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策略:阶段性休整很正常 上攻需要基本面数据加持
炒股就看,海通权威,策略常上持专业,阶段基本据加及时,性休全面,整正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攻需
原标题:【海通策略】休整等待基本面(荀玉根、面数吴信坤、海通杨锦)
来源:股市荀策
核心结论:①7月初以来市场震荡源于基本面未跟上股市步伐,策略常上持借鉴历史,阶段基本据加底部起来的性休第一波上涨时空已经明显,阶段性休整也正常,整正反转向上的攻需趋势不变。②成长:光伏、面数新能源车等中期趋势向上,海通短期热度偏高,进一步上攻需要更好基本面数据,如新能车销量、光伏硅料价格和海内外需求。③消费:估值和机构配置比例较低,借鉴20年,消费数据有望逐渐改善,尤其是必须消费品,如医药、食品、农业。
休整等待基本面
4月市场低点以来,A股各大指数均明显上涨,沪深300指数点位已回到3月初疫情前水平。7月初以来市场整体呈现震荡格局,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基本面的修复尚未跟上市场上涨步伐。正如印第安谚语所云“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未来A股进一步上涨需要等待基本面数据好转的支撑。
1. 近期市场震荡内因是基本面尚未跟上股市步伐
7月初以来市场整体呈现震荡格局。回顾月初以来市场表现,在经过5、6两个月的快速上涨后,7月以来(截至22/07/08,下同)A股进入高位震荡阶段,4月底低点到6月上证指数涨幅为18.7%,沪深300为19.4%,而7月至今上证指数跌1.3%、沪深300跌1.3%。指数高位震荡的同时,增量资金流入也在放缓。我们在《4月底以来增量资金来自哪?-20220703》中分析过,4月底以来的修复中,公募基金发行并未明显放量,增量资金主要来自北上资金和杠杆资金。而进入7月,北上资金的流入明显放缓,5、6月北上资金日均净流入分别为9.9亿元、36.5亿元,7月至今缩量至7.1亿元。
4月低点是反转底,基本面未跟上是市场震荡主因。我们在前期多篇报告分析过,投资时钟和牛熊周期分析,市场4月低点是3-4年大底,浅V型反转,基本面好转支撑行情进二退一式逐步抬高,详见《反弹到反转需要啥条件?-20220504》、《对比历史,这次可能是浅V底-20220605》、《曙光初现——2022年中期资本市场展望-20220618》。4月底市场低点以来,A股各大指数涨幅明显,各大指数已经回到3月初水平,但基本面尚未恢复到3月以前的水平。5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为0.7%,较4月低点的-2.9%有所回升,较3月以前的水平尚有明显差距,2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为12.8%;5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较4月低点-8.5%有所回升,但仅为-6.5%,对比2月时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的5%尚有差距。
借鉴历史,底部第一波上涨时空已经明显,阶段性休整很正常。对比过去5次熊市见底后的第一波修复行情,以上证综指刻画,指数上涨的平均持续时长为79天,第一波修复时的最大涨幅平均为25%(沪深300平均涨28%、万得全A平均涨32%),而第一波修复行情走完后上证综指、沪深300、万得全A平均最大回撤均为16%。4月底以来A股上涨持续72天,上证指数最大涨幅为20%、沪深300为21%、万得全A为27%,这次市场修复时空已经较为可观,详见表1。诱导市场阶段性休整的因素是:第一,CPI阶段性高企。3月下旬以来猪价开始上行,6月底生猪均价相较5月底环比上涨30%、同比上涨27%,6月CPI同比上行至2.5%,略高于一致预期的2.4%。第二,中报数据较差。借鉴2020年疫情冲击下,7-10月A股盈利预测大幅下修,市场经历前期大涨后估值回升到中高位,市场进入震荡调整阶段。我们认为今年中报期盈利预测还会下修,幅度可能小一点,详见《借鉴20年,看中报盈利下修的影响-20220624》。第三,当前美欧经济处于滞胀期,美欧经济下行会对我国外需形成冲击。
2. 高景气成长进一步上攻需要基本面数据加持
4月底以来我们一直看好以光伏、新能源车为代表的成长,6月中下旬开始提出优化结构,重视消费,详见《本轮上涨后各行业热度如何?-20220627》、《曙光初现——2022年中期资本市场展望-20220618》。行业的表现,最终也需要基本面的支持,下文我们讨论这两个方向的景气度。
光伏、汽车、动力电池等领涨源于高景气。4月下旬市场反转以来,电新、汽车领涨,电新最大涨幅为63%(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42个百分点,下同),汽车为63%(42个百分点),均实现明显的超额收益。其中,光伏、乘用车和动力电池三个子领域上涨明显,动力电池最大涨幅为83%(62个百分点),乘用车指数为80%(60个百分点),光伏指数涨73%(52个百分点)。我们在《新能源、汽车的景气如何?-20220704》中分析过,电新、汽车景气度较高,是近期领涨的驱动因素。
