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进博会一直办,我们就一直来”
图①:在第五届进博会汽车馆通用汽车展区,只进直办观众正在参观福特电马Mustang Mach-E。只进直办本报记者 孔德晨摄
图②:第五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腾讯展台,只进直办观众与“王者荣耀世冠挑战杯”比赛中的只进直办凤凰标志合影留念。张 萌摄(人民视觉)
图③:在第五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的只进直办爱普生展台,参观者通过MR(混合现实)技术,只进直办感受现实与虚拟融合带来的只进直办乐趣。翁奇羽摄(人民视觉)
图④:第五届进博会食品及馆光明集团的只进直办“城市花园”展区里,乐手为观众弹奏乐曲。只进直办张武军摄(人民视觉)
第五届进博会上,只进直办谈签约、只进直办迎合作,只进直办万商乘兴而来、只进直办收获满满,只进直办不仅频频签下大单,只进直办更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融入中国市场。6天时间很短,不少参展商已提前锁定下一届展位,并表示“只要进博会一直办,我们就一直来”。
签大单、谈合作——
“没想到收获这么大”
随着进博会这个平台的持续扩容,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在进博会“秀”出新产品、新技术,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
“作为进博会的‘头回客’,我们没想到收获这么大。”清越科技有关负责人说,公司带来的防疫很受欢迎,不少观众都为这个只要加水就能消毒的机器人驻足。“这几天,我们已经签下了不少订单。”该负责人说,“这是进博会带来的机遇,我们希望借助这一平台进一步向中国市场介绍我们的好产品。”
中国企业也早已开启“买买买”的节奏。从休闲零食、酒水饮料到粮油米面,连续5届参加进博会的盒马通过不同场景的创新开发,将海外好物带入中国市场。“进博会既是资源平台也是沟通平台。作为采购商,跟商家面对面洽谈,既快捷又高效,对增强企业供应链韧性大有帮助。”盒马海外直采业务负责人黄玲说。本届进博会上,盒马又与意大利橄榄油供应商Costa O’Dore谈成合作,成为上述供应商在国内的第一大客户。
中外企业携手展望更美好的未来。11月5日起,西门子能源每天都有新签约: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燃气轮机、绿色氢能、海上风电电网接入和能源服务等领域扩大并强化合作伙伴关系;与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为其提供6台SGT-800型燃气轮机核心机以及4台燃气轮机的长期维护服务……
科思创与高合汽车也达成新战略协议。科思创的低碳工程塑料、部分生物基固化剂和含可再生原材料份额的聚氨酯胶粘剂等解决方案将应用于高合汽车未来更多新车型。“我们希望把与科思创的创新合作作为推广标杆,鼓励行业更有效地引进创新技术。”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说。
展品变商品,一项项合作之约实实在在转化为成果机遇。
“这张进博会上全球首发的低碳足迹床垫,是我们将签约兑现落地的最好证明。”科思创有关负责人说,“去年,我们签下这个订单,今年产品已经上市了。这说明我们在进博会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以实际行动促成合作实现。”据介绍,这张床垫采用了科思创新技术新材料,每张床垫可减少大约10千克的碳排放。
展商变投资商——
“在中国,机会无限”
进博会不仅是新品首秀场。让新品落地中国,让企业扎根中国,是众多外资企业参加进博会的共同期待。
维特尔数字医疗公司已连续参加了两届进博会。2019年,维特尔在广州设立了中国分公司,在拓展全球业务的同时深耕中国市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米基·哈维夫说,中国不断涌现的合作机遇让他欣喜不已。“在中国,机会无限。”哈维夫说,“进博会大大提高了参展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为行业内部互通有无、互学互鉴搭建了良好平台。中国巨大的市场体量以及中国政府对外资和科技发展的支持,让我对未来有信心。”
美国医美生物制药企业艾尔建美学在进博会上除了销售设备、耗材之外,还积极与中国伙伴开展合作。这家企业的上海创新中心在本届进博会举行之前落成使用,每年将培训专业从业者2000多人次。
今年,不少“回头客”的参会身份发生了变化,比如阿斯利康既是参展商,又是投资者。
阿斯利康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携手无锡高新区和智众医疗,共同约定打造代谢性疾病诊疗产业园,力争5年内引进和培育50家企业,形成以代谢性疾病诊疗领域为核心的创新生命科学创新集群。通过进博会,阿斯利康国际化的健康创新生态圈初具规模,形成中国智慧健康创新中心、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等三驾“创新马车”。
“回顾过去4年,从进博会‘头回客’到每年‘回头客’,阿斯利康深刻感受到了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在每一届进博会上,我们总结在中国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开启合作与交流新篇章。”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说,要拿出更加亮眼的成绩单,携手合作伙伴把健康事业越做越好,让中国制造的创新药、中国孵化的创新成果走向世界,惠及全球更多患者。
提前“锁定”,共赴未来之约——
“参加进博会已经变成习惯”
五载春华,一揽秋实。走到第五个年头,进博会企业展面积从首届的27万平方米扩展到36.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保持在3000家左右,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局长盛秋平说,5年来,进博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
“参加进博会已经变成一个习惯、一个约定。”马来西亚茂记企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伟忠说,今年是茂记第五年参加进博会,“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以来,茂记从未缺席这个重要展会,每年都与合作伙伴相约进博会,把马来西亚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陈伟忠表示,通过进博会,企业结识了很多朋友,不仅来自中国,也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于拓展业务很有帮助。
不少外企已提前锁定第六届进博会的参展展位。2022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联盟大会上,约60家企业和机构签约第六届进博会。“这充分表明大家对进博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越来越足,欢迎广大企业共享中国机遇,实现共赢发展。”盛秋平说。
