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停止生产!红牛告红牛,判了
作 者丨叶碧华 实习生赵婧轩
编 辑丨张伟贤
就广东红牛及相关公司被判赔2.19亿元一事,判了近日由华彬集团实际控制的立即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简称“红牛维他命”)发布《关于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声明》,称“该判决为一审判决,停止并不意味着该判决立即生效。生产”
逾2亿的红牛赔偿金额,是告红华彬集团自红牛系列商标纠纷以来收到的最大罚单。据悉,判了华彬方面将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立即但事实上,停止在这长达六年的生产商标纠纷过程中,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早已“变天”,红牛留给红牛的告红空间正逐步缩减。
商标拉锯战
今年5月7日,判了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就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针对广东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立即珠海红牛饮料销售有限公司、停止广州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合称为华彬三被告,均由华彬集团全资控股)和广东永旺天河城商业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华彬三被告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立即停止使用含有“红牛”字样的企业名称,同时判决华彬三被告连带赔偿原告天丝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2.19亿元。
这场漫长的纠纷至今仍未落幕。
1995年,华彬集团将“红牛”饮料品牌引入中国市场。1998年,华彬集团与红牛品牌的所有人泰国天丝合作设立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即红牛维他命。此后,红牛在中国的市场体量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步加深。根据和欧睿数据,红牛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按线下销售额口径)占有率在2011年达到89.6%;此外,其年销售额在2015年时达到了230亿元的高峰。
但随着品牌带来的财富越来越多,加上泰国天丝迎来了新的接班人,合资双方的矛盾开始爆发。2016年10月,泰国天丝向红牛维他命发起商标侵权诉讼,要求红牛维他命停止使用“红牛”品牌,理由是其与合资公司的20年红牛商标许可协议已经于2016年10月6日到期且未续期,红牛维他命在此后生产销售红牛饮料属于商标侵权。但华彬集团提出,双方签订了50年《协议书》,目前授权仍未到期。
合作期限究竟是20年还是50年?这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2019年11月2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红牛”系列商标权属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华彬集团实际控制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红牛维他命不服,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就“红牛”系列商标权属纠纷一案作出终审判决【(2020)最高法民终394号判决】,因“红牛公司未能提供协议书(即50年《协议书》)原件”而认定该协议“真实性存疑”,驳回红牛维他命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原判。
自最高院作出394号终审判决后,泰国天丝在全国多地发起了多起针对华彬及其相关公司的侵权诉讼。泰国天丝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回应称,目前判罚的华彬江苏工厂和广东工厂及其关联公司的判决均为华彬方败诉,一审判决中,华彬及相关公司目前累计判赔金额逾3亿,其中江苏工厂1亿,广东工厂逾2亿。
此次天河法院的判决书也指出,经审查,天河法院认为最高法作出的394号判决明确泰国天丝公司享有红牛系列商标注册商标专用权,该案的再审审查程序并不影响原判决的效力。经过商标局备案的最后一份《商标许可合同》约定的天丝公司对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商标许可使用期限至2016年10月6日止。在商标许可使用期限届满后,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已无权继续使用涉案红牛系列注册商标。
据悉,尽管最高院作出394号终审判决,但华彬方面并没有就此服输。今年2月23日,红牛维他命方面宣称已经取得“50年协议书原件”,并已正式向最高法提交该协议书原件,作为案件再审审理的重要依据。对此,天丝集团于次日回应称:“华彬红牛的最新声明,和以前所有的声明一样,只是企图混淆视听。”
在近日的最新表态中,红牛维他命再次强调,“根据1995年11月10日签署的50年《协议书》约定,合资公司享有在中国境内独家生产、销售红牛饮料的权利,有效期限自1995年11月10日至2045年11月9日。”同时,红牛维他命指出,在50年协议基础上,设立红牛维他命合资公司时,合同中约定泰国天丝向红牛维他命提供商标,以及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产品上的商标是合资公司资产的一部分。
华彬方面表示,围绕红牛维他命的这两项核心权利,深圳前海法院以及深圳国际仲裁院相关案件均已开庭,不日即将判决或裁定。此外,红牛维他命更是直言,“2016年,泰国天丝撕毁合约,对合资公司及生产商、销售商、渠道商等发起数起诉讼……已经恳请相关法院中止审理,并将提起上诉。”红牛维他命强调,截至目前,尚未有一例终审判决判定红牛维他命商标侵权。
“一超多强”格局正被打破
眼下,红牛商标之争俨然已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红牛如果不能快速理清问题,回归品牌、市场发展正轨,终将为竞品让出更多市场份额。
据了解,自2016年纠纷爆发以来,红牛维他命先后裁掉一级业务代表和县级办事处,关停四个工厂,销售额从2015年的230.7亿元下降至2017年的196亿,虽然在2018年重回200亿规模,但相比国内功能饮料市场的持续扩容和竞争对手的崛起速度,红牛明显放缓了脚步。
