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经济数据发布在即 专家分析四季度经济走势
作者: 祝嫣然
[ 前三季度,重磅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9%,经济即专家分济走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数据势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发布 ]
10月以来多地疫情多发散发,析季经济复苏进程再生波折。度经国家统计局即将于11月15日发布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重磅机构预计,经济即专家分济走多地疫情散发及防控措施的数据势实施对10月经济影响较大,10月工业生产、发布消费或放缓,析季但在前期各项政策支持下,度经基建、重磅制造业投资有望维持在高位,经济即专家分济走支撑投资增速保持平稳。数据势
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最新一期“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9.89,下探至50荣枯线以下。经济学家们认为目前经济正企稳回升,但国内疫情仍在反复,面对的外部环境复杂性增加,预计我国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大压力。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进入四季度,虽然我们面临疫情多点散发和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影响,但二十大的召开会产生较好的政策红利,使市场预期趋于稳定,让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得到更多确定性。
此外,随着前期稳增长政策效用的持续发挥,前期投资会形成更多的实物量,稳增长的一揽子措施还会继续发力。四季度经济大概率还会持续复苏,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四季度依然会呈现出弱复苏态势。
四季度经济在全年分量最重,也是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的窗口期、关键期。近段时间以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加力提效,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提振市场区域,内生动力有望驱动四季度经济增长向潜在增速回归,四季度GDP增速或将成为全年高点。
工业增速或回落
参与第一财经首席调研的经济学家们预计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低于上月6.3%的公布值,本月预测均值为5.24%。
从先行指标来看, 10月制造业PMI再度降到荣枯线以下。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发布的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在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后再次下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10月份PMI指数出现回落,且重回荣枯线以下,表明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巩固。既要注意十一长假对月度环比指标的客观影响,也要注意散发疫情对市场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研报称,10月下游需求偏弱,PMI生产分项回落,工业生产承压。同时,2021年同期限电缓解,使基数略有抬升。综合来看,预计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或为5.5%,但好于七八月份。
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投资方面,参与第一财经首席调研的经济学家们对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预测均值为5.86%,略低于上月公布值。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9%,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
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继续“双管齐下”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在项目建设继续推进、财政持续发力、项目储备较为充足、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基建投资增速将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部分重点行业投资景气度持续偏高、技改投资需求继续释放、民企经营状况逐步改善和金融支持持续发力等因素推动下,制造业投资继续维持较高增长。
他预计,前10个月,基建投资增长9.0%,制造业投资增长10.2%,房地产投资下降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
但也有机构对投资的预计略显悲观。野村证券指出,继续受稳增长政策支持,基建投资可能会保持相对强劲的势头,不过土地出让收入大幅收缩仍将拖累地方政府的基建支出;制造业投资增速或仍受到出口放缓、工业利润收缩和市场信心疲弱的制约等。
消费增速进一步承压
消费方面,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2.5%,而参与第一财经首席调研的经济学家们预计10月这一指标将下降至1.73%。
汽车是消费的大头。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9万辆和250.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7%和4%,同比分别增长11.1% 和6.9%。中汽协方面分析称,10月终端市场承压,生产供给比9月略有下降;但由于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的持续发力,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仍保持增长势头。
除了汽车销售旺季不旺,研报还称,9月受到局部疫情的影响餐饮消费再次下降,大部分可选消费增长放缓,10月局部疫情影响范围较9月进一步扩大,月度密接人数已经超过4月的高点,本轮分散在全国多地,消费增长将进一步承压。考虑到局部疫情影响、汽车消费下降等因素,预计10月消费同比增速降至0。
刘元春表示,作为一个慢变量,消费受疫情冲击最为明显。目前看,消费复苏疲软,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家具和建筑装潢材料消费,前三季度是负增长;二是受疫情影响,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娱乐等消费性需求处于低迷状态。如果进一步深究,可以看到,目前居民名义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仍低于名义GDP增速。收入支撑力不足,也是去年到今年消费没有达到预期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季度保持弱复苏态势
