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菜粕联袂下跌,回调之路已开启?
来源:期货日报
受到美元指数下跌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豆粕双重影响,昨日国内和菜粕联袂大跌,菜粕其中,联袂菜粕一路领跌,下跌开盘遭遇空头增仓打压,回调主力2301合约收盘重挫3%,已开豆粕主力2301合约收盘大跌1.68%,豆粕持仓量巨幅缩减超过10万手。菜粕
据格林大华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刘锦介绍,联袂11月11日,下跌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回调二十条措施公布,市场认为中国经济将快速恢复,已开带动离岸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豆粕后续油料的菜粕进口成本将会大幅下降,CNF价格美湾报价从11月4日的联袂370美元/吨回落到11月11日的355美元/吨,进口大豆榨利有了较大幅度修复。
“人民币升值、进口大豆升贴水下降,导致大豆进口成本降低,叠加粕类供应预计改善,是影响昨日双粕下跌的主要因素。”长江期货饲料养殖研究员韦蕾介绍说,11月10日晚,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CPI为7.7%,较9月出现了明显回落。受通胀指数好于预期提振,美元指数大幅下行,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与此同时,美豆收割尾声,叠加密西西比河水位回升,进口大豆升贴水报价也有下降。截至11月14日,近月美湾进口大豆成本5380元/吨,较11月10日跌54元/吨;美西进口大豆成本5395元/吨,较11月10日跌100元/吨,从成本端对国内粕的支撑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比较显性的变化。不过,随着大豆、菜籽到港量逐步增加,双粕供应存在一定的改善预期。记者了解到,当前国内前期预定到港的大豆和油菜籽船只正在有序到港,后续国外进口商品船只通关速度或将提高。根据中国粮油商务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第45周,国内大豆实际到港升至209.73万吨,到港量已经出现恢复。此外,根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显示,预估11月大豆到港786.5万吨,环比增89.98%;菜籽到港42.6万吨,环比增255%。
“事实上,从中期的供需前景来看,粕类价格的下跌是个迟早会兑现的‘灰犀牛’事件。11、12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将较之前的几个月有明显的环比增长,饲料蛋白供给短缺的情况将随着油厂压榨量的提升极大程度地得到缓解。同时,春节前生猪养殖户的相对集中的出栏也会一定程度上导致粕类需求的下滑。”中泰期货研究所植物油首席分析师史恒昱表示。
在刘锦看来,虽然基本面方面后续供应预期增加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现实情况是国内大豆、豆粕和菜粕的库存量仍在历史同期低位,库存重建仍需要一段时间,同时现货基差坚挺、刚需仍在,这将会抑制双粕的跌幅。
据了解,截至11月11日当周,大豆库存322万吨,前一周328.9万吨,减少6.9万吨;豆粕库存16.3万吨,前一周18.6万吨,减少2.3万吨;油菜籽库存8.2万吨,前一周9万吨,减少0.8万吨;菜粕库存0.2万吨,前一周0.1万吨,增加0.1万吨。
“由于产地到国内的船期相对固定,市场对于未来1—2个月进口大豆的到港预估误差不会太大,所以现在无论是现货成交还是盘面交易的情绪,都已经开始提前反映后期供给端趋向宽松的预期。不过,从目前的价格结构来看,豆粕盘面价格偏低、但基差处于历史高位附近,现货价格比期货价格有更大的下调空间,我们认为粕类盘面的价格可能仍将处于宽幅振荡的结构中。”史恒昱说。
韦蕾同样认为,虽然双粕供应预期改善,但低库存背景下,累库仍需时间。据我的农产品网统计,截至11月11日当周国内油厂大豆库存268.72万吨,豆粕库存17.06万吨,连续17周下跌,为历史最低水平。菜粕方面,截至11月11日当周,沿海地区油厂菜籽库存26.5万吨,已回升至历史正常水平,但菜粕库存仍在历史最低位徘徊。此外,11—12月国内豆粕现货基差仍在500元/吨以上,01合约基差1300元/吨以上;菜粕01合约基差700元/吨以上。高基差背景下,双粕期货调整有限。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一系列对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有助于提振市场对于需求恢复的信心,对油脂市场的影响要大于粕类市场。因为防控优化措施利于旅游、餐饮业的复苏,直接提升油脂需求,支撑油脂价格,对粕类的影响相对较小,虽然一定程度上利于各种肉类需求的恢复,从而提振饲料原料需求,但疫情优化也会一定程度上缓解物流不通畅的问题,导致运输成本下降以及原料到货加快,增加粕类的供应,所以影响多空并存。但是,受病毒变异和冬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仍有进一步扩大的风险,防控形势仍严峻复杂,离全面开放尚需时间,对需求的恢复力度仍需要观察。”韦蕾表示。
(责任编辑:热点)
-
全球央行观察|恶性通胀成“最后一根稻草”,欧洲央行即将祭出史上最猛加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随着通胀压力越来越大,欧洲央行大概率将祭出史上最猛加息。欧盟统计局8月3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俄乌冲突下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8月通胀率同比飙升9.1%,再 ...[详细]
-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为了落实“以武拒统”的构想,蔡英文当局在2020 年正式启动“自造潜艇”,但这一项目近日曝出泄密丑闻。韩联社8日消息,韩国警方7日通报称,“韩国大宇造船海洋公司”的工作人员收取 ...[详细]
-
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资料图)海外网6月9日电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斯洛伐克议会数名议员6日窜访台湾,原定于9日上午赴台立法机构参会,会前突然传出2名议员确诊新冠肺炎的消息。此前,斯洛伐 ...[详细]
-
6月9日,有网友爆料湖北襄阳市老河口市老县城疑似飞机掉落民房引发爆炸,新黄河记者第一时间致电襄阳市应急管理局核实,工作人员回应称:“有这件事”。根据网传视频显示,现场有部分民房起火,目前伤亡不明。济南 ...[详细]
-
石药集团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基本溢利46.24亿元同比上升14.5%
01093)发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业绩,收入增加13.8%至234.96亿元人民币,下同),股东应占溢利增加3.1%至44.68亿元。撇除以公平值计量及列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及以 ...[详细]
-
图片来源:Unsplash-Rami Al-zayat前段时间,我们三易生活曾为大家报道过谷歌在全球市场逐步淘汰“轻量版应用”的消息。当时我们曾指出,如今智能手机消费趋势的变化,是“轻量版应用”遭到消 ...[详细]
-
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3%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3%。其中,出口8.94万亿元,增长11.4%;进口7.1万亿元,增长4.7% ...[详细]
-
部分核酸检测机构人为稀释样本? 北京市:对核酸检测机构每月进行审核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6月9日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针对有核酸检测机构人为稀释样本的情况,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表示,根据验证,如果实验室将10混一的样本进一步稀释,相当于30混一、50混一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2022年上半年,三大航遭遇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8月30日晚,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相继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三大航净利润总计亏损496.59亿元,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三大航2021 ...[详细]
-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8日在土耳其表示,俄方准备好与土耳其一道确保乌克兰船只安全出海,乌克兰需要自行清除黑海港口的水雷以便恢复粮食出口。拉夫罗夫7日开始访问土耳其。他8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