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网文写手真能月入过万吗
来源:北京商报
“谁还不是老年个宝宝”这个梗,再一次附体在老年人的网文网文世界里,这一次,写手老人们不甘心停留在“看”的月入阶段,转为向“创作”要效益。过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老年近段时间以来,网文各类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退休在家的写手老年人可以开启自己的网文之路”“足不出户写……就能轻松过万”的帖子,评论数、月入点击量普遍不低。过万甚至在某平台上,老年还有了“55岁简单学几期培训班就轻松上岗月入过万”的网文课程,老年网文写手的写手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日更4000字
发奋起来比年轻人还图强
一把紫砂壶、一盘花生米、月入一台安装着“古董级”XP系统的过万旧电脑,再就着清晨8点半的阳光,67岁的老徐按时开启了一天的网文写作。“年轻人退伍回家,在石家庄的食品厂上班,和临近车间的女工人相恋成家,有了一个女儿……”这是老徐网文的全部内容,也是他自己的生活。
2021年,老徐的老伴需要去北京帮忙照顾外孙女,但孩子家的房子太小,老徐只能留守河北。他骨子里是个不能同孤单和解的人,于是不甘寂寞地自学起电脑,起初尝试做抖音直播,后来又爱好上了看网文。在一个午后,看着楼下踢球的孩子们,老徐一瞬间体会到了当年村上春树的心境,于是当机立断开始了自己的网文写手生涯。
“我是从集体生活过来的,每天能说好多话,现在没人说了,我就想到可以像网文那样写出来,如果有读者评论了,那就好像是在同很多人聊天一样,所以我开始每天坚持写,每天能写4000字左右。到现在,我的网文已经更新30万字了。”老徐颇为得意地说。
随着移动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徐”开始出现在网文平台上。和老徐一样,退休后的李阿姨也迷上了网文写作,她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理解的写网文就是讲一个长的故事,讲故事谁不会呢,我觉得能坚持写才是当网文写手最难的。”
有人为名有人为利
名利双收很难
老徐的网文从开篇至今已经将近30万字,但订阅数已经在332人次停留了半个月没有变化,评论区的互动也在逐渐变少,老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有时候我会在网上搜自己的笔名,但是百度上查无此人,连无孔不入的盗版网文网站都不发我的作品。失落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行!”
某网文平台编辑高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近一年她接手过的网文写手近30名,其中4名年龄在55岁以上,“老年写手们的优点在于,他们除了都能拿到全勤奖励外,文章很少会出现抄袭、融梗等不符合平台规定的问题,但问题就在于有些老年写手太在意字数是否达标,因而会在文章里写车轱辘话充字数,类似流水账,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网络文学作品”。
此外,就是题材问题。“毕竟网文市场的主力读者群还是年轻人,老年写手的作品大部分以自述过往经历为主,若不能结合好潮流元素、热门题材、热点话题,有时候平台想帮忙推广也很难。”高女士如是说道。
与老徐的诉求不同,王阿姨更看重写网文的这份收入,“我看了几篇文,感觉我也能写啊,而且足不出户就把钱挣了”。王阿姨曾经是一名护士,后来年龄渐长就转换到了医院的文员岗位,60岁的年龄敲起键盘的手速不输年轻人。退休后的她没有闲着,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是女儿给她推荐了这份工作。
而李阿姨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家没有电脑,所以我就每天用微信的语音转文字来写网文,内容都发给自己正在上大学的孙女,由孙女帮忙简单整理再上传网文平台。”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网文市场中较为流行的5个平台,新写手的激励机制主要以全勤奖为主,每日更新3000-4000字,坚持日更满一个月,将从第二个月起支付600-800元左右的全勤奖金;此外,网文的订阅数量增加、收到读者打赏、登上排行榜也会有额外奖金。
想翻盘报班补短板
小心骗您没商量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文市场规模已超300亿元,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较上年同期增加4145万,占网民总数的48.6%,读者数量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然而“老徐们”的经历表明,即使拥有庞大的读者市场,但想要从中分得一块蛋糕,并不容易。
恰恰是抓住了老姐们儿、老哥们儿的这些困惑,如今也有些人开始伺机而动。王阿姨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我最近在某平台上找到了个账户,主页里的每篇文章都在介绍不同的老年网文写手通过什么样的题材创作出平台爆款,号称包教包会,学好后还能月入过万。”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此类培训班往往先通过社交平台“引流”,随后将学员拉进微信群,每天在群里投放网文写作资料,传授热门题材,介绍不同网站的稿费情况。