汽车方面,高景气来自于政策支持以及供给端优化、电动智能化加速。具体看,政策支持汽车供需快速恢复是关键,截至6/30乘用车日均批发销量当周同比达30%。此外,供给端优化和电动智能渗透加速催化了本轮景气的上行:一方面,4月以来汽车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智能化渗透率创下新高,1-4月L2+级别乘用车渗透率达到31.0%。同时,电动化也加速渗透,今年3月以来,单月渗透率首次突破20%,4-5月更达到24%以上,电动化加速也带动动力电池板块的高景气。光伏在事件和政策催化下,海内外需求高涨。从海外看,俄乌冲突加速了欧洲能源转型,利好国内光伏组件厂商出口。此外,6月美国宣布对从东南亚四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免税 24 个月,作为东南亚组件主要产能的国内厂商也有所受益。1-5月我国光伏电池出口金额同比高增96%。国内方面,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国内分布式光伏装机高速增长,22Q1分布式光伏装机量达8.87GW,同比增长217%。总体来看,今年1-5月我国新增光伏装机23.7GW,较去年同期增长139%。
高景气成长短期热度已在高位,进一步上攻需要更好基本面数据加持。从估值和交易指标看,当前成长整体热度处在历史高位,汽车综合热度为98%、电新为73%。那么接下来,高景气成长行业是否还能上涨?我们认为这取决于行业景气度是否能够进一步上行,为股价提供向上动能,而这需要等待基本面数据的验证。
汽车方面,新能源车全年销量是看点。随着新能源渗透加速,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会是景气决定的关键因素,后续应关注业绩兑现情况。由于下半年是汽车销售的旺季,当前仍然是观察窗口早期。乘联会预期22年新能源车销量在600万辆左右,若22年新能源车销量能够达到乐观假设水平(650万辆以上),那么行业高景气有望进一步推高股价表现。2013年至今(截至22/7/8)汽车指数PE(TTM)均值为21.6倍,当前PE为37.2倍,远高于13年以来均值。在股价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若汽车指数PE在今年年底回归均值,则要求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72%,根据Wind一致预期,22年汽车归母净利增速为34.3%。若我们考虑新能源乘用车指数,13年以来PE均值为28.1倍,当前为50.5倍;如果PE在今年年底回归均值,则要求22年归母净利增速为80%,而当前Wind一致预期增速为58.3%。
光伏方面,需关注硅料价格和海内外需求。从硅料价格看,今年1月以来多晶硅价格指数上涨16%,应关注其对光伏装机产生的影响。若下半年硅料产能逐步投放,硅料环节供应紧张或将缓解。从需求看,应重点关注海外和国内需求变化:海外方面,根据Solar Power Europe,乐观(中性)情境假设下,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70.3GW(228GW),同比增长61%(36%);国内方面,国家能源局预计全年光伏发电新增并网108GW,同比增长95.9%。若22年上游硅料产能大量投放、硅料价格回落,国内外支持政策对装机量带来超预期的边际变化,那么都将支持光伏景气度进一步上行。当前光伏设备指数PE(TTM)为49.3倍,高于制造业PE的31.5倍。在股价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若光伏设备指数PE今年年底达到制造业PE水平,则22年光伏设备指数归母净利增速为134%。根据Wind一致预期,光伏指数22年归母净利增速为103%。
3.消费跟上也需要数据回升得到验证
6月下旬(22/6/15-22/6/30)消费类行业已经有所表现,商贸、食品饮料、家电等行业涨幅居前,如社服最大涨幅为13%、商贸零售13%、食品饮料12%,医药10%,农林牧渔7%。进入7月后,国内疫情反复,市场担忧疫情防控持续影响消费复苏,消费类行业有所下跌。但往前看,消费类行业再次表现,需要消费数据逐步回升验证。
目前消费行业估值和机构配置比例均较低。截至2022/7/8大消费板块PE(PB)为29.5倍(4.12倍),处于13年以来45.7%(64.7%)分位,整体看消费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细分行业中食品、医药、家电等行业估值分位数均已偏低,详见表2。从盈利估值匹配度看,以22年Wind一致预期归母净利增速计算,大消费的PEG仅为0.69,投资的性价比已经凸显。但目前机构投资者对消费的配置比例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2Q1基金重仓股中大消费板块持有市值占比(相对沪深300的超配比例)为32.9%(4.9个百分点),处于13年以来36.8%(5.2%)分位,同时当前北上资金持股中大消费板块的持股市值占比(相对沪深300超配比例)仅34.1%(11.3个百分点),处于16年以来10.3%(8.7%)分位。
