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房贷!交行火速撤下公告!
作 者丨周炎炎,事关李欣桐
图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8月1日,房贷一则关于房贷的交行消息引发热议,并冲上热搜。火速
发布公告称,撤下对提前还款补偿金收费标准进行调整。公告
图/交通银行根据公告,事关调整前的房贷收费标准如下:
一、部分提前还款补偿金。交行每年可免收补偿金进行部分提前还款一次,火速从第二次开始,撤下收取部分提前还款补偿金,公告补偿金额为当次提前还款本金金额的事关1%。
二、房贷全部提前还款补偿金(只适用于普通贷款,交行不适用于循环贷款)。对下列全部提前还款情况收取当次提前还款本金金额的1%:(一)贷款期限2年(含)以上5年(含)以下,1年内全部提前还款;(二)贷款期限5年以上,3年内全部提前还款。
调整后的收费标准如下:
个人按揭类贷款(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个人厂房贷款)及个人线上抵押贷(消费),提前还款补偿金收取具体以贷款合同中约定为准,补偿金比例为提前还款本金金额的1%。在合同约定基础上,各地分行具有补偿金优惠减免权限。
交行公告补充道,上述调整后的收费标准将于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在2022年11月1日前仍按原收费标准执行。
该消息随即上了热搜。修改之后,提前还款补偿金收费更为严格,豁免情况似乎更少。因此很多网友认为新的条款对银行客户并不友好。
8月2日下午17点左右,上述公告在交通银行官网已显示“页面不存在”。
图片来源:交通银行官网两地分支机构称未接到通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了北京、上海两地的交通银行网点,但均对记者表示,目前不执行收取1%的违约金,也并没有接到通知要收取。网点员工表示,对于如何收取补偿金,主要根据合同条款,各地分支机构与客户协商,决定收取还是不收取,以及收取的话,收取多少金额。目前他们也不清楚具体哪些地区执行收取1%的政策。
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商业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并以合同形式明确约定贷款期限、利率等要素。全部或部分提前还款,违背了贷款合同中关于贷款期限的约定,是一种“违约”行为。这是部分银行对提前还款行为收取违约金(补偿金)的逻辑基础。目前法律未明确规定提前还款需要支付违约金(补偿金),具体需要看贷款合同约定。如果贷款合同明确约定提前还款需要支付违约金(补偿金),那么交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收取违约金(补偿金)在法律上没有问题。
多位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一般来说银行不会收取提前还款补偿金,即便合同条款中有这样的表述,但实际操作中银行分支机构会给予减免。或许,这也是交行上述公告中“在合同约定基础上,各地分行具有补偿金优惠减免权限”这句话的现实依据。即便发布上述公告,各地分支机构也可以酌情收取或者不收取。
“在实践中,较少银行对提前还款行为收取违约金(补偿金)。少数银行即使有收取违约金(补偿金)的约定,客户往往可以申请豁免,或通过购买一定金额金融产品或存款获得豁免。根据交通银行公告,此次收取所谓提前还款补偿金的条件较为苛刻、比例较高,可能出于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今年以来个人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增长缓慢,试图以收取‘补偿金’手段遏制客户提前还款行为;近年来由于加大向实体经济让利,费用减免较多,中间业务收入下滑明显,通过收取‘补偿金’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董希淼称。
农行华东某分行行长也对记者表示,该行一般不收取此类还款手续费:“真的要收取,我觉得不太近人情。提前还款收取补偿金,道义上也说不过去,跟客户也难以照此沟通。常言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还贷自由才是正道。”
其他银行会否跟进?
