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平:做强做优北京制造和北京服务,打造全球创新枢纽城市
2021年,李国北京提出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做全球有效路径,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优北在紧要处落好子,京制首次提出“五子联动”。造和“五子”中,北京第一“子”是服务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国际科创中心为何被放在“五子”之首?打造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有哪些优势与不足?下一步,北京该如何“调整姿势”?创新城市在5月25日举行的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发展之策”主题论坛上,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分享了自己的枢纽观点,并给出六点建议。李国
国际科技竞争“不进则退”,强做全球要抢占先机
新京报:当前,优北建设国际科创中心为什么如此重要?京制
李国平: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快速发展,造和全球经济再平衡加剧,各国都在加快制度创新,抢占科技创新的先机。比如,美国密集发布了5G、量子计算、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支持政策,德国发布了高新技术战略2025、国家工业战略2030。在国际科技竞争这样的大赛道上不进则退,这要求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过程中抢占先机。
目前,我们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面临压力和挑战。供应链受到逆全球化和保守主义的冲击,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又加剧了这样的状况。在这样的关键时期,中国一定要强调解决好自身技术方面的卡脖子问题,加快科技发展。
从国内来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北京在这方面必须而且有能力担当重任,所以国家“十四五”规划里面明确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新京报: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北京具有哪些优势?
李国平: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优势非常明显。从综合实力上看,北京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人均GDP已经达到18.4万元人民币,折合2.8万美元,研发支出强度和指标也是全国第一。
同时,北京已经成为世界城市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城市和具有较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国首都。在世界城市网络排名中,2020年北京已经位列全球第六位。
再看科研实力,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北京在全球科技创榜单中排名全球第三。中国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学科有1/2在北京,两院院士大概占到全国的接近1/2,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到1/3。
北京的研发投入强度也是全国最大的,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国第一,近一半的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的总部以及大量的独角兽企业都汇聚在北京。特别是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北京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的比重接近1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此外,很多重大的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在北京建设和运行,大科学装置数量也位居全国首位。
目前,北京经济发展正处在服务和知识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超过80%。2021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08万亿元和99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7%和接近25%。
可以说,北京的科技创新格局加快形成,辐射能力和全球影响力在持续提升。这里面非常重要的是“三城一区”建设步伐加快,科技创新格局加快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创新带动作用凸显,已成为全球风投和独角兽企业最聚集的区域之一。
未来30年是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关键跃升期
新京报: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北京还有哪些不足?
李国平:目前,北京距离国际高水平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顶级科研平台少、诺贝尔获奖的领军科学家少等方面。在标志性理论、科研成果、原始创新上,尽管北京在一些国际排名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与东京、波士顿等城市还有很大差距。
同时,我们要看到,科技创新对北京以及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还有待增强。
新京报:下一步,北京应该如何“调整姿势”?
李国平:未来30年是北京打造世界创新强城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跃升期。我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
要努力打造世界科学中心,引领新科技革命潮流。包括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世界顶级大区,汇聚世界一流新型研发结果,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孕育一批面向未来的引领性创新成果。
要加快建设世界创新人才高地。聚集全球顶级创新人才,构建青年人才多元体系。
要建设全球领先的产业创新高地,包括精准布局前沿高技术产业,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两个国家引领性支柱产业,做强做优北京制造和北京服务,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全面推进新一代数字产业化应用和集中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全球科技金融中心,拓展面向未来的新业态、新场景。
要打造世界级创新集群,打造中关村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大力建设三城两翼一区主平台,构建三城两翼一区的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融合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产业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构建依托创新驱动的内涵型经济增长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构建区域创新链的产业分工体系,加快形成多中心、网络化产业格局,强化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要扩大科技对外开放,打造全球创新枢纽城市,包括提高调节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强化在国际创新交流合作中的引领作用,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
最后,要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包括探索新型创新体制,探索更具活力的人才发展体制,试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机制,完善支持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体制,探索科技促进民生福祉的实现机制。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
(责任编辑:娱乐)
-
多位业内人士11月23日在2022论坛年会“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论坛上表示,近年来,金融机构立足自身优势,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支持力度。同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产品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详细]
-
不要浪费每一场危机当下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世界充满变数,对很多企业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危机。就于一个创业者而言,如何努力过好一场危机,可以从王阳明和长征红军的经历中学习、获得适应新环境的力量,对抗不确定性 ...[详细]
-
半个月跌超3000点!人民币汇率击穿6.7,贬值动能来自何方?央行重磅表态,经济、汇率如何演绎?
【相关阅读】 人民币汇率击穿6.7!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贬值。5月6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一度跌破6.73,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内贬值幅度亦超500点。当天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与美元指数快速走 ...[详细]
-
● 本报记者 刘丽靓国家发改委5月6日消息,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近日召集重点煤炭和电力企业等召开专题会议,研判煤炭价格形势,研究加强煤炭价格调控监管工作。国家发改委称,将密切关注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和价格变化 ...[详细]
-
卖口罩收入猛增8亿多,现业绩腰斩,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平均值,健尔康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IPO日报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响,一些核酸检测、疫苗、防护用品等公司在当年实现了业绩暴增。这类公司中,已 ...[详细]
-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没有黑暗,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文|钟琦头图来源|中企图库和善,笑起来眼睛弯弯,很有亲和力——这是大部分见过乔健的人,对她的第一印象。这种温和感背后,是她对长期主义的坚持。“我觉得不管 ...[详细]
-
新华社沈阳5月8日电记者李铮)辽宁省纪委监委近日通报了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其中,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在国资国企领域破坏经营环境,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折合共计1.33亿 ...[详细]
-
本报记者 张孙明烁 张家振 上海报道近年来,全国快递行业的业务量以每年递增100亿件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2021年,全国快递年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快递包裹的持续增长加大了末端环节的配送压力,而提升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11月22日下午消息,同程旅行今日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同程旅行第三季度营收20.48亿元,同比增长5.6%;经调整EBITDA达4.6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2.52亿元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董添截至5月6日20时,2022年以来,A股共有301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方案,相比上年同期的179家,增长68.16%。不少上市公司在发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