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报告:2021年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平稳恢复
中新网7月8日电 8日,央行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发布《报告》指出,报告2021年,年国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保持领先,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加大,平稳东北地区经济平稳恢复。恢复
2021年,央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发布经济增速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报告东部、年国中部、东北地区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8.1%、经济8.7%、平稳7.4%和6.1%。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保持领先。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绿色低碳发展质效提升;金融业多项指标增速领先,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有序推进。
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以湖北为代表的中部地区经济疫情后快速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领先全国,创新动能稳步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成效明显,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加大。持续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精准有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明显,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改善。
东北地区经济平稳恢复。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提升,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稳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较大,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力度不断加大。
2021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核心区域发展引领作用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所在内地省份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收窄,西部和中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快0.3个和0.1个百分点。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增长6.4%、10.2%、3.9%和5.7%。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速8.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速17.3个百分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4.2%、16.0%和16.8%。
三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外资外贸高速增长。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线上消费增长较快,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餐饮消费加快恢复,其中中部地区消费市场快速恢复,消费增速比上年提高20.1个百分点。内外需共同拉动进出口大幅增长21.4%,增速比上年提高19.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进口增速最高,达22.7%,中部地区出口增速最高,达28.8%。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增长14.9%。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7.1%,占比提升至30.2%。
四是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新动能支撑作用强劲。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8.2%、8.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个、3.1个、4.5个百分点。新动能支撑有力,创新驱动作用增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9%和18.2%。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最高,为9.3%。
五是财政收入明显改善,财政支出对民生领域保障有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回升14.6个百分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收入增速均超10.0%。财政支出增速有所放缓,但对基层和重点领域保障有力,对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支出超过1.9万亿元。
六是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2021年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0%和10.3%,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各项贷款持续同比多增,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分别为12.8%、12.0%、11.3%和4.7%。
七是信贷结构稳步优化,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7.3%。金融资源向制造业、乡村振兴和绿色领域聚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31.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32.8%。东部地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绿色贷款增速均高于全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涉农贷款增速比上年末分别高0.1个、0.8个和3.1个百分点。
八是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比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比2019年下降0.69个百分点,是有统计以来的记录低点。2021年12月,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46%、4.82%、4.78%和4.67%,同比分别下降0.09个、0.11个、0.04个和0.44个百分点。
九是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布局持续优化,绿色金融改革质效提升,普惠金融改革创新纵深推进,科创金融体系加快完善,金融科技加快发展。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序扩大,各地持续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全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
十是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增强,资产质量改善。2021年末,全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比上年末提升0.4个百分点,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13个、0.04个和0.32个百分点。(中新财经)
(责任编辑:百科)
-
◎记者 张琼斯 范子萌近两周以来,A股市场,地产全产业链强势上扬,房地产开发、服务等板块涨幅均超过10%;债券市场,龙湖、碧桂园等纷纷发行中票或进行配股,地产债掀起一阵又一阵临停潮。触发市场情绪逐步高 ...[详细]
-
来源:新安晚报原本满心欢喜去购房,没想到钱花了,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场空”。近日,芜湖市鸠江区法院就审结了一起房产中介通过虚构房源骗取购房意向金诈骗罪的案件,共有10人被骗取118万余元。法院一审判决, ...[详细]
-
《华尔街日报》8月16日报道,公司计划扩大其广告业务,这将使其在大幅提高收入的同时,与社交媒体巨头发生正面冲突。苹果正考虑在Apple Maps上添加广告,并“可能”在Podcasts和Books的数 ...[详细]
-
[环球网快讯]法新社消息,中国科考船“远望5号”于当地时间8月16日抵达斯里兰卡南部的汉班托塔港。法新社在消息中称,美国和印度对于中国科考船停靠斯里兰卡港口都表露过担忧,但“远望5号”还是按计划停靠。 ...[详细]
-
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州综合保税区的一家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工人在智能化生产线上加工5G手机显示屏。朱海鹏摄中经视觉)来源:经济日报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1.36亿 ...[详细]
-
在建的GTA FPSO在建的GTA FPSOFPSO,全称是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它是一座“海上石油工厂”,可将刚刚开采出来的海底油气进行初步的加工、分离、储存,并通过穿梭油轮和海底管道运输到世界各地◎记 ...[详细]
-
德国公布天然气附加费用具体征收金额,民众或将额外支出数百欧元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15日,德国宣布将从10月份开始征收天然气附加费,具体金额为每千瓦时2.419欧分。目前尚不清楚这一部分费用是否还需要征收增值税,但无论是否征收增值税,德国天然气用户都将从秋季 ...[详细]
-
集中配置中国资产!高瓴二季度美股持仓来了,抄底阿里、拼多多,加仓新能源,近7成持仓都是中概股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转自:证券时报北京时间8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网站显示,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公布了最新美股持仓数据。截至二季度末,H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实现了在复杂环境中的稳中有增。其中,中小微外贸企业收款量不断增长,竞争力稳步提升。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外贸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打破线下交易的不便、 ...[详细]
-
终究没敢卡死俄罗斯种业命门!拜耳“出尔反尔”:继续向俄出口农业物资
财联社8月16日讯编辑 潇湘)在俄乌危机持续、世界各地高温不退的背景下,全球粮食供应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一直是所有人尤为关心的一个话题。而本周初,人们终于又收获了一条好消息:德国种业巨头拜耳周一表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