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期选举在即 选举工作人员短缺
从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美国两大管道“北溪-1”和“北溪-2”漏气事件引发全球关注。
10月2日晚,中期作人据央视新闻报道,选举丹麦能源署表示,即选举工“北溪-1”天然气管道已停止泄漏气体,员短压力稳定。美国“北溪-2”管道也已经不再泄漏气体。中期作人
“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危害几何?选举
据央视新闻援引挪威大气研究所消息,已有至少8万吨甲烷气体扩散到海洋和大气中。即选举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员短这可能是美国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起甲烷泄漏事件。
来自新华社的中期作人报道称,丹麦政府按照最严重情况估算,选举泄漏天然气可能多达7.78亿立方米。即选举工专家称,员短假如丹麦政府“最坏估算”成真,相当于释放大约50万吨甲烷,是美国阿利索峡谷天然气井2016年发生泄漏时甲烷释放量的5倍。
最新!北溪-1、北溪-2均停止泄漏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2日,丹麦能源署表示,“北溪-1”天然气管道已停止泄漏气体,压力稳定。
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发言人称,“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天然气泄漏也已经停止,这意味着管道内的天然气已经全部泄漏,或管道内残留天然气的压力与外界水压取得了平衡。该公司此前在9月30日发表声明表示,在获得正式许可后,公司将在管道停止泄漏后才能进入管道受损区域,对管道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在进行评估前,无法预测管道何时能恢复供气。
泄漏由爆炸引起,威力相当于数百公斤炸药
据央视新闻援引法新社报道,丹麦和瑞典9月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影响波罗的海“北溪”天然气管道的4起泄漏事件是由相当于数百公斤炸药的水下爆炸引起的。
瑞典电视台报道称,丹麦和瑞典两国致函联合国安理会,对“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对气候的影响表示担忧。
“北溪”管道天然气泄漏事故危害几何?
当地时间9月30日,挪威大气研究所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后,该地区上空形成大片甲烷云并不断蔓延、扩散,截至当天,已有至少8万吨甲烷气体扩散到海洋和大气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9月30日说,这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起甲烷泄漏事件。
环保专家担心“北溪”漏气将释放大量甲烷
据新华社报道,专家担心“北溪”漏气将释放大量甲烷。
丹麦政府说,按照最严重情况估算,泄漏天然气可能多达7.78亿立方米。
美国斯坦福大学环境科学家罗布·杰克逊和佛罗里达州退休化学海洋学家戴维·斯廷斯说,假如丹麦政府“最坏估算”成真,相当于释放大约50万吨甲烷,是美国阿利索峡谷天然气井2016年发生泄漏时甲烷释放量的5倍,这起事故是美国迄今最严重的甲烷泄漏事故。
甲烷是二氧化碳之外的一种重要温室气体。美国环保协会化学工程师安德鲁·巴克斯特认为丹麦政府估算过高,他的估算较为保守,但仍是阿利索峡谷甲烷泄漏规模的两倍多。按照巴克斯特的说法,无论哪种估算,“共同点是(泄漏)将对气候造成灾难性影响”。
“北溪”管道由厚度12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包裹,铺设于水下70至90米,不清楚调查人员何时能够下潜查看。
联合国安理会就“北溪”管道泄漏举行公开会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当地时间9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俄罗斯代表团的要求,就“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举行公开会。
公开会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言人库普里亚诺夫就“北溪”管道泄漏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进行了说明。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发言中表示,俄罗斯已就泄漏事件的恐怖主义性质发起调查。
他说,“北溪”管道发生泄漏对欧洲不利,对俄罗斯毫无意义,只有美国可以从中获利。而对这一指控,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予以否认。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中方对此次事件表示严重关切。泄漏事件或将导致全球能源市场继续动荡,并对相关海域的航运线路和生态环境造成持续影响,是一场令人痛心的巨大灾难。
安理会其他成员国在发言时均表示对此事件感到不安,对民用设施进行“蓄意破坏”的行动是不可接受的,对此次事件必须展开全面客观的调查。
评论丨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欧洲今冬怎么过?
