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必驰冲刺科创板IPO 语音AI生意成色几何?
本报记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报道
人工智能(AI)企业的思必I生色何上市潮仍在继续。近日,驰冲刺科创板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必驰”)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语音A意成随着长达488页的思必I生色何IPO招股书公布,这家成立十多年的驰冲刺科创板语音AI独角兽的生存及发展状况公开展现在公众视野中。
招股书内容显示,语音A意成思必驰在2019年、思必I生色何2020年、驰冲刺科创板2021年的语音A意成总营收分别是1.15亿元、2.37亿元、思必I生色何3.07亿元,驰冲刺科创板净亏损则分别为2.83亿元、语音A意成2.15亿元、思必I生色何3.35亿元,驰冲刺科创板三年总亏损8.33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2.17%、语音A意成69.74%和58.15%,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相比老牌语音企业,以及视觉AI领域的商汤科技、等厂商,思必驰的营收体量相对较小,而亏损额相比视觉AI厂商也更小。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商汤科技营收为47亿元,同比增长36.4%,经调整后亏损净额为14.18亿元;而云从科技2021年实现收入10.76亿元,同比增长42.5%,净亏损6.32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智能语音与图像识别是目前AI领域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两个分支。其中,智能语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步入产业化道路,国际智能语音巨头Nuance、国内的科大讯飞均成立于这一时期。2010年前后行业步入变革式发展期,国内涌现出包括思必驰在内的众多智能语音公司。从落地应用来看,由2014年底亚马逊Echo推动了智能音箱大规模普及,进一步打开了语音AI技术的消费市场。截至目前,AI语音已广泛应用在家居、金融、汽车、教育、办公、医疗健康、地产等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语音AI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当前AI企业为何普遍难以摆脱“烧钱”的困境?语音技术的市场增长空间在哪里?针对业界关注的这些问题,思必驰通过IPO招股书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营收增长、研发“烧钱”与亏损并存
招股书显示,思必驰营收规模保持63.71%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19、2020、2021这三年里归属母公司的净亏损总额超过8亿元。截止到2021年末,该公司合并口径未分配利润为-4.09亿元,存在大额未弥补亏损。
对此,思必驰方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公司目前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尚处于快速发展期,营业收入规模相对较小。自设立以来即从事人工智能语音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为保持技术领先性,研发资金投入较大;此外,报告期内的股权激励也导致公司未弥补亏损有所增加”。与此同时,思必驰方面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贯彻技术研发和开放创新驱动的战略,随着规模化效应增强,未来将实现扭亏为盈,为公司研发投入和战略性投入提供有力保障。”
思必驰在招股书中披露,从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99亿元、2.04亿元和2.87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73%、86%、93%,三年累计研发投入6.90亿元,占最近3年累计营收的比例为105%。
记者注意到,思必驰与许多AI技术公司一样,似乎都拿着同样的“剧本”,几乎都是营收保持大幅度的增长,却由于要持续在研发及运营推广等方面加大资金与资源的投入,从而呈现“入不敷出”的状态,难以实现盈利。在冲刺IPO之前,AI厂商的“输血”普遍依赖于股权融资。思必驰自成立以来到递交上市申请之前,共完成了10轮融资,投资队伍中包括阿里巴巴、北汽产投、美的资本等众多明星企业和资本。
公开信息显示,思必驰最早于2007年由高始兴、俞凯和林远东在英国剑桥共同成立,次年回国落户苏州。起初,思必驰的业务是将语音技术应用于语言教育领域,随着语音交互技术迎来突破与增长,思必驰在2014年剥离了教育业务,进军智能硬件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并推出了对话智能云平台。2016年,思必驰升级“云+芯”战略,并于2018年成立了半导体公司“深聪智能”。2021年4月,思必驰完成了股份改造筹备上市,直到现在正式加入AI企业冲刺IPO的队伍中。
从招股书披露的股东结构来看,达孜积慧是思必驰最大的机构股东,持股比例约14.18%,作为思必驰实际控制人的高始兴、俞凯分别直接持有思必驰约11.53%、8.00%的股份,另一位创始团队成员林远东持股约3.10%。需要指出的是,高始兴、俞凯、林远东和达孜积慧已签署一致行动协议。除此之外,阿里网络、启迪创新、苏州联想之星持股比例超过5%,分别约为13.22%、5.75%、5.21%。
语音AI技术如何实现破局?
