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存量政策为主,力争最好结果——政治局会议学习体会
【中信建投宏观】存量政策为主,中信政策最好政治力争最好结果——政治局会议学习体会
宏观闻涛声
摘要
2022年7月28日,建投结果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存量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为主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力争
正文
一、议学 未再强调年初目标,习体下半年保持合理区间即可
上半年风险因素增多,中信政策最好政治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建投结果局政治局会议提出,存量“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为主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力争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议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习体全国上下付出了艰辛努力,中信政策最好政治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下半年不再强调年初目标,强调合理区间和力争最好结果。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曾强调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
我们认为,由于超预期疫情因素的拖累,上半年全国GDP仅实现增长2.5%,全年如果保5.5%左右的目标,按目标范围下限的5%来看,也需要下半年实现7.1%的增速,在经济本身受到外生冲击,内生动力还在逐步修复,部分重点行业仍在底部运行的背景下,除非有超常规的宏观政策刺激,不然实现7%以上的增长几乎是不现实的,而政府此前表示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因此,更大的可能性是下半年与上半年做一个切割,毕竟上半年疫情的冲击是超预期的,经济运行处于非正常状态。因此三、四季度实现原定目标即5.5%左右的目标增长可以算合理区间,也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 宏观政策以既定政策落地为主,未提增量措施
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
既有财政、准财政政策落地为主,货币政策延续合理充裕和宽信用取向。总体看,会议安排的宏观政策以既定政策落地为主,未提增量措施。一方面是由于不再坚持较高的增长目标,因此推出大规模增量措施已不必要,超发货币、预支未来将增加中长期的风险;另一方面,今年在两会框架内的政策力度本身已较大,新冲击下二季度政府又陆续出台了不少新的增量政策,部分政策仍未完全落地,还有相当的实施空间,如8000亿的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3000亿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和新增1420亿的留抵退税,不少已落地政策的传导也仍需时间,如专项债上半年基本发行完毕,不少仍待使用,社融增速已创2021年7月以来新高,M2增速创2016年11月以来新高,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效应还远未显现。因此下半年更多的是继续推动既有政策落地、落地政策逐步见效,也可以争取全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在经济恢复不牢固、长期贷款需求不强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仍以延续稳中趋松、推动继续降低实际贷款利率为主,支持推动宽信用。
三、 动态清零政策不会调整,疫情防控要算政治账
会议强调,“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该管的要坚决管住,决不能松懈厌战。要坚决认真贯彻党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防控政策举措。”
不大规模放松不代表对经济不友好,不代表不会优化政策。从过去两年经验看,我国严格防控疫情带来的经济成果显著,2020-2021年GDP两年平均增长5.1%,而区、英国、日本、东盟两年平均增速仍为负值,美国、韩国、印度、越南虽增速为正但相比疫情前仍有明显差距。可见疫情防控与经济增长并不矛盾,反而是经济坚实增长的前提,不大规模放松恰恰是确保疫情不大规模反弹、不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经济社会运行大规模停摆的前提,因此不应有防疫政策大规模放松直至“躺平”的预期,也不应不放松而对经济前景悲观。同时,政府也在持续优化防疫政策,从最早国务院提出的“五个不得”,到发改委等十四部门对服务业行业提出精准防疫要求,再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防控方案的不断调整和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取消,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对服务产业经营和消费活动的掣肘也在逐步降低。
四、 统筹发展和安全,产业布局均衡、初级产品保障重视度不断提高
会议强调,“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这是在长三角尤其是上海地区经历二季度停摆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未来产业布局将不仅注重成本效益市场等传统要素,产业链总体稳定、安全也将成为重要考虑因素。
会议强调,“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在百年变局之下,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韧性的前提是自主性,2022年5月,《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提到“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必须加强战略谋划,及早作出调整,确保供给安全。”因此未来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也将是政府重点工作方向之一。
五、 地产领域难出台系统性的刺激措施,以因城施策和保交楼兜底为主
会议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从会议要求看,房地产领域或难出台系统性的刺激措施,未来政策边际的宽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城施策,各地在需求和供给端管理等方面均可进一步宽松,但前提也是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二是保交楼、稳民生,解决烂尾房问题,这一层面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国家层面类似稳定基金的支持政策亦可期待,但总体上仍是兜底线的政策,难以系统性解决房地产行业的全部问题。
六、 平台经济绿灯产业将加速落地,预期稳定后活力也将增强
会议强调,“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平台经济方面的问题总体延续前次政治局会议的表述,新提出“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绿灯产业一定是不危及经济、金融安全的,满足居民生活、学习、生产又不与民争利的,有利于补短板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等等。总体上绿灯产业的尽快落地,平台企业将有更明确稳定的预期和发展环境,活力也将增强。
风险提示:疫情反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
(责任编辑:休闲)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许立波每 经编辑 杨夏在今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利用智库和第三方力量,加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 上海报道3月25日上午,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斌通过其个人微博回应了媒体“疑似空仓”报道,称报道写得比较客观。但另一方面,在但斌肯定自己“空仓或轻仓”的同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冯茵伦东航空难第五天,搜救仍在进行。在3月25日的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说,当前,搜救依然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仍未找到事故幸存者,但我们从未放弃寻找幸存者的努力。 ...[详细]
-
因误导投资者及向投资人承诺收益等,证监会撤销了两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业务许可。3月25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近日,证监会依法撤销上海证华证券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原名上海新兰德证券投资咨 ...[详细]
-
央视网消息:在昨天11月20日)开幕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对外宣布,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全面建成,这也标志着我国5G+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取 ...[详细]
-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拜登政府和欧盟预计将宣布一项重大举措,在美国总统本周访问布鲁塞尔期间,直接向欧洲输送液化天然气。这一声明发布之际,欧洲官员已要求美国采取更多行动,帮助他们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当地时间3月2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比利时举行的七国集团会议上表示,将追加1亿美元用于对乌克兰及其周边国家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当地时间3月2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比利时举行的七国集团会议上发言。 ...[详细]
-
当虚拟货币“傍”上世界杯,相关代币价格波动不断!鱼龙混杂风险要当心
来源:北京商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如火如荼,也炒热了相关概念的虚拟货币。11月23日,阿根廷足协粉丝代币ARG币交易价格大幅波动,就在11月22日晚间,阿根廷队首场小组赛以1比2爆冷负于沙特,ARG ...[详细]
-
中国人寿内含价值超1.2万亿 管理层称公司股价未反映公司价值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3月24日晚间,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总资产达48910.85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