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消费稳增,天然气需求放缓,今冬供暖季保供形势如何?
今冬明春保供稳价在即,煤炭围绕煤炭、消费形势天然气等上游主要能源,稳增各地区和重点企业采取了哪些举措?气需求放供需状况如何预判?
立冬已至,伴随北方地区进入采暖季,缓今何煤炭、冬供天然气等供应保障力度不断加大。暖季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网站11月8日消息,保供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组织日前召开了2023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视频研讨会。煤炭国家能源、消费形势、稳增陕煤集团、气需求放山东能源、缓今何晋控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以及部分省区相关单位参加会议。冬供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张宏要求,暖季煤炭企业要科学组织安排2023年煤炭资源,积极签订电煤保供长协合同。坚持在合理区间价内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原则,努力维护供需企业长期稳定的市场格局,兼顾做好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衔接,全力保证煤炭稳定供应和经济平稳运行。
中长协签订紧锣密鼓,原煤和天然气产量也在稳步提高。以主产地内蒙古为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为保障四季度供暖用煤,9月原煤产量达到9937.2万吨,同比增长16.3%,增速较上月提升4.4个百分点。今年1~9月,全区天然气产量2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
今冬明春保供稳价在即,围绕煤炭、天然气等上游主要能源,各地区和重点企业采取了哪些举措?供需状况如何预判?
煤炭供需总体平稳,企业盼落实中长协
为应对提前到来的降温天气,近期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等北方多地都已点火供暖。
宋女士的家位于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尽管当地最低气温一度降至零下26摄氏度,但是室内温度却能达到24摄氏度。“屋外虽冷,但屋里很暖和。”
有没有煤可烧,决定了供暖的底气足不足。据经济日报报道,今冬供暖季黑龙江全省集中供热企业计划用煤1350.8万吨。为做好燃煤储备,黑龙江省围绕协调煤源、资金保障、运输储备等环节帮助供热企业解决供暖用煤。该省专门建立政府燃煤应急储备体系,明确在供热期前,主力电厂储煤20天以上、中小热电厂储煤70天以上、集中供热企业储煤90天以上。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要圆满完成这项任务仍然颇具挑战。同为北方地区,山东省潍坊市相关负责人在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受能源、气候、疫情等叠加因素影响,形势较为复杂。
“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供热成本持续攀升。煤炭方面,目前我市热煤到场价格2000元/吨(标准煤)左右,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接近常规年份的3倍。受煤炭主产地疫情影响,煤炭产销及运输可能受限,为储煤工作增加了不确定性。”上述人士称。
综合多地情况来看,价格是否高企、供应增长潜力和市场消耗速度是多地考虑今冬煤炭保供工作的三个主要因素。
消费方面,尽管近期北方地区取暖用煤有所增长,但华东、华南等地区仍处于煤炭消费淡季,沿海终端日耗增加有限。
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当前国内沿海电厂的库存普遍较为充裕,电厂仅维持常态化采购,多数电企已经完成11月的采购量,因而短期内对进口煤的需求有限。此外,受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影响,非电行业的需求也较弱。
供应方面,上周大秦线秋季检修已经结束,煤炭铁路运力逐渐恢复,近日秦皇岛港调入量及库存情况出现明显改观。此外,随着供暖季逐渐临近,政策保供力度也将不断加码。10月底,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特急文件《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工作方案》。
“除了公布时间较往年稍早以外,此次工作方案规定的内容与现行的电煤中长期合同实施方案大体相似,这说明煤炭中长协制度进入了稳定期。同时,在合同签订范围、签订要求、运力配置和履约监督等方面,较之前的表述更明确、更合理,给煤炭市场注入了积极预期。”一位长期关注煤炭行业的资深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称。
在煤炭供需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当前仍处于较高位置的煤炭价格,更可能会成为影响煤电保供的压力来源。
“虽然签了合同,但是不能完全按照合同兑现。比如煤企会以次充好,或者是减少煤量。虽然名义上是发电供热用煤长协全覆盖,但我们现在还得想办法购买一部分市场上的现货煤。”某大型发电央企管理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目前现货煤价格高达1500元/吨,是常规年份的数倍,即便部分省份允许电价上浮20%也无力疏导,因此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上述管理人士表示,希望煤炭增产保供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对中长期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管,有效缓解煤电企业压力。
天然气消费放缓,保供力度仍有加强
与煤炭“供需两旺”不同的是,近期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持续放缓,全年或将首次出现负增长。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7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7%。今年1~9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694.8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4%。其中,9月单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79.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3.3%。
大学(北京)油气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陈守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天然气需求的下降与其价格走势密切相关。“通常国内各大企业都会提前签订一部分中长协用量,满足基本需要,约占总量的70%~80%,其他的购买现货。但是今年由于俄乌冲突等原因,天然气现货价格持续走高。所以这部分现货需求就下降了,转而用其他的能源实现替代。”