注:本文作者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日前,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两大海底管道“北溪-1”和“北溪-2”相继发生泄漏。恰逢北半球冬天临近,欧洲能源供应问题备受关注。近期,供需失衡带来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并推升欧元区通胀水平8月份至9.1%的高位。不仅如此,能源价格飙升推升PPI,欧元区连续14个月出现PPI双位数增长,近7个月同比走升甚至超过30%。
俄乌冲突的背景下,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再叠加夏季持续的干旱,共同加剧欧洲能源短缺问题。雪上加霜的是,欧央行为控制高企通胀,大幅加息,德国经济衰退在即,欧洲经济寒冬或提前到来。
目前,作为欧洲能源风向标的天然气价格持续飙升。
截至9月8日,荷兰天然气TTF指数报收于220.54欧元/兆瓦时,该价格是去年同期的4倍;美国NYMEX天然气期货价格也是去年同期的1.62倍。受核电、水电等供给减少影响,以天然气为主发电,欧洲电价飙升至往常的5倍以上。欧洲电价实际上是由天然气价格决定的。伴随天然气价格屡创新高,9月初德国电力现货价格高达到425欧元/MWH,超过同期5倍,而德法电力期货价格更突破800欧元/MWH,超过去年同期10倍。
能源价格暴涨则进一步推升欧洲通胀。欧元区8月份CPI同比上涨9.1%,创下历史新高。而欧元区PPI连续8个月同比涨幅超过30%。而欧元区物价水平上涨引来激进加息,在美联储为控制通胀激进加息之时,欧央行大刀阔斧,连续两次大幅加息50个基点和75个基点,一步跨越维持了8年的负利率环境。利率水平抬升进一步抑制欧洲经济复苏,这加剧了由能源价格飙升带来的欧洲经济困境,作为欧洲“领头羊”的德国已出现贸易逆差。
从供给侧来看,欧洲能源危机主要与三方面问题有关。
一是欧洲能源先天不足。相对美国提出和实现的能源独立,欧洲的能源独立更多停留在政治口号层面。因为在经历三次能源危机之后,虽然北海油田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欧洲能源危机,但是伴随产量削减,欧洲能源短缺再现。
二是对俄制裁让欧洲能源危机无解。由于自身产能不足,欧洲能源相当大成分依赖俄罗斯,无论煤炭、石油,还是天然气。地缘优势下,欧洲本可从天然气富裕的俄罗斯获得足够的能源。但是俄乌冲突下,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去俄罗斯化(石油主要是指海上石油)。依靠核电的法国目前则有一半机组停运检修,而今年夏季欧洲的高温干旱,又限制了作为替补的水电的作用。
三是新能源尚无法完全接替传统能源。欧洲一直在气候变化和碳减排问题上处于领先地位,而当前因为能源短缺,多国都表示去煤减碳暂停。尽管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储能技术未得到根本解决,较为依赖自然气候条件的新能源目前还无法完全接替传统能源。
从需求侧看,欧洲能源需求并未下降,此轮能源危机或对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都带来重大影响。欧洲能源价格高企迫使从需求侧来限电。欧洲发布报告从各种角度呼吁减少能源使用。尽管新冠疫情反复,但是欧洲正在极力恢复经济,相对短缺的供给,能源需求并未大幅削减,由此带来的供需失衡导致能源价格的飙升,而且生产生活的能源需求往往很难减弱。
一是社会民生需求方面,欧洲本就面临能源供应短缺的困境,而今北半球高纬度国家和地区即将入冬,欧洲生活用电将大幅增加,而正在为过冬和生产用电而补库存的欧洲,又面临天然气等能源价格飙升,这导致电价攀升。欧洲多国政府为此不得不提出各种形式的补贴,以防止能源短缺带来生产生活甚至是政治社会问题。
二是经济活动和工业生产的需求方面,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攀升直接抑制欧洲经济增长。其中作为欧洲经济“领头羊”的德法两国,甚至因受制于能源短缺问题,德国工业生产指数从去年9月至今年8月有9个月同比负增长,法国工业指数从去年10月至今年8月有10个月同比负增长。尽管有煤炭储备,德国电价仍飙升,欧盟50%的铝和锌产能被迫停产,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德法意制造业下滑。7月份,德法意、欧元区制造业PMI从2020年底以来首次跌到50荣枯线下的收缩区间,欧洲很可能因能源危机而出现工业收缩和经济增长前景暗淡的情况。
来源:央视新闻、央视财经、新华社、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刘英 编辑:洪晓文)
(责任编辑:百科)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腾讯首度回应“组织优化传闻” 行业正在结构性转变 预计2022年人员仍会增长
文/池北源3月23日,控股HK.00700)发布2021年Q4及全年年报。年报发布后公司高管马化腾和刘炽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拥抱变化,优化业务,预计2022年人员还会增长。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 ...[详细]
-
北京海淀14家企业防疫不力被通报 家乐福、肯德基、永和大王等在列
北京海淀14家企业防疫不力被通报 家乐福等在列中新经纬3月22日电 据“北京海淀”微信公众号22日消息,北京海淀14家企业未落实疫情防控责任被通报,家乐福、沃尔玛等在列。消息称,为全面做好新冠疫情防控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在特斯拉上个月宣布降价之后,今日却宣布涨价了。11月23日,比亚迪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2023年1月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辛继召 深圳报道3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国近期对该行系统内中层干部进行了大幅调整,调整的中层干部人数超20余人,涉及总行一级部门和各子公司负责人,不少为分行和总行 ...[详细]
-
3月23日晚,“3·21”东航飞行事故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失事客机两个黑匣子中的一个已找到,初步判定为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初步检查发现存储单元存在一定损坏但相对完整。记者采访到中国航空学会《航 ...[详细]
-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作为“零售之王”的,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近日,据招商银行公布的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其实现营业收入3312.53亿元,同比增长14.0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择 远11月21日,北证50成份指数正式上线。这是北交所首个指数,标志着北交所跨入指数时代。推出北证50,是必然结果,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看 ...[详细]
-
自去年实行集中供地以来,“卖地大户”杭州每一轮集中供地都在调整出让方式,现在,杭州又独创了“以次高报价的原则确定竞得人”的规则。3月23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2022年杭州首批集中供地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