参考2020年,消费基本面或在三季度后半段复苏。目前消费行业受今年疫情影响较大,对于未来消费基本面何时回升,我们认为可以对比参考2020年疫情,当时国内社零当月同比从2019/12的8%大幅下滑至2020/02的-20.5%。随后稳增长的消费刺激政策开始发力,20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4月8日武汉正式解除离汉通道管控,8月社零当月同比转为正增长,11月消费实现5%的较高增速。今年疫情冲击下4月社零当月同比从2月的6.7%下滑至-11.1%。随后稳增长的促消费政策开始陆续推出,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各地促消费政策也在频频加码。6月1日开始上海正式复工复产,居民出行已经基本恢复,目前正向常态化防控转换。对比参考2020年,随着本次疫情逐渐得控,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经济将逐步企稳回升,叠加三、四季度中秋、国庆假期对消费的拉动,消费类行业投资价值将逐步提升。
从结构上看,2020年疫情后必需消费率先复苏,可选消费相对滞后,对应到市场表现来看,20年3月市场低点之后日常消费行业表现明显占优,而可选消费板块整体大涨是在9月之后。这轮消费修复或类似20年,消费复苏前期日常消费可能相对更优,后期可选消费机会可能更大,日常消费品中,关注食品、医药、农业等。
医药方面,CXO受益于医药研发投入加大和医药投融资活跃,行业景气度仍可持续;医疗服务景气度与高壁垒持续,国家鼓励社会办医态度不变,预计2022年持续稳健成长,其中眼科服务增速最快。农业方面,关注养殖产业链,我们去年提出能繁母猪存栏已在21年7月开始去化进程,根据养殖盈利和能繁母猪存栏判断,今年年中有望迎来猪价拐点。目前猪价已经开始上行,6月底生猪出栏均价相较5月底环比上涨30%、同比上涨27%。下半年猪价中枢有望延续上行趋势,生猪养殖产业链(养殖、饲料和动物疫苗)盈利有望改善。食品方面,需求端受益于疫后消费场景的恢复,例如餐饮业复苏对调味料和速冻食品的需求相应增加。同时食品的成本端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回落,历史上CPI-PPI剪刀差收窄时食品的毛利率往往会修复,从而提升盈利水平。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恶化影响国内经济;美国经济硬着陆影响全球经济。
(责任编辑:知识)
-
近日,上海三牛食品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被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管局罚款7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793.5元。处罚事由显示,当事人生产的“三牛椒盐味苏打饼干韧性饼干)”大肠菌群项目抽检 ...[详细]
-
中新社华盛顿10月31日电(记者 德永健)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赫尔曼·凯恩31日在此间回应其“桃色丑闻”称,他确曾被控“性骚扰”,但这 ...[详细]
-
分享美味快手菜午餐肉炒芦笋的做法 分类标签 家常菜谱分类幼儿菜谱分类老人食谱分类香味 菜品口味炒主要工艺食材明细蒜味午餐肉半块芦笋150克盐适量蒜粒适量鸡粉适量橄榄油适量美味快手菜午餐肉炒 ...[详细]
-
分享榨菜炒凉粉的做法 分类标签 家常菜谱分类香味 菜品口味炒主要工艺10分左右所需时间简单制作难度食材明细凉粉一块榨菜适量青椒适量蒜适量蚝油适量榨菜炒凉粉的做法详细步骤第1步凉粉洗净 切小 ...[详细]
-
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数”览: 挂牌展示企业合计4584家 累计融资266.51亿元
本报记者 昌校宇近年来,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相关政策持续加码。例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激发涌现一大批 ...[详细]
-
分享洋葱茄汁烩猪扒的做法 分类标签 家常菜谱分类香味 菜品口味煎主要工艺10-30分钟所需时间普通制作难度食材明细猪扒4块番茄2个洋葱半个盐适量鸡粉少许料酒1汤匙胡椒粉少许鲍鱼汁2汤匙洋葱 ...[详细]
-
6月1日24时停止2022年,诊病例18例全省现有确,病例213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例累计灭亡,病例2150例累计陈述确诊。触者73211人累计追踪到亲密接,切打仗者1661人尚在医学察看的密。确 ...[详细]
-
那英这样的打扮不多见,学院风上衣配阔腿裤,酷帅减龄不像52岁
...[详细]
-
9月1日,2022中国智能产业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组成活动之一,主题为“数智时代 智创未来”。爱立信中国首席技术官彭俊江出席并发表演讲。彭俊江在演讲中表示, ...[详细]
-
据外媒23日报道,美国新泽西州梅德福德市市长克里斯·梅尔斯近日卷入一起同性性丑闻。 一名男妓在自建网站上指控梅尔斯言而无信,没有给他买曾经许诺过的汽车和录音室,还欠他500美元嫖资。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