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温助推CPI上涨 物价平稳运行有坚实基础
买商品、消费行购服务,升温I上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助推涨物消费市场逐渐升温。价平坚实基础物价水平怎么样?稳运国家统计局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消费行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8%。升温I上其中,助推涨物受春节效应和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等因素影响,价平坚实基础CPI重回“2时代”,稳运处于温和上涨区间。消费行展望2023年,升温I上中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仍具有坚实基础。助推涨物
消费升温助推CPI上涨
“1月份,价平坚实基础受春节效应和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等因素影响,稳运居民消费价格有所上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说。
从同比看,CPI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8%。
看CPI“篮子”的重要构成——食品价格,环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2个百分点。受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影响,鲜菜、鲜菌、鲜果、薯类和水产品价格分别环比上涨19.6%、13.8%、9.2%、6.4%和5.5%,涨幅比上月均有扩大。
看非食品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25个百分点。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电影及演出票、旅游价格分别环比上涨20.3%、13.0%、10.7%和9.3%;受节前务工人员返乡及服务需求增加影响,家政服务、宠物服务、车辆修理与保养、美发等价格也均有上涨。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振霞向本报记者分析,一般来说,年初春节期间物价处在相对高位,这主要受食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影响。今年特别是疫情防控优化调整以来,餐饮、旅游、交通等日常消费逐渐恢复,也带动价格相应上涨。“1月CPI的涨幅符合往年的基本走势,也与目前的市场状况相符合。”她说。
工业品价格整体下降
1月份,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煤炭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下降。
从环比看,PPI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
“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行”,董莉娟介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3.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3%。煤炭保供持续发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月上涨0.8%转为下降0.5%。
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15个,与上月相同。据测算,在1月份0.8%的PPI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
CPI和PPI为何走势分化?“近些年来,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明显,这既受国际市场影响,也表明上游生产成本没有顺利传导到下游。”王振霞分析,前期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国市场内需启动不畅,生产成本没有反映到下游行业中来。当前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各项政策对消费提振作用明显,但对制造业和新开工企业恢复生产、补充库存的带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有能力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中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近期,各有关部门各地落实中央部署,统筹做好保供稳价。
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制定发布小麦、油菜防冻抗旱促稳产技术意见,启动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大培训,保障粮油稳产增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月9日召开的全国价格工作视频会议强调,2023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以稳物价为重点,强化市场保供稳价、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规范价格和收费行为,推动价格工作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抗击通胀斗争尚未结束,中国物价走势怎么看?
“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年物价形势不会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王振霞认为,具体物价水平将取决于猪肉等关键商品价格、世界疫情走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等因素,但整体来看,考虑去年基数效应和今年中国市场需求的恢复态势,CPI将保持上涨基调。
“展望2023年,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波动,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责任编辑:综合)
-
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表示,由于美国劳动力不断萎缩,加上科技行业正处于“中年危机”的痛苦之中,利率可能不会长期保持在高位。这位著名经济学家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今年利率的飙升在很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节后首个工作周,央行资金回笼超万亿!下周近12000亿逆回购到期
华尔街见闻 葛冬瑾分析师预计资金面大概率企稳,2.9%左右的10年期国债利率或已具备做多的价值。本周央行开始回收市场流动性,净回笼资金达7200亿元人民币,算上由于春节调休,央行在1月28日和29日进 ...[详细]
-
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登录短视频平台,给一些“大V”账号点赞,截图发给“助理”后就能挣佣金,甚至“轻松月入过万”?近日,有市民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自己多次收到此类推广短信,有些心动,难辨真假。连日来, ...[详细]
-
突然一字跌停,供销社第一牛股紧急提示五大风险!融资资金加仓方向曝光,连续“买买买”这些股(附名单)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时隔三个月之后,融资资金重回净流入状态,11月以来大手笔加仓超280亿元。多只高位股早盘跳水11月22日,开盘跌停,截至午间收盘,跌停板封单10 ...[详细]
-
汇通财经APP讯——货币:/美元阻力位2:1.1165阻力位1:1.1030即期价格:1.0890支持位1:1.0780支持位2:1.0610欧洲央行周四将利率上调0.5个百分点至2.5%,并明确表示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李昱丞2月1日,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4亿元至-6.1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央行:8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BP
2022年8月中期借贷便利开展情况2022年8月,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期限1年,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经济日报为规范证券经纪业务,维护证券市场秩序,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2月28日起施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