“强大的溢出效应、多元的合作机遇、开放的‘朋友圈’,进博会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拥抱全球、共享未来的承诺与决心,每一年都是我们再出发、创美好的新起点。”提前签约第六届进博会的泰佩思琦亚太区总裁、蔻驰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葆焱说。
展望未来,参展企业对中国发展信心满满。
博西家用电器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唐善达说:“作为国际领先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博西家电致力于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对此充满信心。我们将以高端技术创新和德系精工不断加速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为中国家庭提升家居生活品质,引领行业朝着智能、健康的未来稳步发展。”
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表示,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餐饮连锁企业,百胜中国有幸成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35年来共享中国大市场非凡的发展机遇。“百胜中国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创新多元消费场景的新模式,深化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引领绿色低碳转型,更有力地助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积极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屈翠容说。
“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5年,欧莱雅是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获益者。”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说,中国在创新、可持续发展及人才方面,不仅是增长引擎,也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满怀信心,对欧莱雅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也满怀信心。”
进博会每年如期举办,彰显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也为增长乏力的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一届接一届,进博会越办越好,未来更可期。(记者 孔德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1月10日 第 04 版)
(责任编辑:探索)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加快构建与国际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11月22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构建更加多元的开放格局。立足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优化双循环金融链接机制,吸引全球高质量金融资源,服务构建新 ...[详细]
-
新华社西安8月18日电题:第六届丝博会闭幕 传递诸多积极信号新华社记者雷肖霄、蔡馨逸、张思洁18场重要活动,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及客商,2000余家参展企业带来两万余种展品……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 ...[详细]
-
每经特约评论员 蒋光祥有人愁房贷能不能拖点时间再还,有人愁房贷为什么不能提前还。受房地产市场结构改变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现实就是这么魔幻。最近后者,即提前还房贷这一行为引发热议。事件导火线是月初某大行 ...[详细]
-
京报体育 | 记者 卓然北京时间8月18日,NBA官方公布了新赛季的具体赛程,常规赛将于北京时间10月19日正式打响。根据安排,常规赛将从10月19日持续到2023年4月10日。随后,季后赛附加赛将在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年来,对两件事特别有感触,一个是看得见的道路网络四通八达,出行越来越顺畅;另一个是看不见的医保卡异地结算互联互通,看病越来越便利。近日,2022年长三角 ...[详细]
-
分为四个等级!上海发布食品生产企业安全风险分级与信用分类新标准
记者8月18日获悉,上海市场监管局于近日发布了新的《上海市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与信用分类管理办法》,将食品生产企业安全信用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该办法将于2022年10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国际金融报 8月18日,沪深两市成交额1.05万亿元,连续第3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但今日赚钱效应弱,A股全天弱势震荡,板块收跌居多,医药 ...[详细]
-
来源:北京消协8月18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三地消协)与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天才公司)召开“小天才T1儿童平板电脑问题整改沟通会”。对三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月21日消息,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规〔2022〕53号)精神,进一步 ...[详细]
-
来源:乘联会根据乘联会皮卡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2022年7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4万辆,同比2021年7月增长12%,环比今年6月下降4%。由于疫情下皮卡生产受阻形势改善,出口增长势头迅猛,导致202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