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延长专硕学制”更关键的是什么?
一直以来,制更专硕学制2至2.5年、关键学硕学制3年,比延已成惯例,长专但最近,硕学多所高校官宣延长专硕学制。制更据澎湃新闻报道,关键对于专硕的比延学制变化,有学生表示“喜忧参半”。长专“喜”的硕学是延长学制带来了找工作的一年缓冲期;忧的则是这多出来的一年同样带来了学费与就业的双重压力。
近年来,制更“专硕有没有必要读三年”这一话题,关键在考研生中的讨论热度长期居高不下。讨论这一问题,需要立足专硕的培养定位进行。各高校在调整学制时,要由教授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根据专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科学设置专硕的学制。能以2年学制确保培养质量的,没有必要延长到3年,而确有必要延长到3年的,则向学生充分说明理由。
我国把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主要是为了形成更合理的研究生培养结构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人才培养定位看,学硕是培养今后有志于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人才,而专硕则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
显然,学硕和专硕的培养定位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国很多研究生培养机构却存在参照学术硕士培养模式,培养专业硕士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专硕的学制比学硕短,专硕就变为了学硕的“压缩版”,学硕的地位就比专硕地位高;同时,高校也以专硕学制更短来吸引学生报考。
随之,也就出现了延长专硕学制,实行和学硕一样的三年学制的建议。支持者认为,学制一样,有利于保障专硕的培养质量,提高社会对专硕的认同度。
▲北京一高校举行研究生毕业典礼。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但如果专硕依旧参照学硕模式进行培养,专硕除了名称不同、学费标准不同外,与学硕有什么不同呢?有不少学生认为,此举是学校为了多收学费以及应对研究生就业难,并不是为了提高专硕的培养质量。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看,也是分为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课程型硕士)。专硕的学制更短,有的只有一年,学完规定课程学分就获得硕士学位。
这种硕士培养能得到社会认可,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并不把硕士作为高学历对待,而是作为过渡教育,给受教育者职业化所需要的教育即可;其次是课程教学要求严格,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采取产教融合方式,开展项目式教学,让受教育者得到高强度的训练。
因此,讨论是否延长专硕学制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专硕的人才培养定位,专硕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学硕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完全不同的。其次,要根据专硕的人才培养定位,形成与学硕不同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要实行双导师制,推进产教融合等。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确定用多少时间实现培养目标了。
总之,比延长专硕学制更重要的,是明确专硕的培养定位,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提高专硕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为此,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对于本校的研究生培养规模、结构,具体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这类教育事务,应由学校的教授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负责,结合具体情况充分论证。这样才能形成本校的培养特色,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撰稿/熊丙奇(教育学者)
(责任编辑:百科)
-
盖世汽车讯 SK Signet宣布将在得克萨斯州的普莱诺Plano)建立一座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厂,每年生产超过1万根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桩。SK Signet是韩国集团SK Group的一部分,该集团 ...[详细]
-
汪海洲肖友才出席揭牌仪式本报拉萨10月30日讯记者 王菲 李梅英)29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大数据中心在拉萨市柳梧新区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西藏大数据深度融合应用共享迈出了新步伐,填补了我区无自治区级大数据 ...[详细]
-
来源:大江网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左阳天报道:记者10月31日从江西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明两年江西大力推动28个高速公路、33个港航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总投资4228.2亿元。其中高速 ...[详细]
-
最近的经济报告指出,即使美国社会工资水平无法跟上通胀上升步伐,但消费者支出仍保持弹性。根据密歇根大学周五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虽然通胀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也略有回升。Morning Consult的经济 ...[详细]
-
【市场综述】【股指期货】IF2212周一资金流出4.66亿,成交76464手,持仓减少547手,期价跌0.95%。早盘大幅低开,随后在40余点空间内来回盘整,尾盘略有走高,日线收一带缩量锤头线。日线跳 ...[详细]
-
10月份以来,A股市场先抑后扬,整体走势回暖,各大板块也纷纷上扬,其中高端制造板块是表现最好的主线之一。对此,长城优化升级基金经理周诗博表示,三季度以来的下跌已经释放了大部分风险,四季度看好市场风险偏 ...[详细]
-
旷视柔性物流方案亮相韩国Robot World 2022展会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0月26日,韩国最具规模的专业展览会——韩国Robot World 2022展会在韩国拉开序幕,旷视作为AI+机器人的头部品牌,携新一代物流解 ...[详细]
-
极氪回应将被分拆并独立上市: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目前以业务为先
来源:新京报10月31日中午,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公告表示,已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一份议案,内容有关建议分拆极氪并将其独立上市。对此,极氪方面对新京报贝壳财经回应称,“我们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详细]
-
【极氪汽车回应是否调价:不会跟风做价格调整】财联社11月23日电,多家车企近日对旗下新能源汽车产品进行了价格调整。针对极氪汽车是否会跟进调整售价一事,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回应记者称:面对复杂的市场 ...[详细]
-
2023年保险业“开门红”偏储蓄类产品 专家:有望改善现金流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0月31日讯记者郭伟莹 王国燚) 临近年末,各大险企陆续启动“开门红”。从五大A股上市险企旗下寿险公司)发布的产品来看,多数采用“年金/两全+万能”的组合,并将储蓄类险种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