该案甚至还被作为“不当使用名人题词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的典型判例。
不过这并不影响国台的资本之路。其实早在2011年,国台销售额超过10亿元时,就宣布开启上市计划。2018年启动IPO股改,2019年6月披露辅导备案材料。2020年5月,国台酒业递交《招股书》,拟登陆上交所主板。
然而,同年11月,证监会要求国台就收购怀酒酒业有关事项、实控人关联企业同业竞争等47项问题进行说明。一年后的6月,国台酒业主动撤回了上交所IPO申请。针对此事,国台董事长闫希军当时回应媒体称,“计划调整完最晚十月底再报(IPO材料)”。只是,国台此后IPO并无进展。
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对“酒讯”表示,酱酒热下,国台酒业最大的困难是供不应求,经销商打款以后拿不到货,而国台酒业撤回上市材料的原因则可能是想进一步增加融资额,加大力度扩充大曲酱香酒生产产能。
遇上酱香酒的时代
也有狂飙后的隐忧
2022年,酱酒行业迎来腾飞新机遇。这年初,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意见》多次提及贵州白酒发展,如: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引导传统业态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全渠道、定制化、精准化营销创新。
而随着年中《白酒新国标》的颁布,及行业门槛的提高,也意味着纯粮固态发酵的酱香型白酒,有望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与市场份额。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在未来10年内,酱香型白酒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到30%。到2026年,酱香型白酒行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255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6.5%。
面对酱酒热的持续升温,近几年爆发式增长的国台似乎通过全国化深度布局抓住机遇、抢占市场。《招股书》显示,国台2017-2020年营收分别达到5.73亿元、11.76亿元、18.88亿元、40.0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实现0.47亿元、2.4亿元、4.11亿元、8.18亿元,仅四年时间,其营收利润分别暴涨约7倍以及17倍。
在2022年经销商大会上,国台酒业对外透露,2021年含税销售额已超过百亿元,2022年国台计划目标含税销售额为115亿元左右。
爆发的业绩背后,国台酒业频繁的关联交易也引发了证监会的问询。《招股书》显示,在国台的前五大客户中,天津帝泊洱生物、天士力医药、广东粤强、湖北粤强、广东益润均为国台酒业关联企业。这让百亿销量的成色有待考量。
此外,还能从《招股书》中得知,2018年以来,国台酒业经销收入占比高达96%。就在这一年,国台进行增资,新增注册资本7029.3万元,由“金创合伙”、“共创合伙”和“合创合伙”三家新股东以货币方式出资,102家经销商通过合伙,间接持股国台酒业。在国台的股权激励下,经销商们纷纷响应号召,开启了囤酒潮。但由于国标酒价格倒挂,渠道压货严重等因素,连续引发经销商诉讼。若迟迟无法上市,被“绑定”的经销商会成为国台的隐患。
2022年前三季度,多数白酒公司保持了营收的高速增长,但存货高企的背景下,如何消化库存推进动销,对于疫情反复下的白酒企业最为重要。
华创证券分析认为,去年国庆期间整体动销平淡不及预期,经销渠道库存相对良性;分销及终端库存压力提升,进货意愿不高,部分长尾品牌出现甩货现象。考虑到终端动销持续平淡不及预期,预计四季度库存和批价或许将进一步承压。
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现在基本上都是头部企业动销会比较快,中小型的小微企业,区域型的企业,动销不行,因此库存就肯定大。所以说,越来越多中小型白酒企业的库存都在翻番。
国台IPO之路还有多远?
不仅是国台,自 2016年3月金徽酒(603919.SH)成功上市后,白酒板块已7年未迎来“新成员”。西凤酒四次折戟IPO,习酒、郎酒也站在IPO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
不久前,网上流传出一份“IPO红绿灯行业审核标准细则”。其中提到,从事白酒产业的企业属于“禁止上市”的业务。这条信息随即引发了市场对白酒企业上市前景的担忧,白酒板块一度重创。
行业人士指出,资本市场不缺乏酒类股票甚至白酒股票,而且白酒行业存在二级市场泡沫等问题,这也就意味着监管部门不得不以更严苛的标准审查白酒企业,所以白酒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难度变大,部分酒企赴港或赴美上市成为最优解。
但国台的港股之路前景也并不明朗。
朱丹蓬分析,国台近几年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背后更多是激进策略,为了快速取得规模效应去进行IPO。所以整体运营模式这一部分,应该会存在一定纰漏,未来想在港股上市也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不过由于港股实行注册制,上市的时候如果并未发现问题,上市希望很大。
广科管理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认为,此前传言的“A股审核制设置行业‘红黄灯’,白酒属于红灯行业的传闻”可信度很高,因此白酒企业很难在A股上市。另外,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白酒的理解需要时间,短期内白酒港股会集中部分内地背景的资金,加上品牌知名度和业绩较弱,二级市场的交投活跃或许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时尚)
-
楼市迎利好!央行、银保监会推出16条政策措施,多家国有大行给房企大额授信…什么信号?专家火线解读
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加速落地。11月23日,多家国有大行与多家房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将为万科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将为万科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交通银行 ...[详细]
-
白酒新国标今起实施!有的白酒不能叫白酒了,牛栏山、泸州老窖、二锅头等或受影响
▎白酒新国标重新定义白酒,光瓶酒行业可能要重新排序了。5月26日,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举办了《2022白酒行业系列标准宣贯与质量安全科学监管研讨会》, ...[详细]
-
来源 | 子弹财观作者 | 廖鸿杰被业内戏称为“罚单之王”的,最近又收到新罚单了。5月20日,贵州银保监局一连向民生银行下发4份行政处罚公告,并以“虚增存款规模”和“项目贷款三查不尽职”等为违规依据, ...[详细]
-
亚洲星光传媒及其全资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胡海泉王中磊苏芒持股
图片来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天眼查网站显示,股东信息显示,胡海泉、王中磊分别持有该公司4.16%股份,苏芒持有该公司约2.5%股份。风险信息提示,该公司还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终本案件信息等,未履行总 ...[详细]
-
银保监会22日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出,符合以下条件的保险公司可以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一)上年度末所有者权益不低于50亿元且不低于公司股本实收资本)的75%;二)上年 ...[详细]
-
刚刚结束的5月基金行情,很有看点。过去五个月,有网红基金经理“跌惨了”!5月以来,刘格菘、崔宸龙、冯明远等“顶流”管理的基金迅速“回血”。展望后市,虽然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优质公司的配置价值开始凸显,但尚 ...[详细]
-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晖国内公募REITs启航两周年多时间,正在快速迈向万亿级市场,各项政策加速出台,为公募REITs市场平稳发展保驾护航。距离征求意见稿出台不到两个月时间,公募REITs又迎一份重磅新规 ...[详细]
-
中国经济网6月1日讯记者 陈梦宇) 根据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2022年5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虽低于50%临界点,但环比上月提高2.2%,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改善。来 ...[详细]
-
以岭药业声明:市场上出现假冒“连花”系列产品,公司保留追责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将01179)评级由“跑赢大市”升至“买入”,下调2022年经调整EBITDA预测40%,由于上半年表现可能疲弱,2023-24年预测大致维持不变。由于将企业价值倍数由24倍降至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