“在我进群后的第二周,群里开始教如何做流量,这一次群主开始向我们极力推荐一个网站,说这个网站能为写手提高订阅数、收藏量,当然也需要写手支付相应的费用。我一听感觉跟推销似的,后来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学了一段时间,其实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有,就是在各种推销。”王阿姨无奈地表示,如今,该微信群已经被解散,群主账号也突然被官方封禁。
如今,王阿姨还在寻找着新的培训班,努力为一篇都市言情类的网文搭建框架;李阿姨的网文停更了,她的老伴住院需要陪床照顾,她已经没有时间再挣这份“外快”;老徐还在连载,但年底前他想收尾了,逐渐冷清的评论区让他失去了兴趣;高女士又接了下新任务,这次负责的依旧是两位老人;社交平台上老哥们儿、老姐们儿还在评论区询问着:60岁了,我还能写出爆款网文吗?
此刻,我想说:“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人活着不论多大岁数都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谁说60岁了,您不能是下一个‘唐家三少呢’?”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韩昕媛
(责任编辑:知识)
-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主要机构投资者普遍青睐高新技术行业
北京商报讯记者 丁宁)2022论坛年会于11月21日至23日在金融街举行,本届论坛年会主题为“踔厉奋发,共向未来——变局下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合作”。在11月21日“全球市场与金融发展”平行论坛上,国家外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早在1月12日,我们市就召开了一季度信贷投放‘开门红’和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推介会,金融管理部门领导传达了市相关会议的精神,要求加大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为全年信贷 ...[详细]
-
300750.SZ)宣布今年首个百亿级投资项目。1月29日,宁德时代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邦普)拟在广东佛山投资238亿元,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生产基地,涵盖50万吨废旧电 ...[详细]
-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新一轮制裁将于2月5日开始,届时将对包括柴油在内的俄出口成品油实施新的价格上限。彭博社1月28日报道称,欧盟各成员国经协商后同意,将俄柴油出口价格限制在每桶100美元至110美元 ...[详细]
-
作者:田子木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一则约谈货拉拉等公司的公告,再度将互联网货运平台恶意压价竞争一事摆到台面上。约谈中提到,货拉拉采用一口价订单、上线“特惠顺路”产品等方式恶意压低运价,严重损害货车司机 ...[详细]
-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题:出行畅 消费旺 暖意浓——2023年春节黄金周盘点新华社记者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黄金周——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节日里的中国在流动和忙碌中释放发展动力。实体 ...[详细]
-
春节假期银联卡境外交易金额增长约六成 港澳、东南亚消费增长显著
银联国际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境内消费者在境外使用银联卡的交易金额增长约60%,其中,在境外商家的POS消费增长超过90%;港澳、东南亚地区等近程市场是最受青睐的目的地。数据显示,港澳、新加坡、 ...[详细]
-
节后A股主升行情能否延续?哪些板块值得关注?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4)春季行情延续下的情绪引领品种。历年春季行情演绎的较为极致年份,券商与上证指数关联性更高。此外同时承接安全概念、数字经济概念也充当春季行情情绪引领品种的计算机信创也值得配置。:节后A股市场有望迎来积 ...[详细]
-
本报记者 龚梦泽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迅速提升,新势力、新品牌们也在营销方式上开始了新一轮竞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标榜式”宣传。《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到,从蔚来李斌的“不明白现在大家为什么还买油车”, ...[详细]
-
文|云酒大数据中心随着商标相关法规不断完善,社会层面的商标意识也不断提高,企业或个人的商标注册申请量迅猛增长。酒业亦是如此。1月28日,云酒传媒大数据中心连续两年发布大数据榜单——《2022酒业商标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