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镜集采倒计时:欧普康视、爱博医疗谋划“以价换量” 爱尔眼科按兵未动
继生长激素、以价换量种植牙、镜集计正畸之后,采倒集采不断渗透消费医疗市场。欧普
11月14日,康视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公示了20种医用耗材产品集采信息填报结果,爱博爱尔按兵并称信息填报已经完成审核。医疗眼科
值得一提的谋划是,20种医用耗材中,未动“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俗称OK镜)首次进入集采目录。以价换量
此外,镜集计医改创新联盟——三明采购联盟,采倒也在11月2日发布了《关于开展三明采购联盟第八次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欧普函》,声称将委托河北省医疗保障局牵头组织开展第八次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康视邀请各联盟城市参与。爱博爱尔按兵
市场人士分析,河北试点后或向全国范围内推广,OK镜将迎来降价大潮。
A股企业中,(300595.SZ)、(688050.SH)为国产OK镜两大上游厂商。
(688366.SH)通过两笔投资获得了OK镜厂家亨泰光学旗下两款OK镜产品“myOK”和“亨泰Hiline”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上游OK镜厂家欧普康视、爱博医疗均表示已填报集采报名信息,争取“以价换量”的机会。(300015.SZ)等下游眼科机构则未雨绸缪,进行多元化布局。
据预测,预计2030年OK镜市场规模为140.26亿元。
虽然市场需求广阔,但OK镜动辄上万的售价,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直呼“用不起”。
据悉,一副国产OK镜的终端售价约在8000元-1.5万元左右,进口的在1万-1.5万元左右。除了OK镜镜片本身,加上配套的冲洗液、护理液、滴眼液等护理工具,一年下来费用可高至2万元,远高于普通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的终端售价。
今年8月研报透露,欧普康视一副“梦戴维”品牌OK镜的终端售价在7500元-9500元不等。爱博医疗的一副“普诺瞳”品牌OK镜的终端售价则在7800-8800元不等。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一副OK镜的出厂价仅在1000-2000元之间,与动辄上万的终端价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国盛证券研报也提到,OK镜的出厂价一般仅为终端价格的10%-20%。
从毛利率来看,2021年,欧普康视和爱博医疗的角膜塑形镜毛利率分别高达89.66%和83.95%。
对于出厂价与终端价的差异,11月23日,欧普康视证券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OK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除了购买镜片,还需医生和验配师提供长期多次的服务,因此,技术和医疗服务的重要性大于镜片本身,不能仅看镜片的价格”。
11月24日,华东某大型眼科企业视光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验配一副OK镜的费用包括验配前检查费用、镜片费用、护理产品费用、复诊检查费用等等,但目前大部分机构都没有区分镜片费用、服务环节费用,都是打包在一起的”。
面对一副OK镜“出厂价千元但终端售价高达上万元”的现状,业内人士认为,希望借助此次集采终结暴利时代,摘去OK镜行业收费不规范的“标签”。
“购买OK镜,其实是一个完整的医疗服务过程,除了购买镜片,还包括验配、试戴、复查、镜片维护等过程,目前终端价格体现的是一个所有环节打包收费的总价”,11月23日,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于建林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认为,OK镜集采与种植牙集采区分“耗材+手术”费用有着类似逻辑,集采也符合医疗服务“技耗分离”的一个大趋势。
11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致电欧普康视证券部了解公司参与OK镜集采的进展,对方称“公司产品信息已填报并通过审核,(对于集采详情)我们也在等通知”。
而对于OK镜集采的影响,10月26日,欧普康视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提问,“带量采购通常是医保承诺采购量并为用户支付产品费用,正常的结果是量升价降,如全面实施,对为公立医院提供产品的经销机构可能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对于厂家来说则要看量升的正面影响和价降的‘负面影响’(从利润角度看)综合后的效果,目前无法判断。对于公立医院集采后非公立眼科和视光服务机构的收益是否会降低,公司目前同样无法给出确定性回复”。
相比角膜塑形镜营收占比超过50%的欧普康视,爱博医疗核心业务中,营收占比更高的产品为人工晶状体,占比超过70%。
对于是否参与此次河北省OK镜集采信息填报,11月28日,爱博医疗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一直以来积极应对集采,已参与填报工作”。
在2022年半年报中,爱博医疗也曾提到“带量采购政策风险”,“如果公司产品在带量采购谈判中中标,而中标价格(进院价格)大幅度降低,则可能影响公司产品的出厂价格,从而影响公司产品的毛利率”。
