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金融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国常会鼓励大行有序降低拨备率
原标题:加大金融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国常会鼓励大行有序降低拨备率
本报记者 吴婧 上海报道
大型银行的加大金融济合降低拨备储备是信贷发力的重要抓手。
2022年4月13日,向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体经确定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理让利国率措施,引导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鼓励
一位股份制银行地方分行工作人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大行银行的有序放贷风格和风控管理体系是长期逐渐形成的,达到政策要求或许还需要一定的拨备时间,而有些银行出于谨慎性原则拨备释放不及预期也有可能。加大金融济合降低
鼓励降低拨备覆盖率
会议决定,向实针对当前形势变化,体经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理让利国率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大行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有序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中国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降低拨备释放的资金有助于银行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截至2021年末,6家大型银行中,有4家的拨备覆盖率超过了200%,具有较大降低空间。
在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看来,政策目的在于要求大行提高对贷款不良的容忍度,鼓励大行向风险较高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多投放贷款;提高大行信贷的风险偏好,以支持实体经济。
实际上,最近一次国常会提到降低拨备覆盖率可以追溯到疫情暴发后的2020年4月,均体现了积极“宽信用”的政策意图。平安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刘璐认为,原理是通过节约拨备计提,释放银行利润,补充银行资本金,以支撑更大信贷规模。降准解决的是流动性约束,降低拨备覆盖率主要解决的是资本约束。
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梁凤洁认为,降低拨备率可达成三个目的:一是保证银行利润能够增长,并且稳定市场预期;二是保证能够内生补充资本,并且减少超额拨备对资本的占用,激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三是保证财政的分红收入,2022年稳增长压力和财政压力较大,因此银行分红很重要。可参照2019年财政部征求意见稿,拨备覆盖率不超过监管要求的2倍,应对超额计提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国常会提出有序降低拨备率的鼓励主体为大型银行。在戴志锋看来,大行是这轮宽信用的支撑主力。从新增贷款投放结构看,大型商业银行占全部存款类公司信贷新增的比例近年来逐年上升,2021年占比达到46%,2022年1~2月比例进一步上升至53%,是近两年信用扩张的主体。
梁凤洁则认为,本次引导大型银行降低拨备率,或因与中小银行存在监管差异。上一轮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阶段性下调20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比大型银行低,信贷资源释放空间比较有限。推测因此政策在大型银行上新增着力点。
考虑两种实现路径
拨备覆盖率为“拨备余额/不良余额”。证券分析师郑庆明认为,从分子分母两端理解,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大型银行主动下沉支持实体,提高不良容忍度、提升风险偏好,增加对需要重点支持的,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的敢贷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提高不良容忍度的同时不增提拨备,自然推动利润合理释放,避免拨备藏金。
戴志锋预计,分子端拨备计提减少更可能是政策鼓励的方向。降低拨备率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分子端拨备计提的减少。这个操作背后对应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银行形成事实上的利润释放。银行过去拨备计提非常谨慎,对应拨备覆盖率在比较高的位置,监管希望银行对应的计提浮动比例能够下调,形成利润端的释放,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实现利润留存、补充资本,进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另一种情形则是鼓励银行提升风险偏好,对相对高风险的中小微企业多放贷,但对应的拨备计提比例可以不提升。第二种方式是分母端对不良确认的增加。即银行多暴露不良。从当前经济形势看,分子端的操作更可能是政策鼓励的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银监会2018年7号文,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为120%~150%,具体视其贷款分类准确性、处置不良主动性和资本充足性而定。在刘璐看来,2016年以来,原银监会(现银保监会)的主要精神是提升银行体系安全性,夯实拨备规模,因此商业银行,尤其是大行的拨备覆盖率整体保持上升。2020年疫情发生以后,经济承压必然带来坏账压力提升,同时为了推动经济从疫后恢复必须增大信贷投放,于是拨备覆盖率有所回落。截至2021年末,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39%、206%和189%,其中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均高于商业银行整体197%的水平。
“预计未来大行的拨备率是缓中微降的趋势。”戴志锋认为,大型银行降低拨备率是小幅、长期的过程。一方面,监管对大行降低拨备率的态度是“鼓励及强调有序”,预计后续会有淡化对大行不良率下降的考核,要求银行内部适当调整对不良的考核等配套监管手段落地。另一方面,银行过去长期形成的放贷行为和风控文化难以马上改变,效果提升需要时间。
在刘璐看来,大行发力或促使新增全年企业信贷投放达12.8万亿元,结构上企业中长贷或将快速放松。2021年,六大行新增企业信贷投放5.07万亿元,占全体12.1万亿元的41.9%。2020~2021年,六大行新增企业信贷增速大约为12%,预计在国常会后年初制定的信贷增速目标可能有望提升。假设六大行信贷增速达到14%,占全部新增信贷的45%,那么全年新增企业信贷有望达到12.8万亿元。但是,个人贷款受到需求端的影响比较大,预计后续企稳偏慢,需要看到地产政策是否能有实质性解决地产公司融资压力、交付压力乃至于影响至居民的购房意愿。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
(责任编辑:探索)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22来源 泽平宏观文 任泽平团队导读我们提出了业内广为采用的标准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详细]
-
文/乐居财经 魏薇一周前,在全国督战的郁亮,风尘仆仆回到了深圳。他身穿白色衬衫,蓝色西装外套站在了一场签约仪式的C位上。同样站在C位上的,是郁亮背后的万科。这场签约,阵容空前。合作方涵盖了深圳地铁集团 ...[详细]
-
为了获得欧洲消费者青睐,中国汽车公司选择让全部车型去“撞”个好成绩
在最近的几个月里,数款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获得了欧洲NCAP新车碰撞测试,E- NCAP)的五星级评价。五星级代表着远远超出法规要求的主被动安全性。中汽车公司开始将目光瞄准欧洲市场,为了赢得当地不同客户 ...[详细]
-
荣耀80系列和Magic Vs系列由维信诺、京东方供货柔性AMOLED屏幕
e公司讯,记者从产业链人士处获悉,荣耀80系列手机和荣耀折叠手机Magic Vs由国内OLED厂商和京东方供货柔性AMOLED屏幕,国产AMOLED屏在品牌终端产品的渗透率持续提升。CINNO Res ...[详细]
-
以服务升级撬动外贸潜能:浙江“国贸通”线上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打通优质资源,发挥深度供应链优势
以服务升级撬动外贸潜能建设中小企业综合性服务平台③)本报记者 罗珊珊《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1日 第 13 版)核心阅读由于外贸进出口事务多、流程长、专业性强,中小微企业在拓展市场时面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11月23日,雄安新区迎来首个央企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入驻,系统内4000余名业务专家和技能骨干将有序到雄安工作、生活。雄安新区,千年大计。自2017年设立以来,雄安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 ...[详细]
-
红杉资本针对投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FTX一事向投资者致歉。《华尔街日报》11月22日报道,知情人士称,因FTX造成1.5亿美元损失,红杉资本在周二的电话会议上向基金投资者致歉,并表示要改进其未来投资的尽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央行、银保监会: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阶段性优化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对于受疫情等客观原因影响不能如期满足房地产 ...[详细]
-
金融支持房地产暖风频吹,国有大行们纷纷行动,密集与多家优质房企达成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包括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等多家房企获得了百亿到千亿不等的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11月21日,中国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