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次针对中资手机企业查税,印度同行:造成行业恐慌
原标题:屡次针对中资手机企业查税,屡次印度同行:造成行业恐慌
印度执法部门屡次在“特许权使用费”上针对中资企业做文章。针对中资造成
印度政府近期对中资企业动作频频。手机
印度手机和电子协会(India Cellular Electronics Association,企业以下简称“协会”)日前致信印度政府,查税对印度执法部门近期对手机企业的印度执法行动表达不满,协会在信中表示行动造成了行业“深度且没有必要的同行恐慌”。协会是行业代表全印度相关企业的行业性组织。
继小米等企业后,恐慌印度政府近期又对一系列在印度的屡次中国企业展开新一轮调查,其中包括中兴和vivo,针对中资造成指称他们涉嫌财务行为不当。手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31日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企业中国政府正在密切关注此事。查税印方应该依法合规行事,印度为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盈科律师事务所印度投资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人沙俊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事实上,印度政府部门对各种中资企业的税务调查,近期一直没有间断过。此轮行动,因为规模大又涉及到“大厂”,因而再度引发了广泛关注。
针对中资手机企业
外媒从印度企业事务部获得的文件显示,印度政府正在调查中兴、vivo等在印中资企业可能存在的“不当财务行为”。印度企业事务部自称已收到来自匿名信源的举报,称相关中资企业可能存在欺诈等违规行为,将对其审计报告进行认真审查。
另据匿名知情人士透露,印度企业事务部已着手审查500多家在印中资企业的账目,除中兴和vivo外,小米、OPPO、华为、阿里巴巴等在印设有运营单位的企业均在审查之列。
事实上,印度对中资手机通讯企业“下手”早已不是新闻。去年8月,在印度的办事处就已遭到过突击搜查。其公司的办公室、公司高管住所和包括公司财务人员在内的工作人员住所,都在突击搜查的范围之内。
去年12月21日晚间,印度财政部的执法人员又扑向全印度20多个地方查税,小米、OPPO、一加等一系列中资企业在这场突袭中“中招”。
印度财政部在1月5日下午发出声明,要求小米印度公司缴纳65.3亿印度卢比(约合5.62亿元人民币)的税款。理由是小米印度公司在进口价值申报中,没有将其向美国高通公司和北京小米移动软件公司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计算入内,压低货值,违反了印度的《海关法》。
到了4月30日,印度财政部执法局对小米的行动再度升级,一度冻结了其大约555亿印度卢比(约合47.7亿元人民币)的银行资产。理由是小米涉嫌以特许权使用费的名义将资金转移到国外,违反了《外汇管理法》。
中国品牌的手机因为性价比高在印度广受欢迎,市场根基深厚且本地化程度高。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市场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高达74%。
印资外资都不寒而栗
印度执法部门屡次在“特许权使用费”上做文章,他们主张相关企业是通过“谎报”特许权使用费来将资金非法转移出境。
为此,协会在信中批评印度政府对特许权使用费的机制“缺乏了解”。协会表示,特许权使用费受到印度法律的认可,如今他们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确实需要支付费用获得授权,另一方面还要担心遭遇执法行动。
协会请求印度相关部门的部长对此进行干预,明确执法机构的立场,因为“在特许权使用费的行动上,行业内存在深度且没有必要的恐慌”。
特许权使用费通常可以理解为总公司对子公司收取的知识产权费用,其中包括研发费用、专利费用等等。它是作为财产收入的一种支付,而不属于商品经营的支付,且这几乎是所有跨国公司的常规操作。
作为全印度的行业性组织,协会既包括印度本地企业,也有在印度投资的外资企业,包括谷歌、苹果、亚马逊、小米等。
协会之所以愿意联合发声,在于很多成员在印度有过类似遭遇。如2021年12月,印度竞争委员会下令对苹果在印度的商业行为进行调查,初步认定苹果抬高手机应用(APP)市场准入门槛等行为违反了印度反垄断法。
亚马逊也在去年12月将印度财政部执法局告上了法院,表示因为2019年一笔投资,包括印度主管在内的多名亚马逊高管屡次被执法局传唤,旷日持久的调查造成了“不必要的骚扰”。
长期关注印度等新兴市场投资及中企国际化进程的志象网创始人胡剑龙此前就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包括中企在内的在印外资,在企业登记或税务等问题方面,一直遭遇到很多麻烦。
(责任编辑:探索)
-
美国8月制造业增速保持在两年来最低位,一项原材料成本指标连续第五个月下降,表明通胀压力正在减弱。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指数维持在52.8,与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一致,高 ...[详细]
-
08535)公布,预期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股东应占综合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将增加约299万港元至约295万港元,溢利增加主要由于报告期间经营收益的减幅抵销上市开支的减少及公司的附属公司从 ...[详细]
-
河南村镇银行爆雷续:储户急等“下车”,垫付资金来源无明确方案
记者 张宇轩7月29日,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自8月1日上午9时起,对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单家机构单人合并金 ...[详细]
-
受益于高油价和高气价,意大利石油巨头(E.US)二季度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38.1亿欧元,是去年同期9.29亿欧元的4倍,并超过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1.4亿欧元。业绩公布后,该公司宣布今年将再回购13亿欧 ...[详细]
-
乐居财经兰兰 11月18日,富景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景中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富景中国是山东省最大的盆栽蔬菜生产商,山东省是2021年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省份。于2021年,按销售收 ...[详细]
-
证券时报e公司讯,外汇局发布数据,2022年6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0984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0302亿元,进口15781亿元,顺差4521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1 ...[详细]
-
今日,‘消费金融频道’注意到,重庆携程小额贷款公司下称:重庆携程小贷)已悄悄将注册资本增加至50亿元,成为第11家达到跨省展业门槛的小贷公司。对此,重庆携程小贷方面对‘消费金融频道’回应称,根据《网络 ...[详细]
-
来源:鞭牛士作者|林小白 何蕾“上市即巅峰”的案例,又多了“生鲜第一股”每日优鲜。7月28日美股开盘后,每日优鲜股价一度跌近50%;截至收盘,每日优鲜股价暴跌42.8%。引爆行业的核弹是昨日下午的一个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继并购、争“鲜”后,的下一步棋瞄准了生态布局?|拆解半年报来源:野马财经 不走寻常路的新乳业,一马当“鲜”。近年来低温奶实现爆发式增长。欧睿数据 ...[详细]
-
开心汽车(KXIN.US)宣布,将在北京推出首个新能源汽车品牌“TECROLL”。并和国内新能源汽车交付平台BUJIA AUTOMOBILE联合举办“TECROLL”电动物流车的首次交付仪式,并将尽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