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全球物流困境、世界经济未来:听博鳌参会者聚焦三大议题
原标题:中国经济发展、中国者聚全球物流困境、经济经济焦世界经济未来:听博鳌参会者聚焦三大议题
【环球时报赴博鳌特派记者 赵觉珵 褚大业】主题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发展构建共同未来”的全球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2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物流未听此前,困境中国国家统计局刚发布了一季度国内经济运行数据,世界4.8%的博鳌经济增长速度成为本届论坛年会上讨论的重点。当下,议题全球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中国者聚俄乌军事冲突、经济经济焦通货膨胀等一系列负面因素,发展多国经济遭遇供应链安全等困难。全球中国经济将发挥多大作用?物流未听供应链等困难如何解决?未来世界经济往何处去?多名参会专家学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提出自己的观点。
“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做到像中国这么好”
多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困境参会代表均认为,一季度的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稳”,4.8%的GDP增速超出预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认为,4.8%相比去年四季度4.0%依然有所提速,“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十足,长期向好的态势不变。而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防控疫情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更好地实现有机协调,中国经济的韧性会进一步显现”。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步伐对亚洲和世界都意义非凡,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博鳌亚洲论坛20日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2年度报告》显示,世界对亚洲的货物贸易依存度保持稳定,并且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有所上升。以中国为最大货物贸易伙伴的经济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欧盟、日本、韩国、巴西和智利等。
“中国一季度4.8%的GDP增长对世界经济贡献巨大,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做到像中国这么好。”原巴西工业贸易部执行部长特谢拉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4.8%的数字不仅意味着中国通过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也显示出中国仍然在国内促进消费、创造就业、提高民众的收入。特谢拉预计,中国还会出台一系列扩大消费和就业的措施,并将积极帮助受到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
“砌高墙”会割裂全球供应链
持续两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在博鳌亚洲论坛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放大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很多企业从提升供应链韧性的角度出发进行调整,这存在合理一面。但也有一些国家出于种种目的将供应链政治化,甚至把供应链当成武器来操弄。“未来应该积极打造全球供应链,实现每个国家都获益,‘砌高墙’这样的情况会割裂全球供应链,每个国家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张宇燕说。
近期,美西方对俄罗斯施加的制裁进一步打击全球供应链秩序。最为直观的影响是西方多国与俄罗斯相互关闭领空,直接影响物流运输航线。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一些人选择根据政治路线重组全球贸易,而无视地理位置和效率。
“这种行为是一种对全球贸易体系的破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认为,目前存在的全球贸易共识并非某个国家创造的,而是国际社会共同设计的制度。随意地将其武器化,对国际经济和贸易体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打击。
而亚洲地区正在为全球做出表率。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2年度报告》认为,RCEP将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随着RCEP逐步生效,区域内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将明显减少,亚洲经济体、RCEP成员方和《全面与进步跨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方对亚洲的货物贸易依赖程度将持续增加。
新加坡前副总理黄根成也在论坛发表演讲称,新冠肺炎疫情扰乱全球供应链,所有国家都在寻找新的方式和资源去获得供应。面对这一情况,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市场保持开放并持续欢迎投资,而RCEP以及CPTPP将起到重要作用,并让所有参与其中的经济体获益。
中国需探索如何“又大又强”
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疫情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论坛依然能听到看好中国经济的声音。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李保东表示,预计中国、东盟、印度等经济体复苏步伐仍将显著快于全球整体水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主任熊爱宗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开始收紧货币政策的时候,中国开始降息、降准,这表明中国与发达经济体面临的情况不一样。欧美等国通胀率已经很高,但中国通胀较低、债务压力相对较小,这些都给予政策发力空间。
“预计亚洲地区2022年能够实现4.8%的增长,高于IMF预期。这既是地区增长势头的延续,也是中国领头作用的体现”。张宇燕也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体量占整个亚洲四成以上,5.5%的增长目标如果可以实现,对整个亚洲经济也意义重大,“中国的增长很大意义上和亚洲增长已经连在一起”。
谈及未来预期,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21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称,过去40多年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经济还需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加强扩大开放,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
郑永年表示,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下一步需要探索如何“又大又强”,其中很重要的是要建立规则,近期提出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有统一的规则。
华永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加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并非一些人声称的‘闭关锁国’,而是中国要认识到自身作为全球最大市场的价值,并以此作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有力依托”。李勇称,其公司希望继续扩大在国内的投资力度。
(责任编辑:时尚)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张田勘9月19日,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北极狼迎来自己的“百日宴”。经过保育人员100天的精心照顾,它体态特征明显、健康状态良好。今年6月10日,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北极狼在北京呱呱坠地。世界首例克隆北极狼 ...[详细]
-
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 赵天舒)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如期发布最新的利率决议。与市场预期一致,本次会议继续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上调至3.00%-3.25%。这是美 ...[详细]
-
去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央行:推动金融市场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型,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9月23日,央行发布《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1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人民币跨境收支总体平衡,全年累 ...[详细]
-
南沙港五期规划新进展,拟建4个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及23个驳船泊位
广州港南沙港区。)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广州南沙港五期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南沙港五期码头”)建设规划又有新进展。11月22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在官网发布《南沙港区五期工程海域使用公示 ...[详细]
-
本报北京9月21日讯记者黄鑫)在工业和信息化部20日举行的“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介绍,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 ...[详细]
-
机构:美联储加息终点或在5%,人民币短期有贬值压力但并不持续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 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2.25%至2.50%上调到3.00%至3.25%,这是今年以来美联储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分析师表示,此次加息 ...[详细]
-
9月21日晚间,有网传消息称“全国航班大面积取消”。界面新闻通过飞常准“民航看板”数据查询到,9月21日全天,国内客运航班实际执行量为6132架次、取消6793架次,取消率为52.55%,与前两日53 ...[详细]
-
转自:证券时报·e公司e公司讯,据交易商协会消息,11月23日,中债增进公司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政策框架下,出具对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三家民营房企发债信用增进函,拟首批分别支持 ...[详细]
-
亚马逊将在全球开发71个可再生能源新项目,在印度和波兰首设太阳能农场
公司周三表示,将扩大旗下可再生能源资产组合,会在全球开发71个新项目,总计提供2.7吉瓦的清洁能源电力。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规划包括在巴西建设一个太阳能发电厂,这是该公司在南美成立的第一个可再生能源项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