北京世创能源咨询首席研究员杨建红在月初举行的2022年重庆油气论坛冬季峰会上预测,今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预计达到3530亿立方米,同比减少47亿立方米,降幅1.3%,成为历史上首次同比下降的年份。
公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进口LNG(液化天然气)综合到岸均价为5169元/吨,同比增长77%,约为同期进口管道气价的2.1倍。因进口价格高涨,国内LNG现货进口量大幅下降,前三季度进口LNG共减少1223万吨。期内,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5.4%,达1601亿立方米;进口管道气同比增长45亿立方米,达478亿立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天然气消费放缓,但冬季保供工作仍受到高度重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月初举行的天然气冬季保供动员部署视频会上,中石油董事长戴厚良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抓好增储上产,加快储气库扩容达产和注采转换;做到有保有压,保民生、保大局。
据第一财经了解,中石油冬季筹措天然气资源接近1100亿立方米,略高于去年。截至目前,中石化和中海油尚未公布今冬明春天然气资源供应量。
在7日举行的中国天然气行业高峰论坛上,多位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气温偏低、局部时段矛盾增加、部分地区管输能力受限、资源端和市场端存在的风险等,将给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带来挑战。
从经验看,日均温度变化1摄氏度,影响用气2%~3%;全国平均气温变化1摄氏度,影响市场约2000万立方米/日;北方地区平均气温变化1摄氏度,影响1200万立方米/日;北京平均气温变化1摄氏度,影响约400万立方米/日。
据国家气象局预测,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12月~2月气温较常年偏低1~2摄氏度。1月气温较常年偏高1~2摄氏度。
“在市场端,如果在极寒天气下,采暖需求大幅提升,民生保供和电力顶峰叠加会导致需求大幅提升;如果来自疫情管控,又会影响工业、商服、车用等用户需求,气温偏高导致采暖需求不足。这些都可能给稳定供暖带来一定风险。”上述人士称。
生态环境部在日前举行的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清洁取暖工作,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
“对于进入供暖季后未完成改造的,仍继续沿用原供暖方式;今年新改造尚不具备安全稳定通气条件的、尚未经过一年实际运行检验的,不拆除原有燃煤取暖设施;山区等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地区,可以使用洁净煤等方式采暖,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相关负责人称。
(责任编辑:热点)
-
来源:华夏时报文/傅碧霄养老服务机构迎来政策密集扶持。继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后,9月1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 ...[详细]
-
福田汽车:判断商用车2022年触底后 2023年将进入回调期
证券时报e公司讯,关于未来商用车的发展趋势,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回复称,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和国民经济有非常强的关联,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中国商用车市场周期一般在5~7年左右。2020年商用车市场来 ...[详细]
-
来源:长安街知事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6日消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岩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周岩1968年3月出生,满族,辽宁锦州人。他早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物资局金属材料公 ...[详细]
-
底线思维四国机制、美英澳三方安全框架、印太经济框架,再加上美日在台湾问题上的互动,似乎一个针对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层层嵌套的“包围圈”若隐若现?近来美国在印太频繁搅局,而芬兰瑞典要求加入北约又在欧 ...[详细]
-
近阶段,国内本土疫情呈现“点多、面广”的态势,部分省市疫情十分严峻,部分地区已连续20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3位数,持续半月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超4位数。据上海发布,流调显示,目前上海市本土阳性 ...[详细]
-
新京报讯 记者张建)6月6日,当代置业发布公告称,6月4日,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绿色智慧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卖方)与独立第三方腾云筑科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买方)及目标公司北京当代绿建工程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 ...[详细]
-
参考消息网6月6日报道 日本共同社6月6日报道称,关于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疏散者等提起的索赔诉讼,东电鉴于自身败诉已经确定,5日在福岛县双叶町的产业交流中心与原告等会面,道歉称“事故给不可替 ...[详细]
-
参考消息网6月6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6日发布了总统泽连斯基视察卢甘斯克地区西部城市利西昌斯克前线的视频。报道援引半岛电视台报道,泽连斯基说,在与扎波罗热地区的军队会面 ...[详细]
-
当地时间9月1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总统普京因日程安排紧张将无法参加戈尔巴乔夫的葬礼。佩斯科夫透露,普京1日赴加里宁格勒考察,临行前他曾前往中央临床医院向戈尔巴乔夫的遗体致哀。戈尔巴乔夫 ...[详细]
-
记者 | 查沁君“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6月6日,北京市发布《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深化北京市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提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