而泰国天丝则另起炉灶,在中国生产了外包装、口感与华彬红牛相似的安奈吉红牛,并与(603156.SH)等公司达成销售代理合作。尽管目前泰国天丝在诉讼层面上较为占优,但相关产品的销售始终难以打开。
纠纷亦为红牛带来了不小内耗,欧睿国际数据显示,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份额中,红牛(含红牛安奈吉)已由2015年的57.2%已缩减至2020年的41.2%。但中国的功能饮料市场并未因此停下增长的脚步。据欧睿国际测算,我国能量饮料销售额由2014年的234.9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47.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35%,在软饮料行业子赛道位居第二;2020年,能量饮料在我国饮料销售总额中的占比已达7.8%。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仍然看好中国能量饮料市场,“生活节奏在不断加速,现在能量饮料已经成为了提神抗熬夜的主要解决方式。”他认为,随着新生代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的改变,中国能量饮料迎来了新一波增长红利,客观上存在进一步扩容的空间。
在华彬与天丝苦苦纠缠期间,其他能量饮料制造商铆足动力、迎头赶上。2021年,东鹏特饮母公司(605499.SH)登陆资本市场,2018-2021年营收分别为30.38亿、42.09亿、49.59亿、69.7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16亿、5.71亿、8.12亿和11.93亿元。该公司最新年报显示,2021年,东鹏特饮销售量占比31.70%,位居市场第一;销售额占比23.40%,位居市场第二。
过去,我国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一超”即红牛,“多强”包括东鹏、乐虎等等,但当下随着红牛纠纷不休,该局面正逐步被打破。国内饮料巨头纷纷伺机“上位”,推出功能饮料产品,如娃哈哈的启力、达利的乐虎、中沃的体质能量等。根据国金证券的数据,2020年,东鹏特饮、体质能量、乐虎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5.4%、9.2%、6%。
此外,包括美国怪物能量公司的“魔爪”、达能的“脉动”、元气森林的“外星人”、怡宝的“魔力”、健力宝的“超得能”等其他功能性饮料品牌也在不断暗暗发力,让整个市场的渠道、品类和场景不断细分化。
据红牛维他命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显示,截至2021年12月5日,红牛维他命累计生产突破500亿罐,产量市值3000亿元,2021全年订单额218亿元,交货额221亿元。尽管目前红牛仍在能量饮料市场中占有一席之位,但不论华彬集团与泰国天丝的纠纷最终结果如何,都已经为红牛这个品牌带来了负面影响。新晋者来势汹汹,摆脱纠纷后的红牛能否收复失地尚未可知。
(责任编辑:休闲)
-
转自: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于文静)据农业农村部21日消息,我国开展十大主要粮食和畜禽育种攻关,促进水稻、小麦、大豆、生猪等重要品种更新换代。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工作推进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落 ...[详细]
-
北京时间4月7日,俄罗斯排球协会秘书长亚列缅科在接受塔斯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排协已经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交了文件,要求国际排联就剥夺俄罗斯2022年男排世锦赛举办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做出赔偿,索赔内 ...[详细]
-
当地时间4月7日凌晨,也门总统哈迪发布公告,结束自己的总统职务,将权力移交给由8人组成的总统委员会,以尽快结束从2011年11月就开始的过渡期。哈迪同时宣布罢免副总统阿里·穆赫辛的职务。此外,在哈迪的 ...[详细]
-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4月7日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强化分类施策,科学调控产业规模。有序推进炼化项目“降油增化”,延长石油化 ...[详细]
-
20分钟上演“地天板”,这只次新股火了!上海透露氢能产业目标,规模剑指1000亿元,上市公司布局浮出水面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0分钟上演“地天板”,这只次新股火了!上海透露氢能产业目标,规模剑指1000亿元,上市公司布局浮出水面,高增长潜力股名单请收藏在碳达峰碳中和战 ...[详细]
-
新华社罗马4月6日电记者贺飞)意大利政府6日预计,2022年意大利经济增速将从此前预期的4.7%下调至3.1%。意大利政府当天召开内阁会议,批准经济和财政部的经济和金融规划文件草案。意总理德拉吉与经济 ...[详细]
-
野生动物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2〕12号,以下简称《解释》)。《解释》于2021年12月13日 ...[详细]
-
多款“纯牦牛奶”不纯!涉及青藏祁莲、欧亚、阿咪仙巴、妈牧等品牌
在各社交平台你被“种草”过牦牛奶、水牛奶、骆驼奶吗“小众奶”市场升温你能分清一些标着“纯牦牛奶”“牦牛纯牛奶”的产品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有些“牦牛奶”中添加了普通牛奶商家却将这种添加型牦牛奶宣传 ...[详细]
-
新华社日内瓦11月20日电 专访:美联储加息负面效应外溢——访美国知名投资家瑞·达利欧新华社记者陈俊侠 徐驰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负面 ...[详细]
-
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述评 蔺雨葳)近日,美国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发布声明宣布,集团以4500万美元出售中国业务49%股权给内衣制造商维珍妮的交易已经完成,剩余51%的股份由维密继续持有。维密首席执行 ...[详细]