三季度中国经济顶住了疫情反复、高温限电、地产低迷等因素拖累,总体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展望四季度,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持续落地显效,经济增速将较三季度更为好转。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第一财经,基建和制造业将成为四季度继续恢复增长的两大支撑,而由于四季度存在流动性缺口,降准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在参与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时表示,2022年我国推出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经济在二季度跌入谷底后呈现回稳势头,预计2022年四季度经济增长5%左右,全年在3.5%左右。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除了疫情影响,更多是更深层次的需求不足、信心不足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如何提振基建投资以外的需求,扭转企业、居民部门预期转弱的态势,对激活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能至关重要。
10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回稳向上,极为不易,也是拓展回稳向上态势的关键窗口期。要通过抓落实持续释放政策效应,稳就业稳物价,努力推动四季度经济好于三季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此前9月28日召开的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也要求,针对需求偏弱的突出矛盾,想方设法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消费,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积极性,继续实施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
四季度以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加力提效。11月10日,财政部公开消息称,近日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亿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稳产保供,促进农业强国建设。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11月份以来中央财政开始下达2023年相关转移支付,这包括千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经费,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水利和农业相关转移支付,涉及资金预算总规模约6032.5亿元。
财税专家分析,财政部按惯例依法提前将相关转移支付预算额度下达至各省市,便于地方尽快将额度分配至市县,便于地方完整编制明年预算,待明年实际资金下达后,地方可以尽快使用,加快资金使用进度,更好地发挥财政稳经济保民生效应。
此外,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3年部分专项债限额。此前国务院已经要求依法依规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限额,而财政部此次将2023年提前批额度下达,各省份可以尽早将额度分配给市县,以便明年1月起尽早发债,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来扩大有效投资稳增长。
在稳投资方面,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稳定市场预期、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责任编辑:热点)
-
文|翠鸟资本冲刺上市已12年的汉口银行,又来了。汉口银行官网显示,10月27日该行上午召开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的18项议案中,其中17项有关A股IPO上市计划。资料显示,汉口银行成 ...[详细]
-
转自:科技日报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乔友林教授团队、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刊物《柳叶刀·传染病》上公布了首个国产HPV疫苗馨可宁免疫后66个月的随访结果。研究显示,该疫苗在免疫后5.5年内对H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荆玉来源:巨潮WAVEID:WAVE-BIZ)大多数人印象中,咖啡的“生活方式”风情浓郁,其目标客群主要来自高线城市的中产消费者。但就和所有的新 ...[详细]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九部委联合印发《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要求,国家医疗保障局结合前期调查和征求行业意见的情况,形成了《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 ...[详细]
-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已制定新一轮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三年方案。“如果说过去几年的工作核心是‘治乱’,下一阶段,新一轮方案的核心是‘提质’。”方案重点包括,进一步完善 ...[详细]
-
中新社旧金山9月1日电 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公司当地时间9月1日宣布,英国家庭用品巨头利洁时首席执行官CEO)拉什曼·纳拉辛汉Laxman Narasimhan)将出任星巴克CEO。星巴克9月1日宣布 ...[详细]
-
倍轻松半年报净亏损3545万 线下门店或成业绩下滑“背锅侠”
中国网财经9月2日讯记者 秦潇)近日,上市仅一年多的网红按摩仪企业发布半年报,营收、净利润双双大幅度下滑。曾经以线下直营店高毛利为傲,如今转型线上,倍轻松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财报显示,2022年1-6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全国“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启动仪式今日在北京举办。该仪式在济南、武汉、海口、长春和乌鲁木齐等地均设置了分会场。在启动仪式上,中国人民 ...[详细]
-
创金合信基金刘扬:信创投资进入2.0时代 需更多关注产业内的新变化
伴随近期信创板块行情的爆发,“信创”这个对普通人来说曾经比较陌生的词汇,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为更多的投资者所熟知。创金合信基金软件产业股票基金经理刘扬说,信创几乎是所有热爱科技的投资者都研究和关注的领 ...[详细]
-
“一行两会一局”重磅发声!推动境外上市新规立法程序 支持地方“保交楼、稳民生”
记者 | 孙艺真9月2日,2022年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北京召开。一行两会一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负责人就金融开放、货币政策、境外上市新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等议题发表致辞。证监会:推动境外上市新规立法程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