记者多方联系了几家零售业务较多的银行,目前均未对提前还款补偿金进行政策调整。
除了上述农行行长明确表示不收取这类补偿金之外,记者也以客户名义联系了零售业务较多的和,其个贷部门均表示按照原先合同规定走,合同上有标注,近期并没有改动。
另外,北京某网点人士也对记者表示,提前还款没有手续费:“线下还款时间需要预约,房贷和消费贷目前均补偿金全免,不需要交违约金,除非是客户经理告知的特别约定。”
起码目前看来,多家银行尚未跟进提前还款补偿金调整政策。
不过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很多银行在消费贷和按揭贷的贷款合同上确实也预留了提前还款补偿金的条款,如果银行突然以履行合同为由,要求提前还款的客户缴纳补偿金,也确有法律依据。从这个角度上讲银行处于优势地位,而客户比较被动。
董希淼称,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等多重冲击,我国居民工作不稳定性加大,部分居民收入有所下降,投资和消费需求不振,对未来预期不明。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管理部门多次要求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服务,采取切实措施积极为企业和个人纾困解难,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因此,在交通银行发布此公告后,预计其他商业银行不会同步跟进。交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应提高站位,提高认识,立即取消提前还款补偿金,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罗大众等方面展现出大行的应有作为和担当。
这次调整涉及的个人业务主要是按揭贷款和消费贷。
交行本身按揭贷款在大行里并不算多,补偿金政策变动涉及的客户相对其他大行较少。该行年报显示,2021年交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4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13%,占比22.70%,提升0.58个百分点。可以参照的是,2021年工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36万亿元,是交行的四倍有余,占比30.8%。此外,截至2021年末,交行个人消费贷款(含信用卡)市场份额4.95%,较上年末提升0.17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时尚)
-
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增强资本市场财富效应 引导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增强对投资者的回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资本市场如何更好支持科技创新?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11月22日在2022清华大学全球证券论坛上提出了三点建议。具体而言,一是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 ...[详细]
-
今年第四季度中国出台大规模增量刺激政策的概率较低,不过更多稳地产政策或许值得期待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和9月主要经济数据。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超预期,但经济复苏的基础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0月26日,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广州先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70%股权简称“先得生物”),先得生物原名为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药物实验厂,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下属的科技型企业 ...[详细]
-
10月25日,苹果公司宣布扩大其应用程序商店的广告投放位规模,包括在“今日”Today)标签和产品页上的广告投放位。此前,苹果的广告仅限于搜索标签页上的一个广告投放位,以及搜索结果页面上的一个广告投放 ...[详细]
-
作者: 戚自科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启动新一轮加息,截至目前已经通过6次连续动作使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3.75%~4.00%,借此抑制通货膨胀。美国股市随之持续震荡,并在下跌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详细]
-
疫情、经济与长期影响 | 首席经济学家调研12周年回顾与展望
截至2022年10月中旬,全球已经有23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新冠确诊病例。从2020年初进入人们视野,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蔓延的脚步仍未停止,这已经是新冠全球大流行的第3年。疫情带来的影响是显著的,人们的 ...[详细]
-
上半年公立医院终端化学药销售超1000亿元 52个国产品牌上涨:石药4个,中国生物制药、上药集团、远大健康3个
52个国产品牌厉害了!石药霸屏,豪森、信达......9个大涨超100%,流感神药成“增速王”来源:米内网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化学药销售规模超过1000亿元,比去年同 ...[详细]
-
港交所:暂停衍生产品市场的恒生指数期货产品之市场波动调节机制
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因外部供应商软件问题,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现暂停恒生指数期货,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期货,恒生科技指数期货,小型恒生指数期货,小型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期货现月合约及下月合约之市场 ...[详细]
-
经历了一连串令人失望的季度业绩后,华特公司董事会意外宣布任命前领导人Bob Iger接替Bob Chapek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现年71岁的Iger曾在迪斯尼担任首席执行官15年,他已同意在迪斯尼工作 ...[详细]
-
陈白/文 几个月前刚刚宣布退网创业的罗永浩,一扭头又回到了直播间。不过这一次,罗永浩现身的直播间不再是以往的抖音,而是新战场淘宝。难怪有人调侃,6月份时罗永浩宣布的要全力投入AR创业,不是大家以为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