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合资品牌加速电动化 自主品牌不必过度担忧
今年似乎是每经主流合资品牌全面电动化的里程碑之年。
丰田推出bZ4X、热评日产亮相Ariya、合资化自广汽三菱拿出阿图柯、品牌牌上汽通用别克发布Electra-X、加速现代IONIQ(艾尼氪)6也在国内首发……
一连串让人应接不暇的电动度担新产品背后,合资品牌电动化的主品步子已经迈开。事实上,必过早在大众推出ID.系列车型开始,每经合资车企就在加快电动转型,热评以切分中汽车市场的合资化自蛋糕。
但大象转身不易,品牌牌与造车新势力、加速国内自主品牌相比,电动度担合资品牌电动化的主品节奏略显迟缓。眼下,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以及早早布局的自主品牌已经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一骑绝尘”的态势。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47.7%,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7%。
如今,当主流合资品牌加速电动产品的投放之后,是否还会有新机会?笔者认为,一切皆有可能。
之前在燃油车领域,主流合资品牌有较强的溢价能力,且合资品牌的燃油车产品价格覆盖了国内主流市场,这使得其拥有了更多的用户基础和更高的品牌认知。当汽车消费向电动化迁移的过程中,不少用户在产品选择时也会将合资品牌车型作为重点考虑对象。
事实上,在平台体系、制造、品控等基础领域,主流合资品牌确实拥有更多的积累和更成熟的工艺,这是不可否认的。在供应链管理、规模化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优势也会使得主流合资品牌更加适应市场化的竞争。因此,当主流合资品牌电动化产品落地之后再快速上量是可以预期的。
在此背景下,业内有观点称,合资品牌的全面电动化转型或对自主品牌产生“威胁”,但笔者认为自主品牌也不必对此过度担忧。
首先,国内已经孕育了一批电动化、智能化的汽车产业链企业,为电动车的发展积蓄了重要力量。比如在电池这一核心零部件上,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等为代表的一批动力电池供应商;在芯片和操作软件领域,我国有地平线、芯驰、斑马等智能创新公司;而在支撑汽车网联功能的信息通信、互联网方面,我国也已经拥有华为、百度等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这些产业链企业都将为自主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征战市场提供强大支撑。
其次,国内汽车电动化的趋势深度绑定了“智能化”,而自主品牌在智能化和用户交互上已经形成了全新思维。合资品牌在电动化的转型过程中往往会注重传承燃油车的设计理念,而自主品牌则更强调打破和重构。当消费者坐进汽车驾驶舱,就会直观感受到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根本不同。
再者,我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培育出一批更具有互联思维的汽车人,他们有与传统造车企迥然不同的创新想法。在由芯片和软件系统组成的汽车下半场竞争中,他们将会为这个行业带来更多可能。
以上这些因素都将成为自主品牌未来在电动化浪潮中的竞争力。所以,笔者认为自主品牌应将注意力聚焦于提升自身实力之上,不要过分担心主流合资品牌加速入局电动赛道。事实上,只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以往任何一个行业的经验都证明,竞争越充分有效,市场就会越有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休闲)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上海报道上有“四老”下有娃,父母一旦生病入院,独生子女面临着工作与陪护兼顾难题,如何从法律层面为独生子女们“减负”?即将于12月1日施行的两个法规条例,引发了人们对“独生子 ...[详细]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发起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微博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能 ...[详细]
-
2022年下游需求高速增长 汽车零部件板块10家上市公司年报预喜
本报记者 李 正新能源汽车作为近两年的热门行业,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业绩迎来“大丰收”。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A股市场已有13家汽车零部件板块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10家预喜 ...[详细]
-
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人民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永远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只有接地气、察民情,才能聚民智、惠民生,北京市人大会场内外一些代表关心的民生短板看似很“小”, ...[详细]
-
【上海立法禁止群租 加大对“二房东”监管力度】财联社11月23日电,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条例》将于2023年2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上海将加大对个人“二房东”监管力度,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家家户户准备年货和年夜饭的氛围越来越浓厚。选择预制菜作为年夜“上桌菜”,正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新选择。日前,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访广深两地多家商超了解到,从广式盆菜、港式花胶鸡到川味烤鱼、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随着半年报出炉,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2年中期业绩尘埃落定。8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2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归母净利润1220.27亿元,同比降低15.09%,日均赚约 ...[详细]
-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02380)“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4.1港元。公司发盈喜,预期去年纯利介于23亿至27亿元人民币包括非经常性项目),主要由于期内风力发电收入及经营利润超预期;出售新源融合股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