招股书显示,思必驰的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形态分为软件产品、硬件产品及技术服务,收入的第一大来源是“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在2021年贡献收入占比33%,为1.01亿元。具体来说,这部分收入又可以细分为AI语音芯片、AI模组、AI终端三方面,其中以AI终端为主,2021年的收入为5519万元。“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收入贡献比例从2019年2.95%增长至2021年21.06%;除此之外,技术授权服务收入、定制开发服务收入在2021年分别为7371.67万元、6751.7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思必驰于2018年成立了芯片公司“深聪智能”,负责AI专用语音芯片的研发及销售。思必驰方面介绍称,其自主研发的TH系列AI语音芯片于2019年面市,第一代TH1520已投产,既直接对外销售,也自用于部分公司模组和整机类产品,并应用于多款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智能终端。第二代AI语音芯片TH2608已完成流片,并点亮验证,进一步降低了公司软硬一体化产品的硬件成本及功耗,提高了产品综合性能。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里,思必驰的AI语音芯片产品收入分别为109.21 万元、1430.20 万元和3277.47万元。
近年来,随着AI语音技术的普及以及向纵深处的应用与发展,再加上商业化盈利方面的压力,语音企业纷纷向上游AI专用芯片、下游细分应用场景不断寻求突破,由此市场竞争愈发激烈。CHIP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指出,语音识别芯片最核心的研发方向就是降低成本,包括芯片、代码的开发成本以及功耗、延迟成本,做好难,做便宜更难,这非常考验开发厂商的销售及产品外延能力。思必驰的“云+芯”战略能否走得通,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责任编辑:时尚)
-
年内支付领域最大单笔罚单!百联优力被罚近6500万元,牌照还能否顺利续展?
记者| 苗艺伟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公告称,第三方支付机构——百联优力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因4项违法行为,被警告并罚没合计6489.33万元,同时,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执行事务合伙人井广涛被 ...[详细]
-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原主任王宗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王宗成简历王宗成,男,汉族,1965年3月生,安徽 ...[详细]
-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记者 俞凯 邹佳雯 邓玲玮 陈悦 陈少颖今天你排队做核酸了吗?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头两天,不少市民就遭遇了常态化核酸检测难关。为了保障公共交通搭乘和出入小区的便捷, ...[详细]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原主任王宗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王宗成简历王宗成,男,汉族 ...[详细]
-
“按照目前的打算,未来选择考研。但比起钻研学术,我个人对于实战更感兴趣,专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记者注)本身的实践性更强一些,也更符合自己的预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翻译专业的本科生孟枳 ...[详细]
-
苹果系统被曝偷跑流量,有人多达几十个GB?快看看你被“偷”了没→
来源:江苏省消保委日前,#苹果系统偷跑流量#冲上微博热搜有大量网友反馈称:苹果IOS15.5系统服务里的“时间与地点”服务偷跑了大量的流量有的网友表示自己的这个服务偷偷跑了几百MB甚至几个GB、几十个 ...[详细]
-
今天2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静安区副区长龙婉丽介绍:6月2日,静安区共新增3例在社区筛查中发现的阳性感染者,静安区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排查、采样检测和区域管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宋江云6月2日下午,南昌市网信办官方微信公号“网信南昌”消息,南昌市网信办依法对两家传播虚假信息网络运营主体作出行政处罚。2022年4月30日,南昌市网信办在网络巡查中发现,微信公众号“ ...[详细]
-
华夏时报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近一段时间,债券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各品种、各期限、各等级债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杀跌。与之相对应的是,月初至今信用债推迟或取 ...[详细]
-
2022年6月2日,股指期货小幅震荡上行,沪深300股指期货IF)主力合约涨0.41%,上证50股指期货IH)主力合约涨0.04%,中证500股指期货IC)主力合约涨1.51%。6月2日电,三大指数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