对于OK镜集采对不同参与方的影响,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于建林认为,“对上游厂家来说,出厂价并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以降价换量升,更多影响的是中游的经销商和下游的眼科视光中心等”。
10月底,“爱尔眼科投资者关系”公众号曾就河北省OK镜集采的话题回应市场疑问,“公司提供的是基于双眼视功能和医疗属性的近视综合防控体系,防控的具体手段包括框架镜、离焦镜、红光仪、思问、云夹等,OK镜只是其中之一,完全不必闻集采而色变。”
此外,爱尔眼科强调,“公司从来都是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比如已有三个近视防控产品的专利正在转化中,有的是预防,有的是控制,我们从最严峻的预期考虑,市场格局可能会因集采而有所改变,但近视防控的需求越来越大确信无疑,行业壮大的标志就是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据爱尔眼科2022年半年报,视光服务项目占公司总收入的21.75%,OK镜只是其中之一。
11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爱尔眼科证券部,对方进一步解释,“此次OK镜集采报名主要是针对OK镜生产厂家的,我们作为销售端不参与这次报名”。
此外,A股“医美三剑客”之一的昊海生科,也布局了OK镜业务。该公司获得了亨泰视觉OK镜产品“迈儿康myOK”于中国大陆地区、期限为10年(截至2030年12月31日)的独家经销权,以及亨泰光学OK镜产品“亨泰Hiline”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有效期限至2026年1月的独家代理经销权。
11月28日,对于OK镜集采对公司的影响,昊海生科董事会办公室仅回应,“目前暂不清楚,有消息会及时披露”。
于建林指出,长期来看,龙头企业都会进行多元化布局,“上游厂家可能会考虑建立终端的眼科视光中心,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下游眼科机构也会考虑自建或收购OK镜品牌,尽可能增加利润空间。此外,根据上游厂家的管线升级,下游服务机构也会相应作出调整。”
上述华东大型眼科企业视光负责人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OK镜集采对终端机构肯定有一定的影响,但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角塑作为近视控制的手段,市场与行业都认可,且目前渗透率低,所以今后的角塑验配量会有大的增长”。
(责任编辑:焦点)
-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8月29日文章,原题:中国“Z世代”想“躺平”和购买国货。美国品牌正别出心裁地吸引他们 去年,万豪国际委托阿诺德·马为上海Moxy酒店开业策划了一场营销活动。万豪知道必须进行本地化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德国商业银行首席执行官Manfred Knof许诺提高奖金,期望在持续多年的削减成本和重组行动后,提振公司士气。Knof周四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该行希望就2022年的良好业绩奖励员工。此举旨在对员工 ...[详细]
-
金壮龙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详细]
-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在11月22日上午举办的2022年论坛年会“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论坛上,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就如何全面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表示,应构建起儿 ...[详细]
-
作者/吕倩近日,有消息称,腾讯XR扩展现实)团队全线解散,字节跳动收购的VR企业PICO启动人员调整优化。XR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等沉浸式技术的总称。2022年6月, ...[详细]
-
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再加上各族人民的辛劳和智慧,番茄、辣椒、枸杞、、石榴……各种鲜艳夺目的红色作物,正在我国西北大地上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红色蔬果园”绵延千里,产业链不断延伸,独具特色的“ ...[详细]
-
里昂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1951)“买入”评级,预计2021-25年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20%,每股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24%,目标价由9港元下调至8.4港元,估值具吸引力。报告中称,作为中 ...[详细]
-
十三在呼伦贝尔十三和阿全十三拿到新房本十三在雪地中留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曾几何时,这句话让职场人有了辞职的冲动。一对90后夫妇做得更绝,两人卖掉了杭州价值500万元的房子,将带三个娃到内蒙古呼伦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月16日周四),A股从下午2点开始突然跳水,一直持续到收盘。印象中,类似这种毫无征兆的跳水,已经几个月没有发生过了。让人觉得有些诡异的是,北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